究竟什么是成周?成周是否等于京师?


近日,有网友就“成周”所处为何地一事发生争论。原因是双方都认为成周就是“京师”,或者是京师的所在地,争得成周,就为自己的家乡争得了西周的建都史。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成周。

成周,和中山市、志丹县、秦皇岛市、左权县等等地名一样,是以人物命名的地名。所不同的是,这个地名由两部分构成,“成”是周成王时期;“周”是周公,既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也就是说,成周是为纪念周公旦而得名。为什么要纪念他?这就得从周公参与的一些历史事件说起。


周武王姬发

武王克商建立周朝两年后病危,临终前托孤周公代王摄政辅佐年幼的成王。谁知这引起了宗室猜嫉,担心周公趁机篡取王位,受封殷地的三监联合武庚发生叛乱,周公率兵平反,结束后,周公认为应在距京师“丰镐”不远的雒水之滨营建新邑,用以迁居安置殷顽民,以方便监督管理。建成后,这座城池就由新邑改称雒邑,周成王参加了庆典、祭祀和王权交接仪式。几个月后,周公提议成王应考虑留在雒邑“办公”。但这时从周公手里已经接过王权的成王,认为战乱已平,殷人已安分,京师应和殷人保持安全距离为佳,断然拒绝了周公的提议,已然继续将“丰镐”作为京师,并委托周公暂留雒邑处理后事,自己先期返回了京师“镐京”。殷顽民西迁雒邑后,在周公的悉心教导下,民心稳定,生活殷实、幸福。由于雒邑是周公负责营建,为了纪念,雒邑也就被谓之“成周”。这在当时的一些青铜器上有所体现,比如《德方鼎》铭文:“惟三月,王在成周,祉武王祼自蒿,咸,王赐德二十朋。用作宝尊彝。”


周公姬旦

那么,成周在西周究竟有没有做过京师呢?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白它之所以叫成周,是因为它没做过京师。根据周族人的文化基因不同于商人的事实,周人把国都谓之“京师”,早在先祖公刘建立豳国的时候,就把国都谓之“京师”。到了西周,周人仍然延续着以前的尊卑等级制度,把京师谓之“某京”,比如丰京、镐京。如果雒邑做过京师,就不可能叫成周、雒邑,而只会叫“雒京”。可惜的是,在整个先秦的历史文献包括器物铭文里,均没有出现过雒京二字。这是成周未曾做过京师的证据之一。另外,根据《尚书》、《史记》等文献的记载,西周天子均在镐京的王畿一带活动,275年后,戎人入侵,幽王被杀,周平王被迫东迁,这是成周不曾做过京师的证据之二。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人以《左传•隐公元年》里记载的郑国也有个叫京的地方,认为京师并非首都的专词,因此,京师在周代并不表示首都。持此观点的人,我只能认为他不懂历史,没有读懂史书,而或他本心就是心知肚明的故意瞎说八道。

首先,《左传》记载的是春秋的事。这一时期是天子王权尽失,“猴子”们见山中无“老虎”,纷纷以下犯上摇旗呐喊称霸王的礼崩乐坏时代,不然怎会叫春秋五霸?周王虽然东迁至雒地,却始终因失去对诸侯的控制,导致京师无法树立起来,这就完美解释了为什么即便是到了东周,还是没能出现过“雒京”二字的原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臣子连王都可以称,那么郑国出现京地这种犯礼制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也就解释的通了。

其次,《左传•隐公元年》里清清楚楚记载,武姜请求郑庄公把京地封给共叔段,但郑庄公认为这已经犯了礼制,如果再行高调之事,怕是天子知道了会不好。

所以,郑国所谓的京邑,是无法否定京师作为西周首都的最高行政等级地位的。

新邑也好,雒邑也罢,而或成周,都只是同一地区的曾用名或不同称谓罢了。并不蕴涵任何的尊卑等级成份,甚至在整个周朝,雒邑都跟京师没有任何关系。

最后补充一点,京在先秦周人文化里,可以形容任何高大且高高在上的事物。但在周礼等级尊卑范畴,只能表示国都、京师或者王,且下不能犯上。有关京师的知识,我在以前的作品里有详细解读,感兴趣的可以翻阅,这里不再赘述。

周成王姬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京师   王权   顽民   尊卑   左传   西周   国都   地名   天子   等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