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丨潘宇:放下锄头拿画笔,一幅农民画带着村民“绘”出锦绣生活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黄洁 记者 李子璇)忙时务农、闲时作画,这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农民的生活写照。耳濡目染下,农民潘宇从小对绘画情有独钟,不久前他的作品《晨韵》还被联合国总部永久收藏。近日,他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最美基层干部”的称号。

△1983年潘宇在展厅现场作画

指导村民作画,培养独立创作者

潘宇今年60岁,是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文化站站长,在基层文化站工作40余年,一心从事农民画创作和辅导工作的他,带领乡亲用农民画“绘”出了锦绣生活。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潘宇曾在学校做过美术教师,在乡影剧院搞过广告宣传,后来参加乡文化站举办的美术竞赛时,被时任博里镇文化站站长朱震国相中,成为首批博里农民画作者,从此与农民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镇里到县里,距离近百里,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学习,潘宇在文化馆连续打地铺一个多月。

40年来,潘宇共创作精品农民画1400多幅,获得全国画展金奖、银奖、铜奖、佳作奖等372次,曾连续六届获“江苏省农民美术书法大赛”一等奖。

△1986年潘宇和外国友人签订博里刺绣订单留影

潘宇并没有闲下来,除了自己创作外,还潜心指导村民作画。他坚持每周在乡村开展农民画教学,深入农民画作者家中指导作画,将二十多位农民画爱好者培训成为农民画独立创作者,其中有8人的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项。

在他的指导下,博里农民画整体艺术水平显著提升,并以淳朴的画风,大胆的用色在中国美术界“崭露头角”。博里镇分别于1991年和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中国现代农民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画)”。

△2018年11月潘宇在农民画培训班给村民讲解

200多名画师接单增收过万元,刺绣远销海内外

“农民画作为我们本土的民间艺术,如果不能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就难逃消亡的命运。”潘宇对文艺脱贫有着准确的见解。在政府的帮助下,博里镇建立农民画院,由潘宇牵头,农民画师开始接单,第一次实现了成果转化,乡亲们的生活也渐渐富裕起来。目前,博里镇共有268名农民画师,年创作作品超千幅,通过创作销售农民画年人均增收过万元。

看着博里农民画取得的若干成果,潘宇倍感欣慰,但他不满足于此,他觉得博里农民画可以有更大的经济价值。他说一定要增加农民画成果转化,增加其实用性,为村民争取更富足的生活。他的妻子徐玉兄是传统刺绣的好手,于是潘宇尝试着将博里农民画与传统的刺绣工艺相结合,成立刺绣坊创作博里农民画刺绣,农民画刺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实用性,赢得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每年都有近400份订单产品远销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地。目前博里刺绣坊有30余位绣娘,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合作,每位绣娘绣成一件成品可以取得订单金额的70%,剩下的30%由刺绣坊和农民画画家分配,订单需求旺盛的时候,绣娘每月收入可达5000元。

△2021年在画室现场作画给学员学习

植根乡土,带着民间艺术走向全国

“这幅农民画挺生动的,我们那时候一边忙着抗击疫情,一边还要抢抓农时忙着生产,看着这画特别亲切。”在博里镇“中国博里农民画院”二楼展览馆,一幅名为《疫情防控不误农时》的农民画,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观看。

2020年,潘宇以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为题材,连续作画达十四个小时创作疫情防控下农民耕作的场景,3月2日这幅《疫情防控不误农时》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引起了很大反响。在潘宇的培训指导下,博里农民画创作更加紧贴时代脉搏,更多反映乡村文化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的画作被创作出来。反映乡村脱贫情景的《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描绘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场景的《法律知识宣传忙》、为庆祝建党百年创作的《永远跟党走》、为庆祝北京2022冬奥会顺利召开创作的《乡村瑞雪迎冬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盛世欢歌感恩党》等作品,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得博里镇的民间艺术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潘宇始终强调自己只是文艺队伍中的平凡一员,是基层干部中的平凡一人。“我在农村基层文化一线工作了40多年,今后将继续保持初心,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

(通讯员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淮安市   村民   淮安   农时   文化站   画师   画院   锄头   民间艺术   画笔   疫情   刺绣   锦绣   中国   乡村   基层干部   订单   农民   作品   潘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