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胡适杭州小住,21岁表妹代为照顾,3月后胡适:她怀了我的娃

胡适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才华和远见,让他得以在民国这个动荡的乱世崭露头角,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佼佼者

然而这样一位大文豪,却屡屡因为自己的人品受到诟病,更有人评价他是极度的利己主义者。

如果说在其他方面对于他的评价是观点不同,倒也能够解释。

但是若论起他的个人生活,那和真的是在民国几大文人中,比较差的一位。

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拿这个不光彩的点去批判胡适。那么胡适他究竟做了什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举动呢?

原来,在胡适在前去杭州养病期间,表妹也正好在当地工作,为了妥帖安置生病的胡适,胡适的夫人特地请求表妹前去照顾。

没想到不久之后,这两个人之间居然擦出了火花,3个月后,表妹也因此怀了孕。

胡适的妻子

胡适的妻子,叫做江冬秀,和胡适一样都是同乡人

江冬秀的家境殷实,本人也自小受到三从四德的教导。

在当时的长辈眼里,江家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婚姻对象,但是这对于留学回来的胡适而言,却是一种乏味的折磨。

原来,胡适在1910年,就前往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就读,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留学生。

而受到外国风气影响的胡适,自然也成为了一个婚姻观念新潮的人

但是江冬秀这个人从小就接受传统的女德教育,因此不仅和胡适唠不到一起,甚至还会引起胡适的厌烦。

因此在外留学的胡适迟迟不肯回国,直到26岁那一年,才在家人的频频催促下,同江家结婚。

1917年,在当时已经被认为是老姑娘的江冬秀,终于等来了她的未婚夫,

而随着未婚夫的到来,她想象中相夫教子、家庭和睦的情景却依然不能够出现。

原来,本就对这桩婚事不满的胡适,是不愿意娶她的,甚至想出了逃婚的办法。

但是由于胡适父亲死得早,自小他便由母亲拉扯大,因此对母亲言听计从。

如今这门亲事是母亲为他定下的,也是母亲强烈要求他前来完婚,愚孝的胡适实在是不敢忤逆母亲,所以只能在半推半就下,同江冬秀拜了堂。

胡适的这番经历其实和当时的很多文人相似,鲁迅先生也经历过这样的逼婚,也是在众人的强迫下不得已和妻子结为夫妻。

鲁迅先生说,如果想让自己同包办婚姻中的妻子结婚。

那么必须让对方识字、放脚,而对方明显被封建思想荼毒的很深,拒绝了鲁迅的要求。

但鲁迅本人也做得很仁义,不仅在婚姻生活中,没有与她行周公之礼。还放出话来,如果她想摆脱婚姻的束缚,那么随时都可以离开。

相比之下,胡适虽然也是一个拥有新思想的男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做得着实让人诟病。

最初胡适也写信给江家,如果江冬秀想同他结婚,那么必须要识字、不缠足。

而江冬秀在这方面也遵从了胡适的要求,不仅放开了裹脚布,还请了老师学习文化,在胡适远在美国的那段时间里,江冬秀甚至还用自己学会的字给胡适写信。

可以说,江冬秀在胡适的要求下,一步步转变成了一个有文学素养女性

按理说,江冬秀满足了胡适的要求,那么胡适出于君子的品行,也应该信守承诺。前去迎娶江冬秀,把她视作自己的正式妻子。

但是不想胡适依然是百般拖延,一直躲在美国不肯回去,家里人催促,他就以学业繁忙为由进行推脱。

这可急坏了江家,毕竟当时那个年代,女子如果超过20岁不结婚就会被人说三道四,而当时的江冬秀已经27岁,比胡适还大了1岁。

胡适作为男人,可以在海外逍遥自在,但是作为女性的江冬秀,却要被社会规则所束缚。

胡适完全不考虑这个未婚妻所面临的困境,最后直到母亲重病,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胡适才勉强返回了中国。

而面对母亲要求他早日完婚的遗愿,迫于道德的胡适,最终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拜天地。

胡适对于婚礼也给江冬秀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他本人不要传统风格的婚礼,也不要拜堂、坐花轿。

而是由江冬秀穿上城里流行了红裙子、黑褂子,和穿着西装的胡适结婚。

虽然在现代人看来,这个要求没什么,但是胡适的老家是一个保守的村子,村民们对于江冬秀没有八抬大轿耻笑了好一阵子

并且最令人难以容忍的是,胡适在婚礼上盯上了,只有16岁的表妹曹诚英。

曹诚英和胡适没有血缘关系,她的亲姐姐是胡适的嫂子,此次来到婚礼上是按照西方的礼节充当伴娘的。

而身穿西式裙装、在女子学校就读的曹诚英,一下就让胡适眼前一亮。

他暗暗下决心,只有这样的新女性才能配得上自己,从此一个蠢蠢欲动的念头,在他的心底萌芽。

婚后的江冬秀同胡适一同来到了北京,作为家庭主妇的江冬秀把家中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不久之后,就为胡适生下了两个儿子。

虽然江冬秀的文采和胡适差得很远,但是她很能理解读书人对书本的热爱

即使在战争期间,江冬秀也会把胡适的一大箱子书整理好,带着沉重的包裹逃难去寻找胡适。

可以说,江冬秀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妻子,胡适在她的协助下过得有滋有味。

但是胡适并没有因此对江冬秀心存感激,他打心底就瞧不起,这个没上过学校的封建大家闺秀。

而机缘巧合之下,胡适与曹诚英也再次重逢。

同表妹的情愫

原来,胡适因为积劳成疾,所以暂时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前往山灵水秀的杭州修养。

恰巧表妹曹诚英,当时已经考上了杭州的大学,所以作为亲属的曹诚英,自然前去迎接胡适。

曹诚英为人新派,而且热爱农学,梦想就是将来能够出国继续深造。

而胡适一下子陷入了,这位又有学识又有美貌的年轻女子的魅力中不能自拔,而曹诚英也对胡适这个文学才子颇有好感,就这样在杭州的这段时日中,二人擦出了火花。

当时的文人圈子很小,所以胡适和表妹在一起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文人圈。

而著名的“大嘴巴”徐志摩,甚至还盛赞他们二人是“真正的爱情”,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江冬秀。

听到这个消息的江冬秀,自然十分悲痛,但是作为从小在“三从四德”教育下长大的她,并没有怪罪胡适。

她只觉得男人都是这样,只要自己对他好,那他总会回心转意的。

她一边想着,一边给胡适写信,让他回来。

而惦念着工作的胡适,也有了离开杭州的打算,但是没想到此刻曹诚英,告诉了胡适自己怀孕的消息。

听到消息的胡适欣喜不已,他虽然已有儿子,但总归是不能和“真正的爱情结晶”相比的。

于是胡适立刻同江冬秀摊牌,希望和她离婚。

而一向温和的江冬秀却一反常态,不仅扬言胡适若是离婚,便全家同归于尽,并且最后一度闹到了法院。

胡适也被江冬秀的态度震慑到,从此不敢再提离婚的事情,因为不好同曹诚英交代,所以他也一直躲着曹诚英。

曹诚英知道胡适这是放弃了自己,万念俱灰后去医院打掉了孩子,从此再也不合胡适有任何纠葛,转而前往国外进行深造。

学成的曹诚英,不仅成为了一位女教授,还为我国的农学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去世前,她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捐赠给了家乡,用于家乡的建设。

结语

从江冬秀和她的经历来看,胡适可谓是一个绝顶“渣男”。

一方面他为了追求盲目的爱情,苛待自己的妻子;另一方面他因为懦弱和惧怕,又辜负了曹诚英。

如果胡适没有出现在她们二人的生命中,以江、曹二人的性格和能力,也都能过出自己的美好生活。

只可惜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她们被自己的女性身份所束缚住,平添了许多的坎坷和烦恼,而胡适最终却能够置身事外,自在了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胡适   杭州   表妹   鲁迅   美国   文人   婚礼   妻子   母亲   婚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