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攻四平,发三次火,被俘参谋自作聪明,遭拍桌子训斥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作者:我看行历史

李天佑将军指挥四平攻坚战,战后作了深刻的检查和自我批评。他在此战中有许多轶事,比如活捉敌特务团团长,还发了三次火。

李天佑

(一)对参谋发火:执意将电话机搬到室外,一边观察一边指挥

1947年6月14日晚20点,伴随攻城总指挥李天佑一声号令,东北民主联军的炮兵部队,对四平城西南角的敌人阵地发动了猛烈的炮击。

不到一个小时,四平城内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纵所属1师、2师,趁势在四平城的西南角来了个并肩突击,犹如下山的猛虎,打开一个200米宽的缺口,守敌88师惊慌失措向陈明仁报告:“不好了,敌人已攻破城墙了!”

李天佑得知西南角敌军阵地被突破,马上拿起刚刚接通到七纵的电话,问道:“邓华吗?西南方向已经突破,你们西北方向怎么样?”

电话里传来七纵司令员邓华焦急的声音:“这里的战斗十分艰苦,3师的进展不大。”

这是怎么回事呢?

陈明仁

原来,守卫四平的敌将陈明仁,早已下了命令:“立即集中所有的火力,阻击敌人前进,同时组织部队发动反冲锋。”

李天佑感到,再待在窄小的指挥所内,根本无法及时了解外面的情况,于是对身边的几个参谋说:“把电话搬到外边去。”李天佑的意思,是在外面一边观察,一边指挥作战。

这把身边的参谋吓得不轻,因为在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上,李天佑的指挥所就在离敌人阵地前沿,只有300多米远的柳树旁。当时,工兵排为了修建这个指挥所,先后有3名战士牺牲在敌人炮火下。参谋担心:把电话搬出来,要是被敌人发现了,该如何是好?

几个参谋见状,都觉得此时到外面去很危险,于是一使眼色,异口同声地说:“司令员,外面天黑了,看不清楚,还是里面的好。”

李天佑一听就发火了:“什么?怎么会看不清楚?敌人不是有免费的照明弹吗?大家要清楚,这是我们第一次攻打现代化设防的城市,一定要打好。要及时掌握情况及时研究问题,不要只从安全上考虑问题,应该从全局上考虑问题。”

被李天佑训斥了一顿,参谋们只能把电话机搬到指挥所外面的交通沟。李天佑冒着不断从头顶呼啸而过炮弹,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四平战役纪念馆

(二)强攻四平城,炮兵副司令报告炮弹不多了,李天佑气得拍桌子

李天佑率部总攻四平的当天晚上,战斗非常紧张激烈,他指挥部队发动4次猛攻,炮兵部队更是打出上千发炮弹。敌人的炮兵也疯狂进行反击,此起彼伏的炮弹爆炸声,在几公里之外听得一清二楚。

在李天佑的指挥下,我前卫团一举打退敌人15次反击,第二天各路部队猛打猛冲,一举攻占市区2公里以外,10公里之内所有的村庄。为了加快战斗进程,李天佑命令部队继续进攻的同时,要求炮兵不间断提供火力支援,没想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炮兵副司令员匡裕民,突然打电话报告说:“司令员,炮弹不多了,我们用大车运炮弹,远远跟不上需要。”

李天佑一听,当场被气得一拍桌子:“那怎么能行?现在是步兵,正需要炮兵支援的时候!”

眼见攻进城的步兵在这个节骨眼上,缺乏炮兵的支援,李天佑急得在指挥所内走来走去。忽然他停下了脚步,思考片刻之后重新拿起了话筒:“快,通知后勤运炮弹,抓紧加快运输,通宵达旦地运。”

后勤人员为了抢运炮弹,动用大车队、运输部队和大批支前民工,拼尽全力运炮弹,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攻入四平城的一纵官兵遭到陈明仁所属部队的顽强抵抗,损失很大,那些坚固的楼房,纵深布置的火力网,成为一道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的李天佑,在向上级汇报情况后,决定动用预备队六纵17师参战,迅速改变不利局面。

在我军有名的“短臂”将军龙书金师长的率领下,17师的指战员在没有炮兵支援的情况下,如同猛虎下山,采用新发明的一种“连续爆破”战术,将铁路以西敌人构筑的碉堡、铁丝网、鹿砦全部炸毁,趁势攻占守敌71军军部核心工事,活捉陈明仁的弟弟、特务团团长陈明信。

6月18日,七纵司令员邓华率部从西北角打开缺口,东北民主联军从南北两侧对四平西区形成了合围之势,打得敌88师丢盔弃甲,迫使守将陈明仁带领71军的残兵败将,退往铁路以东地区负隅顽抗。

(三)被俘参谋自作聪明,劝我军指挥所后撤,李天佑拍桌子训斥

正当李天佑指挥部队,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之际,指挥部忽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据押解的战士介绍,此人是守敌71军一个炮兵测绘参谋。就在说话的工夫,一颗炮弹在离指挥所很近的地方爆炸,飞溅的弹片落在指挥所的顶部,发出阵阵回响。

这把俘虏吓得不轻,他赶忙说:“快把我送到后面吧,我有重要情报告诉你们团长,营长也行,怎么样?”

很明显,这个俘虏错把在李天佑的指挥所当成连部了。也难怪,李天佑的指挥所,只是一个类似交通壕的沟而已。

由于修筑时间过于仓促,李天佑这个小小的指挥所,连一张地图都不能完整铺开,只能叠起来看。更麻烦的是,由于内部空间狭小,译电员要进去送电报,里面需要出来一个人腾地方,才能进得去。

李天佑将军视察部队资料照

俘虏的这番话,把指挥所的参谋逗笑了。李天佑看了俘虏一眼,命令身边的陈锦渡:“陈参谋,你记下他说的话。”

俘虏一听,更糊涂了:“原来这里是营部?”平常一丝不苟的李天佑也笑了,指挥所内一片笑声。这时,友邻部队一个联络参谋走了进来。只见他气喘吁吁的说:“这哪像一个指挥所呀?连我这个老侦察员都给迷住了。”

一听这话,俘虏愣住了。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说:“原来这就是团部啊。这太不可思议了!按照美军规定,团指挥所离前线不得小于5公里,再者我们近百门大炮朝这里打了整整10天,别说是指挥所,什么都剩不下。哦,你们可能是今天刚过来的吧,赶快往后撤吧,这里一天都待不下。”

听了俘虏的这番话,李天佑放下手中的文件,一拍桌子,转身,目光直视俘虏训斥道:“什么话?我们不是还在吗?已经10天了,都好好的。”

见状,俘虏赶忙将重要情报向李天佑报告,说我军有一个纵队指挥所,今天被他们的飞机发现了,今晚就要集中进行火力打击。而这个所谓的指挥所,离李天佑的指挥所还有3公里远。

俘虏打保票说,情报千真万确!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李天佑指挥四平攻坚战的前线指挥所,就在他的眼前。

1947年6月24日,陈明仁的部队已经被歼灭五分之四,四平城即将重回我军,蒋氏派出四个军的援兵出现在四平近郊。因为敌情发生重大变化,李天佑奉命率部南下打援,于29日率部撤出了四平。

虽然我军此战四平,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攻坚战经验、总攻时间、突击方向、肃清外围、巷战、防空以及后勤保障方面准备不周等等,但李天佑在指挥四平攻坚战中,创造性地发明两个师并肩战斗的战法以及连续爆破法,在后来我军的一系列攻坚战中,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天佑   参谋   指挥所   司令员   自作聪明   炮兵   炮弹   我军   俘虏   部队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