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解放前夕的上海街头,国军负隅顽抗,外国人悠闲的喝茶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的溃败已经成为定局,整个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已经基本获得了解放,此时的国民政府依旧驻扎在上海等大城市准备负隅顽抗,但明眼人都知道,国军只是垂死挣扎,失败是早晚的事情,因此很多在在上海的民众纷纷南下,至于在上海租界的外国人,有的回国,有的继续呆在上海,悠闲的喝下午茶,仿佛一切都和他们没有关系。

街头的汽车与行人,巨大的力士香皂广告,广告商是美国女演员葛丽亚·嘉逊

夜上海

晚上空无一人

白天还是很热闹的

民众生活照旧

行乞的妇人

上海南京西路,再黄包车和汽车下拥堵了起来

除了广告,还有老蒋的巨幅画像

和街头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生活在船上的渔家

河边的贫民窟

人力三轮车,汽车旁边就是一个睡觉的小乞丐

豪门台阶上的小乞丐

去世后就挤在这样的长条木箱立,当作棺木

睡在大街上的穷人

进入上海市区前需要在检查站检查才可以通过

在上海解放前夕,上海是国民党最后可以依靠的地方,剩余的黄金已经非常少了,为了维持货币的流通,国民党政府疯狂印钞,由此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1948年8月份,法币发行量高达六百亿,最大的面额超过伍佰万元,由此导致上海的物价指数是战前的12000倍。

黄包车上的货物

当时的上海居民都是拿着厚厚的一沓纸币在买东西,满大街的纸币如同废纸一样,街上的乞讨的人都不愿意要一千元以下面额的纸币,让上海民众怨声载道,不得已发行新的货币金圆券,进一步放大通货膨胀,一担米高达4亿元,物价已经彻底失控,最终大家选择以物换物的方式生活。

纸币如同废纸

1949年2月1日,一位在船上点燃路子做饭的妇女

排队领取食物的难民

面对镜头的孩子

上海旧城区的农贸市场

1948年1月的上海

1948年国民党军警殴打偷拿棉花的老太

各种搜查

追赶装满棉花的卡车

1948年3月国民党军警逮捕拿棉花的母女

1948年,舞女们抗议禁舞令

1947年9月国民政府出台了“禁舞令”,在全国范围内关闭舞厅,这让20年代就红火起来的舞厅生意一落千丈,当时上海依靠舞厅吃饭的舞女高达上万人,更别说舞厅内的经理、领班和乐师等人,“禁舞令”的颁布让他们彻底失去生活来源。

拿着木棍得舞女

1948年1月31日,上海多家舞厅听闻已经出台第一批禁舞的舞厅后纷纷不满,组织舞女们进行抗议,因为事情闹得太大,1948年3乐31日,国民政府取消了禁舞令,舞厅们又可以灯红酒绿,夜夜笙歌了。

始建于1932年的上海百乐门,投资60万现银吗,号称“东方第一乐府”

几位僧人在佛龛面前祈祷

弄堂里玩耍的孩子

洗澡的孩子

无家可归露宿街头

抗战结束后,因为国内经济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民众困苦,因此刚成立的联合国开始救济二战的受害国,从1945年10月开始,联合国开始运输各种救援物资,包括各种粮食和医疗卫生器材,并且在1946年7月再上海设立办事处,1948年10月撤销了该办事处。

联合国救济的物资抵达上海

苦力搬运救援粮食

源源不断的粮食

外滩上卸货的苦力

运输物资中

1949年1月25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政府宣布将政府迁移到广州,所有的部队都准备开始南下,再和谈的时候就拖延时间准备收拾收拾准备带走,可以说带走了能带走的一切东西。

当然除了南下的国军以外,国民党军杭警备总部所属部队共8个军25个师20多万人依旧再上海驻扎,企图负隅顽抗,为老蒋争取时间进行物资的抢运,掩护他的撤退。

成列的军用板车

穿过上海金融区

部署上海市郊的坦克

街头的M3A3坦克

紧急修筑工事

市郊的炮兵

打理头发

稀稀拉拉的躺着

前往广州的国军

撤离的国军

等待撤离

在外滩看守物资

带走所有的一切

火车上装满物资

各种物资

除了国军撤退南下之外,一些人也跟随国民党一起逃离或者避难,以至于当时的火车票一票难求,火车顶上都是人,堪比印度火车。

陆陆续续南下的避难的人

由于战争的缘故,商家不得不把店面加固

逃难的民众

跟着卡车走

船票也是一票难求

还有跟随飞机撤离的

穿着打扮应该是有钱人

等待中

于右任撤离上海

租界的外国人

自晚清上海和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上海划分了很多租界,最先设立的就是英租界,此后美租界、法租界等等相继设立,位置相当于今天的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两区南部沿江地带,在租界里,很多外国人在这里生存和长大,对于解放战争,他们有的怕战乱而回国,有的则继续呆在租界,以为日子还会照旧,但时代已经变了。

和人力师傅谈车费的外国人

估计没谈拢

租界内店铺

有些人乘船离开

与仆人分别

大量撤离

等待中,有说有笑

等待运输的行李

租界内的外国贵妇,旁边是休息的孩子和行人

街头行人

悠闲的时刻

发型也得搞

打着网球

依旧在租界公园里悠闲的喝下午茶

到处都在喝茶

酒吧中

酒吧喝酒

舞厅跳舞

战争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关系

外国小孩

坐在外滩上

当然,也有关心战事的外国人,实在不行只能撤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国军   上海   外滩   负隅顽抗   租界   国民政府   纸币   舞女   舞厅   国民党   外国人   悠闲   物资   街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