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乞丐的书记

以下故事为一位84岁老人口述,可信度较高!

1962年某天,某省省长被安排到某县调查走访,同时设法解决当地百姓吃饭难问题。

省长下来待了二十多天,始终无法取得有效成果,推行的工作也是阻力重重。最后无功而返了。

其实,也可以理解省长的处境,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想要取得最佳效果无非就是给粮给煤炭或者柴草,这真的是让巧媳妇做无米之炊!

虽然我们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我爸妈都知道那时,能有饭吃才是最奢侈的事,因此,很多人因为饥饿离开这个世界!

省长无功而返,不服气的省委第一书记亲自来某县看看,为这,他打扮成一个老农。据称省委书记虽然不到六十岁,当时也是老头模样。他拿个棍子一个碗像个要饭的,那年代要饭的不要太多,谁都不觉得奇怪。

省委书记在一户人家门前讨要一碗饭吃,开门的是一个老头,老人说:“真的对不起啊,家里实在没吃的,有的话给你一点吃的没啥!”

书记很迟疑,他不相信会到这个地步,老人见书记不相信,请他到厨房看看。果然,揭开锅,里面就是几棵野菜,老人告诉他,这就是午饭,如果不嫌弃可以盛一碗吃!书记内心无比沉重。他一连走了十家,都是野菜,也有一家野菜掺了米糠,大米白面没有的!

数日后,书记走到东南某县,在粮站门口,看到一队人在排队买米。突然,一个老人摔倒了!

书记立刻去扶起老人,问他:“你今年多大了?为何没有家人来排队?”

老人回答:“家里儿子孙子都饿病在床上,只有他有力气来买粮,才分到的十斤粮票。”书记说,我替你排队,你坐下息会。

终于轮到老头的可以买粮了,销售的给他三斤山芋干,两斤面,米只有五斤!书记据理力争:“凭什么只有五斤米?那三斤山芋干和面也可以吃,却不是主粮!”。卖粮的无奈的告诉他:“大爷,上面规定的,我也没办法,大家都这样啊!”书记只好作罢!

第一书记把老人送回家,看到家里躺着的四五个人,一阵心酸,当即给老人写下一个条子,大意是,凭此条可以领取150斤米,200斤煤炭!

几日后,老人儿子有点力气,抱着试试看态度,去镇粮站取粮食。销售的看到条子,上面落款,心里疑惑:真的假的?也不能怪他,那时认识省委书记的人真的不多,哪像现在手机电视呢?可是自己也不好做主,就请老人儿子回家等,他要向上级请示,

不久,上级下来指示,这确实是书记亲笔签名,镇里给老人家里送来了一百五十斤米,两百斤的煤炭(我存疑的是,那时没吃的何止人口百万,为啥单独给这位老人家里这么多米和碳?)。

拿到东西的那一刻,老人全家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即下跪,说给书记磕头,感谢救命之恩!

事情过去六十年,老人还念念不忘,因为,这事是老人一个亲戚家几十年前发生的事,他告诉我,发生地离他住的地方只有几两公里。我很好奇,如今都眼睛几近失明的老人,为何还会记得这些事?

因为年代久远,细节肯定有出入,不过,我倒是相信是真的,查了百度,历史上确有其人:李葆华,1962年起任安徽第一省委书记。他的父亲是我们都敬仰的革命烈士李大钊!

可以佐证李书记勤政爱民的还有一个人:我80岁的老爸!他是安徽阜阳人,也就因为李葆华的分田到户政策,他才随爷爷一道全家人从住了好几年的滁州返回阜阳。可惜后来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再次离开阜阳,最终在盱眙居住!

来自网络,与文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阜阳   省委书记   书记   粮站   山芋   野菜   省长   煤炭   乞丐   家里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