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尊他“国老”,准他不跪,千年后林语堂却说他是她的克星

当张柬之与敬晖、桓彦范、崔玄暐等人带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的人头来见武则天,逼她退位之时,女皇并没有过多的惊讶。

她的目光一阵迷离,透过张柬之花白的须发,她仿佛看到了她的狄怀英。当年她曾开玩笑对他说道,“天下的桃李,都在你的门下啊。”

“原来这些都是你为我培育的桃李啊!”武则天一笑。

能屈能伸,出手果断

691年,武则天登基已一年有余。

朝堂上渐趋平稳,武则天渐渐搁置一度得到重用的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而把之前放逐的贤臣请了回来。

当时,狄仁杰出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越来越受到武则天的器重。

来俊臣看着风向有变,便投奔了武承嗣门下,极尽奉承和阴谋陷害之能事。

因为狄仁杰一直反对武则天立武承嗣为太子,武承嗣便找来俊臣商量对策。

来俊臣让他一方面找机会在武则天面前诋毁狄仁杰,一方面着手剪除狄仁杰的左膀右臂。

很快,来俊臣就指控与狄仁杰来往较多的李安静和乐思晦,说他们当初不积极支持武则天称帝,是有不臣之心。

他对二人严加审讯,两个人宁死不认罪。来俊臣竟公然伪造供词,将二人杀死。

接下来,武承嗣和来俊臣就在武则天面前诬告狄仁杰、魏元忠等七人谋反,建议将几人下狱审理。

狄仁杰入狱后,一直在思索对付来俊臣等人的办法。他谙熟律法,知道只要犯人立刻服罪,不但可以免除苦刑,而且死刑也可以改判。

所以当来俊臣审问他时,狄仁杰第一时间就承认了罪名。来俊臣本以为他是一块硬骨头,没想到审讯得这么顺利,也就放松了警惕。

入夜,狄仁杰从棉衣夹里上撕了一块丝帛,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小心地藏在棉衣里。

第二天,他托狱卒把棉衣送回自己家里,说让家人拆掉棉絮。

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很机警,他将父亲送回来的棉衣仔细检查,发现了那封十二个字的血书:河水清,臣罪明,云遮日,冤难平。他想尽一切拌饭,辗转把血书送到了武则天手上。

于是,本来就对狄仁杰等人谋反这件事将信将疑的武则天亲自召见了这七人。几个人齐声喊冤,武则天心中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最终,几个人都从来俊臣手下侥幸活命,只被降职或者流放。

狄仁杰被贬到了彭泽县。不久,契丹进犯。武则天启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又转为幽州都督。狄仁杰统领军事,大败契丹,立下了大功。

武则天立即调狄仁杰回京,再次任命他为宰相。狄仁杰火速启用了魏元忠和徐有功做御史中丞。他们整饬朝纲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来俊臣。

来俊臣痛哭流涕去找武则天求情。念在他曾为自己出过力,武则天的确是动了恻隐之心,压下了狄仁杰的奏折。

狄仁杰直接面奏武则天,晓之以厉害,“除恶务尽,才能成就陛下的英名!”

武则天终于下定决心,将来俊臣处死。狄仁杰终于铲除了这个祸害。

保护战友,尽心竭力

当初被来俊臣陷害一同入狱的几人中,狄仁杰最担心的就是魏元忠。

魏元忠不惧权要,耿直刚毅。武则天称帝后,魏元忠内心的忧虑不平,常常会表露出来。他曾几次同狄仁杰发牢骚。

狄仁杰便多次规劝他要隐忍,等待时机,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

魏元忠愤愤不平,“太宗、高宗定会质问我们,怎么能以七尺男儿之躯屈跪在裙钗底下!”

狄仁杰笑道,“你不是一直都这样吗?”魏元忠大惑不解。狄仁杰知道他怕老婆,“你在家里不是尽受气来着?”

看着魏元忠情绪渐渐平复,狄仁杰语重心长,“魏兄,欲速则不达啊!”

这次一同入狱,狄仁杰想好了应对之计,就率先承认了谋反。但魏元忠却是宁死不招,狄仁杰担心他会被施以酷刑,急得直朝他使眼色。但魏元忠不懂狄仁杰的用心,以为他是害怕了。

后来,其他几人也很快认了罪,大家就都免去了苦刑。狄仁杰这才松了口气。

紧接着,来俊臣的心腹王德寿想唆使狄仁杰指控平章事杨执柔是同伙,这样就可以免去狄仁杰的死刑。

狄仁杰了解杨执柔的为人,也知道王德寿同杨执柔有私仇,这一次他是想借自己的手除掉杨执柔。

狄仁杰对王德寿怒目而视,为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惜用头撞柱而血流满面,把王德寿吓得悻悻而去。

恢复李唐是一条漫长的路,狄仁杰时时处处都在提防小人,竭尽所能保护忠义之士。

一天, 司农录事钟绍京和鸾台侍郎傅游艺来拜见狄仁杰。钟绍京写得一手好字,与爱好书法的狄仁杰熟识已久。

而傅游艺是因为奏请武则天登帝位有功,刚刚被封为鸾台侍郎。他想来攀附狄仁杰。狄仁杰对此人十分反感,但又不便发作,只好礼貌应对。

闲谈中,钟绍京提到:“狄大人,先前我借给你的……”

他刚起了个话头就被狄仁杰打断了,“哦,这把书圣的折扇完璧归赵。的确是好书法!”

狄仁杰边说边递给钟绍京一把折扇。钟绍京虽然有点懵,但还是接过了折扇。

原来,钟绍京并没有借扇子给狄仁杰,他刚刚想说的是自己之前借给狄仁杰的一幅褚遂良帖子。

褚遂良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十分痛恨他。

狄仁杰担心如果傅游艺得知钟绍京收藏褚遂良的帖子,不知日后会不会有什么麻烦。于是,狄仁杰机智地用折扇把事情遮掩过去。

刚柔并济,智取张氏兄弟

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被太平公主献给武则天后,迅速得到了她的宠爱,一时间风头无人能及,一些朝臣都要巴结讨好他们。

很多人都希望狄仁杰能在武则天面前进言,摒除这两个人。考虑过后,狄仁杰并未立刻行动,表面上仍对张氏兄弟礼貌相待。

后来魏元忠向武则天提出把二张赶出宫去,武则天虽并未迁怒与他,但对他不予理睬。

后来,武则天干脆设立了控鹤监,作为她蓄养男宠的机构,就由二张做负责人。

重臣王元通提出反对,被武则天贬到了控鹤监去做从六品的控鹤丞。王元通愤而辞官。

狄仁杰原本不想对武则天的私事过多参与意见,但此时他不得不站出来,“陛下这样做,有损圣德盛名,会被世人和后人笑话,留下污点。”武则天这才有所收敛。

后来,狄仁杰发觉二张屡屡干预前朝之事,便也忍不住怒火中伤。

一日,他来找武则天。正赶上武则天赏赐给张昌宗一件他国进贡的裘衣,是用翠鸟身上软毛做成,非常珍贵。张昌宗正穿在身上给武则天展示。武则天就让狄仁杰鉴赏一番。狄仁杰只好恭维了几句。

武则天兴致大好,又让狄仁杰与张昌宗对弈。狄仁杰便提议以裘衣和自己身上的紫袍作为赌注。武则天更来了兴致,当即就准了。

两个人开始下棋。狄仁杰根本没有把张昌宗放在眼里,气定神闲,专心棋局。而张宗昌总觉得如芒在背,无法专心应战,不多时就败下阵来。

按规定,裘衣就归了狄仁杰。看到张昌宗敢怒不敢言,狄仁杰觉得出了一口恶气。

他一路出了宫,就将裘衣扔给了等候的家仆,“送给你了!”二张拿这件事去向武则天告状,她也一笑了之。此时,二张才真正意识到狄仁杰在武则天心中的地位。

立嗣一日未定,武承嗣、武三思兄弟就一日不安。他们请二张在武则天面前说好话。

二张并不是傻子,他们清楚武氏兄弟只是眼下有求于自己,将来如何尚未可知。

反观狄仁杰,在赢得那件裘衣,对自己并没有特别疏离和反感的言行,比武氏兄弟看上去更为可信。

于是,二张向狄仁杰求教安身之计。

狄仁杰抓住机会,建议他们劝武则天迎回庐陵王李显,日后庐陵王必定对他们有一份感恩。

就这样,狄仁杰争取了到了二张,至少让他们不会站到武氏兄弟的阵营。

机智解梦,成功劝立太子

武承嗣授意王庆之等人上书给武则天,请立自己为太子。武则天借机征求群臣的意见。内史岑长倩当即提出反对,尚书格辅元附议,这件事只得暂时作罢。

武承嗣随即就在武则天面前诬告这两人,想要置他们于死地。

眼看着又将是一场屠戮,狄仁杰挺身而出。但他并不逞匹夫之勇,而是以理服人。

“陛下身有天下,自然应当传给子孙,那才是万世的家业。”

“自古以来,可有侄儿做了皇帝,给姑姑立庙的吗?”

这些话都说进了武则天心里。

正巧武承嗣的心腹王庆之请求觐见,武则天就赐给狄仁杰一根手杖,让他把王庆之赶出去。狄仁杰就用手杖将王庆之狠狠教训了一通。

后来武承嗣渐渐失宠于武则天,但是还有一个武三思。

因为立嗣一事始终悬而未决,武则天也忧心忡忡。一天,她宴请群臣,就立武三思为太子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一次,狄仁杰当庭抗争,他提出应该里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为太子,并且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姚崇、魏元忠等人也纷纷附和。

不久后,武则天单独召见狄仁杰,跟他说最近常常梦到自己输棋,让狄仁杰解梦。

狄仁杰脑子转的飞快。他煞有介事地问武则天是不是梦里和天人下棋?武则天承认。

他又问,输棋是不是因为手里没有棋子了?

见武则天点头,狄仁杰又说道,没有棋子正预示着没有“子”,这哪有不输的道理呢?

接着他又请武则天早做决断,立李显为太子。可武则天仍然没有下定决心。

没过几天,武则天又把狄仁杰找来,说自己又梦到一只大鹦鹉折断了两只翅膀。

狄仁杰解释说,鹦鹉就代表武则天,两只翅膀就是皇子显和旦。如果重新启用两位皇子,那么鹦鹉不就能展翅高飞了吗?

武则天终于相信了天意难违。于是,她将被困于房州十几年的李显接了回来,但却一直不让他公开露面,也不许与其他人接触。

这一天,狄仁杰直接面见武则天,提出应该正式册立李显,以安民心。

说着说着,狄仁杰痛哭流涕,武则天也有所触动。她叫来了李显,对狄仁杰说道,“别再哭了,我把太子还给你。”

最终,在狄仁杰的建议下,重新举行了迎李显回京的庆典,让李显风风光光地出现在人前。


698年,李显被复立为太子。至此,狄仁杰匡复李唐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然而他知道自己已近油尽灯枯。

此前,他已经向武则天推荐了桓彦范、敬晖和姚崇等人,他们都志在恢复李唐。临终前,他最后极力向武则天推荐了宰相的人选——张柬之,因为他深知张柬之对于恢复李唐的执着。

等一切安排妥当,七十一岁的狄仁杰安然离世。

武则天痛哭流涕地说:“朝堂空也”。 她辍朝三日,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

五年后,张柬之会同其他几位重臣,说服御林军将领,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拥立李显即位。

李唐正式回归。

他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宰相,也是大唐最忠实的捍卫者。他对武则天是忠诚的,但心中又无时无刻不装着李唐。他得到了武则天的认可,称他为“国老”;也得到了李唐的认可,李显追封他为正一品司空。

可千百年后,林语堂却一语道破,他是“她的克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契丹   血书   折扇   侍郎   游艺   宰相   棉衣   太子   克星   年后   面前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