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宰相写下“青鹅”二字被斩,百官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读

在中国,碑一般带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用来讴歌生者,例如某些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英雄,供老百姓瞻仰;另一个就是死后祭奠的,上面刻着死者的墓志铭,或是一些赞颂之词。

但就有这么一座碑,高大宽阔,却一个字也没有刻下。

能让匠人一字不刻的人,要么犯下了莫大的罪责,导致不敢留下任何线索;要么就是功过震惊当世,没人敢多做评说。

这座无字碑正是后者,它的主人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唯一一位女帝——武则天。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杰出的女性,或是权力巨大、或才能卓著,也都操控过国政,只是这些人都没能登上真正的权力顶峰,也没有亲手开创一片盛世,但这些武则天做到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评价武则天在位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但武则天的所作所为,依然无法跳出封建社会的思想禁锢,因而很多做法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存在着诸多争议,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敢立一座无字碑,任凭后世之人评论的原因。

其中服侍唐太宗父子最为人所诟病,以及抢了夫家的帝位,同样成为其一生当中的污点,当时想让武则天还位于李氏后人的呼声很大,全国上下不少人起兵叛乱,武则天也因此提防着大臣当中会不会存在首鼠两端的人,没想到还真让她发现了线索。

这个线索只有两个字——“青鹅”。

武则天看到这两个字后,立即将中书令裴炎收归入狱,不少相关人员都被抓了起来。

刚开始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文武百官有的劝说、有的询问缘由,结果没过多久,裴炎就被冠以“通贼谋逆”的大罪,直接被武则天处死。

这下朝中百官人人自危,再也不敢询问发生了什么,可大家都在好奇一件事,这个中书令裴炎跟武则天的关系还不错,怎么就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了?难道就因为之前商讨关于叛军的事吗?

当武则天一步一步从后宫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上时,不论是李唐王朝的宗室,还是那些大臣元老,甚至是天下的读书人,都对武则天的行为极为不满。

在封建礼教中,君臣、夫妻这些纲常伦理十分重要,是稳定国家的重中之重。

同样,文治武功极为卓越的汉帝国,就是因为后宫、外戚以及宦官之间的权力争斗,才导致大汉从内部开始土崩瓦解。

当时蔡邕讽刺朝局用的“霓堕鸡化”一词,“霓”指的是彩虹外圈,视为雄,当外圈的彩虹暗淡入内圈,就相当于被内圈同化,失去了应有的光辉。

同样,“鸡化”一词便是“牝鸡司晨”,指的是原本打鸣的应该是公鸡,此时却变成了母鸡。

两者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后宫妇人或宦官干政,这些都是凶兆,所以说中国自古以来都极为反感后宫干政的行为,是不该存在也不能接受的。

武则天不仅做了,而且越来越过分,抢了夫家的财产地位不说,竟然还改了国号为“周”,并迁都洛阳,这种举动就更加让天下大众接受不了,当然,古人也并非歧视女性,只是古往今来,真正能位居高位且推动国家发展的女性,实在少之又少。

作为唐帝国最大的股东,李唐宗室自然不愿意冒这个险,那些追随李渊、李世民开创盛世的原始股东肯定也不愿意突然换老板,至于其他反对的人,本就有着各自的小算盘。

毕竟推翻武则天,李唐宗室肯定会有所优待。

于是,武则天的帝位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稳固,天下讨伐之声此起彼伏,她处理过很多这种反叛,也是通过这些事件,使得许多人对武则天有了新的看法

《咏鹅》,其作者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他就参与了大臣徐敬业反对武则天的起义军,并为起义军亲自编撰了檄文。

什么是檄文?就是曹操、袁绍征讨董卓时,号召天下兵马勤王的发起书。

骆宾王的文笔可谓是惊天动地,其文中两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以及“且看今日域中,竟是谁家天下”,前者号召天下先帝的坟土还未凝结,幼主尚不知有没有危险,作为大唐子民怎么能放任不管?

后者激昂澎湃,虽然明面上指的是大唐天下被武则天盗取换了国号,暗地里却大有隋末群雄逐鹿、建功立业的霸气。

试问这种建功立业、重振朝纲的机会可是能随意碰到的?这无疑在勾起世人讨伐武则天的欲望和决心。

此文惊得武则天额头冒汗,慌忙叫来相关部门询问写文章的是谁。

得知是骆宾王后,武则天并没有想要事后如何惩治,反倒是感叹其才能,她放下檄文,就叫来主事官员一顿批斗,质问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人才没有及时输送到朝廷中,反而让其流落到了叛军阵营。

从这里不难看出,武则天的政治思维已经和真正的帝王没什么区别了,她唯一需要解决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封住其他反对者的嘴。

也就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武则天发现了裴炎的不对劲。

这个中书令一直颇受信赖,可就在这件事的立场上,他变得模糊了,甚至能感受到他更偏向于起义军。

武则天皱紧了眉头,令人盯住裴炎,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汇报。

果然,裴炎确实遮掩了什么事情,这段时间也不和其他同僚集会,总是早早回家且神态小心翼翼,没过多久,负责监视的人就发现了端倪——一个同样小心翼翼的陌生人和裴炎有着不一样的关系。

这个人看起来既非豪商巨贾,又不是什么使臣乡绅,没道理能够不通报就能进入重臣府邸。

负责监视的人立即设下埋伏,同时派人通知了武则天,他们抓住了陌生人,又把裴炎堵在了府中,直接展开搜身。

陌生男子高声叫嚣自己只是来结交裴炎的仰慕者,为什么会被这么对待,监视者从其身上搜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青鹅”两个字。

这样看来,确实没有实际的证据能够证明两人有什么阴谋,但有没有罪,也不取决于监视者,而是坐在皇位上观察一切的武则天。

武则天一看到纸条,仅仅略微思考了一下,就派人将裴炎等人打入大牢,这是为什么呢?

朝中文武同样即为疑惑,直到武则天当着大家的面展开纸条,并让诸人把“青鹅”二字拆开来看。

简体字的“青鹅”自然看不出什么,换成繁体字“青鵝”就明显很多了。

“青”自可以拆分为“十二月”,“鵝”字右边鸟字旁拆开后连起来是“我自与”,“十二月,我自与,这意思就更加明显了。

徐敬业的起义军确实给武则天造成了不少麻烦,可想要攻进京城逼迫武则天还回皇位,那么就要面对满是守军的京城。

就算攻下了京城,里面还有御林军把守的皇宫宫城,所以想要在短时间内推翻武则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京城有内应。

这就是裴炎对于起义军的作用,身处京城的他自然有自己的党羽,想要做点手脚和外面的起义军里应外合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他能够得到确切的进攻日子,那么就有充足准备时间做手脚。

可惜武则天并不是世人所认定那种看重权力、又没有能力掌控权力的祸国女性,相反武则天的政治思维清晰,手段成熟,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想要当好皇帝的心

就这样,武则天消除了内部的隐患,开始着手处理外部的叛乱,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培养了许多有能力的臣子,狄仁杰就是其中一位。

徐敬业的起义无疑帮武则天考出了一个好成绩,一个让世人钦佩的成绩。

经历过这些事件,武则天愈发重视科举等选拔人才的途径,李家开创的天下也确实在她手中被巩固和发扬光大。

除了选拔人才,武则天在农业方面也下了功夫,老百姓的收成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被归到了官员的绩效考核之中。

这也使得当时的官员极为注重农业,为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武则天心里明白,自古以来的起义要么是以大义名分发起的,要么是因朝廷腐败老百姓吃不上饭,前者武则天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大义名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吃得上饭、日子过的富足,老百姓富足了,自然就不会有后者的情况出现。

等到武则天日渐衰老后,她没有像世人推断的那样,把帝位传与武家的后人,反而又将国号改了回来,重新把这天下还给了李氏后人。

没人知道武则天是怎么想的,当然她也不在乎后人会怎么想,否则她也不会给自己立一座无字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内圈   中书令   檄文   京城   起义军   宗室   帝位   国号   野史   百官   宰相   后宫   大臣   世人   老百姓   不解   权力   确实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