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杀袁崇焕等于自毁长城?


袁崇焕像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一代帅才大明兵部尚书袁崇焕被绑于西市,被施以磔刑。刑官在袁崇焕身上割了3543刀,直到皮骨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但对于崇祯皇帝杀袁崇焕而言等于自毁长城,这话应该这样说才通顺.皇太极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件事很值得大书一番,这就是巧设反间计,除掉袁崇焕。


努尔哈赤像

事情要从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说起,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攻而未克,不久郁郁而死。皇太极亲临战场,目睹了八旗战史上这场最惨痛的失败。父汗死了,皇太极要报仇!于是,发动了宁锦之战。


皇太极像

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在宁远、锦州战败。宁远、宁锦两役失败,皇太极认识到:袁崇焕是他经山海关进入中原通道上的“拦路虎”。所以,皇太极用了一计:绕道山海关,攻打北京城;调动袁崇焕“勤王”,实施“反间计”,除掉袁崇焕。


崇祯帝像

明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山海关,绕道内蒙古,进攻北京城。这时的袁崇焕被崇祯帝重新起用为兵部尚书、蓟辽督师。他曾奏报,辽东防守坚固,敌军不会通过;但蓟镇一带防务空虚,应当加以重视。但是朝廷对他的奏报未予理睬,而尘封起来。当袁崇焕在山海关巡视的时候,得到皇太极进攻京师的军报。他急点九千骑兵,日夜兼驰,前来救援,同敌决战,保卫北京。袁崇焕驻兵在北京广渠门外,兵无粮,马无草,白天作战,夜间露宿。袁崇焕身先士卒,中箭头的衣甲,像刺猬皮似的。袁崇焕连获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捷,京师转危为安。


于是皇太极就使用《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盗书使曹操中反间计的手法,设计陷害袁崇焕。此计,《清史稿·鲍承先传》记载:翌日,上诫诸军勿进攻,召承先及副将高鸿中授以秘计,使近阵获明内监系所并坐,故相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有二人自敌中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经略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内监杨某佯卧窃听。越日,纵之归,以告明帝,遂杀崇焕。

十二月初一日,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议军饷为名,命袁崇焕到紫禁城。当时,京城戒严 ,九门紧闭。袁崇焕坐在筐里,被人吊到城上。袁崇焕到了紫禁城平台,崇祯帝并未议饷,而是下令将他逮捕,下锦衣卫狱。

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将袁崇焕在北京西市被凌迟处死。《明季北略》记载:袁崇焕受刑时,人们咬牙切齿,买从袁身上割下的肉就酒喝,喝一口,骂一声。这个记载,未必可靠。但说明当时京城上下都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误认为袁崇焕“通敌”。

事情一直到清朝修《明史》,在满文档案中看到当时的记载才真相大白。然而,事过100多年后,袁崇焕的冤案才由乾隆帝给予平反昭雪。而皇太极仅用一招反间计就使崇祯帝“自毁长城”。由此可见,皇太极PK崇祯帝就是降维打击,而崇祯帝对臣下的不信任也导致了明朝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也难怪《明史·袁崇焕传》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崇祯   努尔哈赤   宁远   山海关   紫禁城   北京城   反间计   太极   京城   长城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