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房屋限购令:沦为管理工具的限购政策-“不比其宅,勿许”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从古至今,能够拥有良田美宅,是无数老百姓的奋斗目标,无论是出于何种意图,不可否认的是,买房子自古以来,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资金问题,往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但也只是其中的难处之一,并不是说,有钱就可以恣意挑选喜欢的房子,还有许多其他的制约因素,比如限购。

其实,在我国的历史上,古代王朝就已经出现了房屋限购令。

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 ——《二年律令•户律》

在西汉时期,朝廷就已经对房屋的购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规定,那么古人买房,究竟需要遵守怎样的规章制度?

一、 古代房地产市场的形成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土地交易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已经有人将土地进行抵押,并且用贝壳作为计量单位进行房屋的买卖。据目前可查的资料记载,最早的土地交易发生于公元前919年,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了,交易双方分别是矩伯以及裘卫,矩伯将1300亩土地抵押给裘卫,换得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条花围裙,价值100串贝壳。时至周丽王32年,也就是在完成了土地抵押的93年后,矩伯和裘卫又进行了一次交易,产生了一宗全新的土地买卖,而这一宗土地买卖的交易过程,则被印刻在了青铜器上,成为史料之一。

图 | 矩伯裘卫土地交易铭文

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古人已经出现了多种土地交易方式,比如抵押土地的交易形式,甚至已经出现了土地流转买卖的形式,在西周时期,房地产市场几乎已经初见雏形,可以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对土地财产的分割交易。

由于此时正值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转型时期,土地制度以封建宗主制及井田制为主要的呈现方式,因此这一时期出现的土地流转和买卖,其实也意味着私人土地所有制即将登入历史舞台,而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推动之下,我国古代的房地产市场也在此时孕育出雏形,并渐渐的催动古代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的日趋完善。

图 | 古人土地开荒

二、 古代房地产的开发

最早的土地开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吴越春秋》当中就记载了,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城市建设,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从这可以看出,当时的土地开发商主要是以国家为名义进行的土地开发,国家负责出资建房,然后将房子分给老百姓进行居住,没有频繁的土地交易现象,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炒房现象,主要是由于当时国家对土地的把控,让百姓没有办法对房屋进行买卖,以及当时土地政策当中存在房屋限购的制度,因此一般人也没有办法对房屋进行过度干预交易。

而且封建社会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居者有其屋,在当时社会,房屋更多的是提供一个休养生息的场所,并没有附带太多的商业价值,仅是一些小众的需求,会促使一些房子买卖的形成,但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影响,但到了西汉时期,统治者却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对房屋交易提出了明确的限制,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图 | 《吴越春秋》节选

三、 不同朝代的房产限购制度

在古代,统治者限制房屋的自由买卖,其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巩固封建集权统治,加强对老百姓的集中管理,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人口流动,方便政府征收赋税以及对百姓加强管理,因此古代统治者会出台相应的房屋限购政策,而目前可考的最早的限购令,当属西汉时期吕雉所颁布的一条限令。

图 | 吕雉影视形象

西汉时期,吕后当政,颁布了《二年律令•户律》,其中就有明确的关于房子买卖交易的法律制度。

“受田宅,予人若卖宅,不得更受。 ”

西汉初年,一户分配一块宅基地,是允许个人买卖的,但是卖了之后,就不能再去申请宅基地了。

另一条则规定:不比其宅,勿许。”

该条文规定,老百姓如果想多添置一套房产,必须购买自己房屋旁边的房子,也就意味着只有邻居之间达成协议了,才能够进行房子的买卖,如果邻里之间不同意,则此交易作废,这样就有利地限制了当时进行多套房屋购买的可能。

图 | 唐朝繁华盛世

进入唐朝以后,关于房屋交易方面,唐朝统治者主要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做法,颁布的《唐会要》对于房子的买卖也进行了一定的约束,此时的房屋买卖,虽然不局限于邻居的房子,但是必须和卖家进行沟通,确定好价格以及签订好契约后才能够进行买卖,同时还要征求周边邻居们的同意,才可以正式批准这一次房屋交易。

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已亲邻买卖。 ——《唐会要》卷 85

图 | 宋代经济发展催动住房需求

到了宋代,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房屋交易呈现更多的需求,但买房却受到了更多的限制:首先买卖房子不仅需要询问卖家是否同意,而且还要按照顺序,征询卖家相关人群,先是询问族人是否同意其出售该房产,之后再询问街坊邻居是否允许卖家出售房子,在得到这些人的全部允诺后,方能进行房屋的买卖。

而且,在宋朝做官的官员,买房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甚至有严禁京官京师买房的规定。

现任京朝官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购置产业。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诏令

如此复杂的制度,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房屋买卖的难度和苛刻,让许多有需求的人,打了退堂鼓,退而求其次,不再热衷追求繁华地段的房子,而是选择略微冷僻地段,这样便减少了邻居等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会较少交易的难度。

图 | 元朝统治者

到了元朝时,朝廷给人们买卖房子设置的条条框框就更加严谨,相比起宋朝来说,除了需要询问宗族以及邻居的意见之外,还需要拿到大家的亲笔签名,口头承诺并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只有真正意义上拿到书面文约之后才可以进行房屋的买卖购置

不仅如此,元朝执政者还针对一些蒙古官员进行了设限,蒙古官员不允许在南宋统治区域,比如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购买房产。主要是由于南宋在灭亡之后,这些蒙古官员曾经在这些地区耀武扬威,欺诈百姓,导致天怒人怨,因此忽必烈才特地颁布了该条禁令,防止再多生事端。

图 | 明朝朱元璋影视形象

到了明清时期,主要的买房限制是为了杜绝官员买房卖房,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因此在限购令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其他的规定,明朝时严禁杜绝所有官员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进行买房,在任职地买房的,默认为贪污,需要接受律法的制裁。

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

——《明代律例汇编万历问刑条例任所置买田宅》

由上述不同政策可以看出,不同年代的统治者,出于统治或者维护原因,会依据实情,出台相应的限购政策,在集权的封建社会,这些律令大大的限制了房屋的交易流通,更多的成为统治者的管理工具,但真正面临住房问题,而又无法买房的人,是如何寻求帮助的呢?

四、 政府的解困房政策

由于我国古代对于房屋的买卖限制非常多,导致一些真正有需求的人,如外来长期经商的富豪、逃难外地的流民等等,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买房,或者买不起房,要么长期租住旅店,要么成为居无定所的流浪者。

对于真正买不起房,而又居无定所的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大多会修建一些解困房,用于救济这些穷途末路的普通人。例如明朝时期,朱元璋就曾经给官员下旨,让官员在自己的行政范围内,帮助那些孤苦无依的穷人搭建房子,此房名曰解困房,专门提供给穷人居住,可以类比如今的廉租房,只是当时的房子,更多的是政府赠与性质,为的就是能够让老百姓感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待遇。

小结

古代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选择用限制房屋购买的政策,来加强对老百姓的集中管理,他们进行房屋限购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减少人员的流动,更好的增收赋税,让朝廷经济能够稳步发展,而且随着古代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房产交易中也出现了按揭、地税等;房屋买卖时还会有相应的中介人员进行协调,每个房屋在进行交易的时候也需要向朝廷缴纳一定的税收。

古代的房子,几乎都是掌握在朝廷统治者手里,老百姓是没有太大的支配权力可言,也正因如此,老百姓的服从性非常高,对于统治者所下达的命令,也是非常配合。

而随着房屋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房子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比如清朝时的和声,就是通过购置多处房产进行钱财的打理,而从这时期开始,房地产市场也逐渐出现了泡沫经济的情况

图 | 现今的房屋限购主要是为了抑制经济泡沫

到了如今,人们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就可以在规定内搭建属于自己的房屋,同时房地产开发商拿到了土地的使用权之后,便可以开发各种各样的楼盘,将楼盘进行售卖,促成了一道全新的产业链。

虽然现在也会对房子进行限购,但是其出发点和本心与古代截然不同,毕竟古代是为了限制人们的流动,而现代限制购房只是为了防止房产经济泡沫罢了,但市场经济下的房价攀升,却依然是无数普通人需要面对的重大难题。

参考文献

《二年律令•户律》

《唐会要》

《宋刑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古代   房屋   统治者   房地产市场   管理工具   老百姓   官员   时期   房子   土地   买卖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