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开启反转模式,芯片封装核心之微控制器龙头分析

一、投资逻辑

虽然全球芯片市场的增量空间不是那么大,但是中国国内芯片市场的增量空间却很大,因为我国绝大多数芯片急需进口替代。

所以,国产替代的逻辑还在,卡脖子问题尚未解决,半导体板块就会一直有反复炒作的行情。

同时,由于半导体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当前就处于下行周期),所以我们投资该行业也需要做波段操作,并且配置的仓位也不宜过重

二、半导体市场规模

根据SIA的数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从1977年的35.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5559亿美元,近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6.4%。

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从2015年的986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925亿美元,占全球销售额的34.6%。

三、半导体分类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将所有半导体按照结构功能划分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与传感器四大类。

按照2021年全球销售额来计算的话,分别为集成电路4630亿美元、光电器件434亿美元、分立器件303亿美元、传感器191亿美元,占比分别为83.3%、7.8%、5.5%、3.4%。

我们今天主要讲集成电路中的微处理器。

四、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又分为模拟芯片和数字芯片,其中数字芯片包括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和微处理器

2021年集成电路中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微处理器、模拟芯片的销售额分别为1548、1538、802、741 亿美元。

因为集成电路四个模块内容太多,限于篇幅,我计划用4篇文章来分别阐述,今天是最后一篇。

五、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的区别

CPU(中央处理器)发展出来三个分支:DSP(数字信号处理)、MPU(微处理器)和MCU(微控制器单元)。

举个例子:计算机(即电脑)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计算机五类。

这五类计算机的运算核心统称为CPU,而MPU只是微型计算机(微机)的核心处理器。

也就是说CPU的概念包含了MPU,MPU是CPU的一种。

同样的,微控制器单元(MCU)也是中央处理器(CPU)在发展过程中根据特殊应用场景衍化出的分支。

再举个例子:一台能够自动控制加热保温的电饭煲或者汽车的自动雨刮器,并不需要CPU或者MPU这么强的运算能力,因此可将CPU的规格进行适当缩减,仅保留需要的运算能力即可,并将内存、计数器等外设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发挥功能,形成芯片级计算机,MCU(也被称为单片机)便出现了。

总结一下:MPU和MCU的区别本质上是因为应用定位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而按不同方式优化出来的两类器件。

MPU注重通过较为强大的运算/处理能力,执行复杂多样的大型程序,通常需要外挂大容量的存储器。

而MCU通常运行较为单一的任务,执行对于硬件设备的管理/控制功能。通常不需要很强的运算/处理能力,因此也不需要有大容量的存储器来支撑运行大程序。通常以单片集成的方式在单个芯片内部集成小容量的存储器实现系统的“单片化”。

因为我看过很多券商研报以及网上查到的资料,并没有将MPU/MCU通俗的描述清楚,所以,花了大量的文字讲解,方便大家理解。

前面写逻辑芯片给大家科普过,常见的逻辑芯片包括CPU/GPU等,因此我认为,可归类为逻辑芯片,但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将MCU单独分类,因此本篇文章主要聚焦MCU。

六、MCU分类和应用领域

1、MCU分类

根据数据的位数分类:4位、8位、16位、32位、64位,目前市场上以8位和32位的MCU为主。

其中,8位MCU凭借超低成本、设计简单等优势,活跃于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

由于32位MCU出现并持续降价及8位MCU简单耐用又便宜的低价优势下,夹在中间的16位MCU市场不断被挤压,成为出货比例中最低的产品。

未来随着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32位MCU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应用领域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汽车是全球MCU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工控居于第二;

而在国内消费类产品才是MCU的第一大应用领域,汽车居于第二。

七、MCU市场规模

根据IC insights数据统计,2022年MCU全球市场规模达215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可上升至272亿美元,其中32位MCU将超过200亿美元。

全球MCU市场规模

根据IHS数据统计,2021年MCU中国市场规模达365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可上升至513亿人民币。不同位数MCU市场空间

七、MCU竞争格局

1、在全球市场

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0年按照销售区域,全球MCU市占率前十除台湾新唐科技外均为海外厂商,CR10可达88.9%,CR5为75.6%。

头部厂商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差距较小,国内仅有兆易创新上榜,在全球市场份额为0.5%,在国内市场份额为1.1%。

而且,国内公司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等细分品类,汽车、工控等高端市场几乎被国际大厂垄断。

2、在中国市场

相比于海外厂商的全方位布局,大陆厂商在切入市场时几乎都选择了消费类市场。

如兆易创新、华大半导体、国民技术、中颖电子、乐鑫科技、芯海科技等,都是通过消费级市场积累后,再开始向工业级甚至车规级切入。

其中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华大半导体为国内MCU龙头,乐鑫科技在WiFi/蓝牙MCU细分市场领先,其他的还有比亚迪半导体年底终止了IOP,复旦微电子MCU占比过小,杰发科技(四维图新子公司)等等。

八、简评各大MCU上市公司

1、兆易创新:核心产品主要是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业务布局了整个半导体IC设计产业链,其中NOR Flash全球第三、国内第一,32位通用型MCU国内第一,也是目前国内布局最为全面的企业,传感器业务也是国内头部玩家。

2、中颖电子:国内小家电MCU龙头、8位MCU龙头,重心逐渐向大家电倾斜,专注于消费领域。

3、中微半导:97%的营收来自MCU,其中8位MCU占比87%,32位13%,产品涵盖家电、消费电子等。

4、芯海科技:专注于模拟芯片高精度ADC和高性能MCU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公司MCU涵盖8位和32位MCU。

5、国民技术:产品布局了工业控制、家电、消费电子等,涵盖8位和32位通用MCU。

6、乐鑫科技:WIFI MCU全球市占率第一,但行业天花板有限,重点在于向其他领域渗透。

7、峰岹科技:专注于电机驱动控制芯片MCU,占总营收的65%。

8、复旦微电子:智能电表MCU市占率第一,但总体MCU占总营收只有11.6%,占比过小。

9、华大半导体:旗下拥有16家子公司,包括上海贝岭、晶门科技、华大电子三家上市子公司,其中,上海贝岭仅拥有8位MCU产品,相比国内外厂商产品类别较少,应用领域集中在消费电子、电机控制等领域。

10、比亚迪半导体:大陆最大车规级MCU供应商,未上市。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看好程度也是按照推荐顺序。

2021年国内上市公司MCU业务营收

PS:强者恒强,要选就选龙头,MCU个人比较倾向于兆易创新和中颖电子,其他比较纯粹一点的还有中微半导、芯海科技、乐鑫科技、国民技术等。

至此,半导体中的集成电路环节就完结了,整个行业概况也差不多了解清楚,其中,模拟芯片中的射频芯片因为主要聚焦于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这块后面我会单独出一章节讲解,其实最主要的上市公司标的也就是卓胜微和唯捷创芯。

至于具体对哪一家公司感兴趣,可以自行重点关注,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存储芯片+MCU的兆易创新,逻辑芯片中的龙芯中科、海光信息、景嘉微、安路科技,模拟芯片的电源管理芯片圣邦股份、信号链芯片思瑞浦,射频芯片就是卓胜微。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智能存储芯片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半导体   芯片   微处理器   应用领域   集成电路   龙头   逻辑   核心   模式   美元   国内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