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明明节俭又勤奋,为何还是不能改变清朝走向衰落的结局?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清朝的一对父子皇帝,也就是清王朝的第7位皇帝嘉庆和第8位皇帝道光,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讲,不是因为他们俩是父子,而是这爷儿俩的处境和面对处境采取的相似做法。

先说说嘉庆皇帝,他叫爱新觉罗颙琰,是清高宗乾隆的第15个儿子。原本皇位跟他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可是好巧不巧,乾隆之前立的两个太子,都因为疾病而早早去世,这成了乾隆心中的痛,觉得立储的兆头不怎么样,一直到了乾隆63岁的时候,他必须要立个储君了,颙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坐上了王位。

1796年是嘉庆元年,嘉庆已经登基了。可是他爸爸乾隆还活着,悠哉游哉的做着太上皇,时不时就来个指点江山。作为孝顺儿子的嘉庆,是乾隆的忠实粉丝,爸爸说什么,他就点头照办传达命令。

他心里也有点憋屈,尤其是看到和珅那张笑里藏刀的脸,就充满厌烦,可是乾隆喜欢,嘉庆也只能装出见到顶级偶像才有的热情笑脸。

三年后,乾隆去世了,嘉庆才终于拥有了大清王朝的使用权。心里有一股莫名的畅快。看着和珅,他第一次没有收敛心中的恨意,冷笑一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撤除了和珅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的职务,没收了他的家产。

虽然嘉庆诛杀和珅的理由是因为他是个巨贪。但真正查出来和珅家里银子数量的时候,嘉庆还是吓了一跳。

和珅在当权的20年里,收敛了8亿两白银,按照清朝每年七千万两白银的收入来算,和珅一人的收入就相当于清朝10多年的总收入。

和珅用全国百姓的血汗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被嘉庆给杀了,确实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除掉和珅,大概是嘉庆从政路上做过的唯一一件痛快的事情。

他举目望去,虽然自己号称一国之君,拿在手中的大清朝,哪里还有一个盛世王朝的模样?

首先,由于乾隆晚年时期的奢侈浪费,让许多大臣们都纷纷效仿。这样下去,再多的钱也禁不起这么糟蹋啊,这让嘉庆头疼不已。

于是嘉庆亲自提起笔写了《勤政爱民论》等文章,让手下人誊抄多份,到处分发让天下臣民尽快熟悉文件的指示精神。他觉得,白莲教起义这些,都是因为贪官污吏做得太过分了,才逼迫农民不得不反的,他就惩治贪官。有一年,嘉庆就亲自过问了几起较大的贪污案件。

可惜,嘉庆是一个心地仁厚的人,觉得这些大臣们应该也都知道错了,就只惩罚了那些主要的官员,而对其他牵连的官员则是从轻处理,想要用宽容的仁德来感化他们。

如果道德教育都有用的话,国家的法律机关不就都可以取消了吗?

所以面对腐败的问题,嘉庆皇帝虽然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更没有从根子上来解决问题。

其次,对着土地兼并很多人吃不上饭的问题,嘉庆就限制烟草、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鼓励人们打渔打猎,鼓励种植土豆、玉米等高产量的农作物,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土地,去哪里种粮食呢?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还有那些八旗子弟,靠着祖上的功勋,每天不愁吃不愁喝无所事事,嘉庆虽然想了一些办法,可是对着这样一去不是在床上躺着就是准备去躺着的懒汉,他也只能听之任之,唯有叹气而已。

就像一具身体生病了一样,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得赶紧去医治,否则拖下去的话,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就会越来越糟糕。对于当时的清王朝来说,不就是这样吗?

对朝廷内出现的困境,嘉庆所采取的措施都没有成效,农民们活不下去了,各地开始爆发此起彼伏的起义活动,从白莲教到天理教不断从各地冒出来。

一个地方发生造反,就要派兵去镇压,另一个地方起义,又要派士兵去。此时的清王朝就像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嘉庆在到处堵窟窿,这边堵住了那边又进水了,累得嘉庆气喘吁吁。关键还费钱,打仗都要白花花的银子,没有钱,官兵们没吃没喝没装备,哪有力气打仗?

清朝就越来越穷,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破船不只是漏水了,还有蛇虫鼠蚁都爬进来了,西方列强也来了。此时的西方列强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向东方扩张势力。

商人、鸦片、传教士、炮舰等接踵而至。嘉庆一直关注着他们的动态,命令官员们时刻监视着他们,对他们的行动多加限制。

对鸦片为他也是深恶痛绝,采取许多办法来惩治鸦片贩子和吸食鸦片的人。

嘉庆皇帝在位25年,对自己的要求很是严格,对政务也十分勤奋,而且因为有一个晚年败家的父亲,穷怕了的嘉庆一直十分节俭,巡幸的时候从不要求表面的风光,甚至自己的50岁大寿,都要求从简。

1820年,嘉庆因为中暑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享年61岁。于是,清朝第八位皇帝清宣宗爱新觉旻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

登上皇位的他,和父亲一样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看到这个无法遮风挡雨的王朝,道光皇帝犯愁,父亲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他该从何做起呢?

想了很久,他也只是想到了从自身做起,要节俭。于是,道光帝就成了历史上以节俭而出名的皇帝。

他的节俭简直到了抠门的程度。

一般来说,皇帝每顿吃饭都要吃二十几个菜,道光帝觉得太浪费了,改!每天最多只能做四道菜,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个菜。

他自己用的东西,也是能少花钱就少花钱,皇帝用的毛笔是特制的紫毫笔,道光看着觉得刺眼,换成普通臣民所用的羊毛笔。

这些也还好,宫中除了皇后太后等人,连肉都不许吃,道光自己也舍不得吃,只吃鸡蛋,后来听下人说鸡蛋5两银子一个,吓得连鸡蛋也舍不得吃了。鸡蛋当然不要五两银子一个,钱都进了一些贪心的下人的腰包,但是道光帝哪里知道呢?

作为一个皇帝,一国之君,总要注意一下形象是吧,但他不,从不讲究穿什么,几乎就没穿过新衣服,裤子膝盖地方磨破了就打上补丁继续再穿。

照理说,皇帝都节俭得和苦行僧一样了,总能感动一些人吧?大臣们是怎么做的呢?看到皇上喜欢穿破旧衣服的人,他们也故意穿着旧衣服去上朝,有时候还故意把旧衣服磨破,导致京城旧衣服卖得比新衣服还贵。

道光皇帝要知道,估计要气吐血了,但他不知道,只看到大臣们一个个穿着破衣服来,还以为自己的苦心终于看到成效了,差点感动得流下眼泪。

只是可惜,道光的苦情戏感动的确实只有他自己,对清朝当时的困境的作用约等于零。

西方列强一直看着清王朝这块肥肉,念念不忘。继续往大清输入大量的鸦片,这让国人的身体和精神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还让大量的白银像敞开的水龙头一样,哗哗流向侵略者的口袋。

这让本就困窘的清王朝雪上加霜。

在一些清醒的人的建议下,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查禁鸦片的热潮。1838年在道光帝的支持下,林则徐实行了实行了禁烟措施,把英国贩子手上的鸦片全部收缴,并且在虎门海滩当着中国人和英国西方列强的面,将这些鸦片全部销毁,随着滚滚的波涛流入大海。

这一幕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是大快人心。可是英国侵略者的眼里却散发出仇恨的光芒:此仇不报我就枉为大英国人。

两年后也就是1840年,英国出动了兵舰,封锁了珠江口,挑起了第1次鸦片战争。

看着黑压压的炮口指向自己,许多大臣都慌了神,想要讨好英国人,让他们放过自己,就把矛头纷纷指向负责销烟的林则徐。当时坚持销烟的道光皇帝,现在看到真枪实弹就在门口,也怂了,在一些大臣的怂恿下,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发配到了伊犁。

可是处置林则徐并不能熄灭英国人心头的怒火,没有办法,道光帝只得组织军队和英军对抗,但是多年的闭关锁国,武器装备也远远不及英国,在和英军的交战中清军很快就被打败。

道光皇帝眼看着胜利是不可能的,只能停战,选择和谈。

就这样,1842年大清王朝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中不仅向英国割地,还向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此时的清朝国库已经跟乞丐的口袋一样干净,根本没有钱拿去赔偿,为了筹集这笔赔款,道光帝也就顾不上老百姓了,默认了手下的官员们去抢夺老百姓的财产。

这样一来,各地百姓的生活更加艰辛,国内的各种起义更加层出不穷,此时道光帝想要去收服各地的起义,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苦了自己一生的道光帝,在1850年含恨而逝,享年69岁。

不管是嘉庆帝还是前期的道光帝,他们都想要努力的改善国家的局面,可是对着大清这座将倾的大厦,又处在历史变革的风尖浪口中,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如何能改写大清王朝没落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嘉庆   节俭   清朝   乾隆   王朝   道光   英国   鸦片   大臣   勤奋   皇帝   结局   走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