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和家兔的起源之谜:中国家兔起源于欧洲吗?

在我国古代,兔作为皓月和祥瑞的象征,广受世人赞誉和尊崇。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兔的美丽传说。以“玉兔”贺中秋的诗词颇多,如晋代傅玄在《拟天向》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大约到了唐代,玉兔不但被正式命名,而且还成了月亮的代词,如贾岛《赠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

马上就是兔年了,我们说一说关于兔子的历史。

一、兔子和家兔的起源之谜

兔子是怎么来的呢?根据科学研究考证:

1.3亿年前攀援始祖兽进化为原兔类;

6千万年前原免类进化为始祖兔;

3万年前始祖兔进化为野兔;

3千年以前野兔训化为家兔。

根据一般的说法,家兔起源于欧洲,然后传入中国,真的是这样的吗?

百度百科:家兔

二、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安徽模鼠兔

2023年春晚吉祥物“兔圆圆”亮相了。这只有着玛瑙般大眼睛的小白兔,以其俏皮可爱的形象迅速走红。

春晚吉祥物兔圆圆

“兔圆圆”取意“安徽模鼠兔”,其标志性的4颗门齿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的典型特征。“安徽模鼠兔”的化石在安徽省安庆潜山市发现,这里是“兔圆圆”的家乡。

兔子在华夏大地上奔腾跳跃了千万年之久,也在地质史上留下了明目繁多的兔种化石,记载着兔的前世今生。兔鼠之争——兔类与鼠类在形态差异上的意义是20世纪哺乳动物高阶元系统分类上争论最为持久的问题之一。

在哺乳动物中,拥有终身生长的大门齿,除了兔子还有老鼠,所以兔和鼠一直被认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8世纪曾被一起列入啮齿类动物。随着研究深入,有科学家开始指出兔和鼠的种种区别,转而提出兔和鼠之间没有亲缘关系。争论引出了兔形类研究史上的一个经典问题:在生命演化史上,兔子到底处于哺乳动物这棵“大家族之树”的什么位置?

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开展了大规模的华南红层考察研究工作。1971年,研究所研究员李传夔先生在潜山盆地发现了两种重要化石,分别命名为“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经过详细的形态学研究,李传夔先生提出“安徽模鼠兔”是兔形类的祖先类型,而“东方晓鼠”接近啮齿类的祖先类型,它们是同源的,起源于以潜山为代表的亚洲地区,这一研究发现为全世界科学家们广泛引用。多年后,“鼠兔同源”得以确定,兔子起源之争终于划上了句号。

位于安徽省安庆潜山市痘姆乡境内的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南部科考区。此处为一坡地,地表土壤呈红色,和周围土地差异较为明显。这里是潜山盆地杨小屋古生物化石点,时代为中古新世,距今约6000万年,李传夔先生便是在这里发现了“安徽模鼠兔”化石。

“安徽模鼠兔”的上颌骨化石标本

在现代动物学分类中,兔属于哺乳动物纲兔形目,鼠属于啮齿目。从“安徽模鼠兔”的化石来看,它有一些类似于兔形类的特征,“模鼠兔”的意思是指这类动物与鼠兔类似。鼠兔属于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名称的意思是形似鼠类的兔。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模鼠兔”更接近于兔。“‘安徽模鼠兔’上面有两对门齿,其中一对门齿在里面,吉祥物形象将4颗门齿并排展示出来,这也是所有兔类卡通形象的首次。”

天柱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展出的“安徽模鼠兔”化石模型及复原模型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因其崩塌堆垒地貌景观被地质学家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被称作“地球的泄密者”,产出了丰富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被公认为“亚洲哺乳动物发源地之一”“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库”。目前,潜山盆地42个化石点共发现48属64种化石,包括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47种、鸟类2种、爬行动物14种和中生代恐龙蛋化石。


约6200万年前,安徽模鼠兔作为兔形类祖先类型,开始孕育兔子这个大家庭,一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北京的中国古动物馆里,有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化石领衔一批兔家族里的明星化石,揭开了兔形类动物起源与演化的秘密。


中国古动物馆最亮眼的展品要数安徽模鼠兔的上颌骨化石标本和复原像,它们描绘了兔子祖先的形象。这件约6200万年前的安徽模鼠兔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李传夔发现并命名,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

安徽模鼠兔复原像

三、兔形目动物中最早的代表——远古道森兔

在中国古动物馆展柜里,一片放大镜下摆着一块小巧的头骨化石标本。这是兔形目动物中最早的代表——远古道森兔的头骨。

2007年,我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兔形目标本,将其命名为“道森兔”,道森兔的年代可以追溯至54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远古道森兔发现于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距今约53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层中,标本保存了带额弓的头骨及跟骨和距骨等附肢骨骼其在骨骼形态上介于模鼠兔和兔形目动物之间,但因具有一对下门齿等典型兔形目特征,,由于道森兔显示出的特征介于模鼠兔类与现代意义上的兔形目之间,已经具备了兔形目所特有的两对上门齿,一对下门齿,跟骨上也存在跟骨孔。科学家推测道森兔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原始的兔形目化石,因而道森兔获得“世界第一兔”的称号。

在这些标本发现之前,世果最古老的免子是发现在我国河南卢氏盆地的洛河卢氏兔,时代为距今4600-4300万年。远古道森兔的发现使它不但获得了“世果第一兔”的称号,也把兔形类的演化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七八百万年。

远古道森兔头骨化石(中),左为鼠兔,右为家兔

现存的兔子都是从被称为“模鼠兔类”的动物演化而来的,远古道森兔在骨路形态上个于模鼠兔和现代兔形类之间,但因具有一对下门等典型兔形类特征,而成为最早兔形类的代表。

四、最早的玉兔

玉器上的兔题材作品可归纳为单体玉器和兔纹玉器两类,前者主要见于商周时期的片雕玉器和隋唐以后的圆雕作品,后者包括兔纹饰和宋明时期图画般效果的兔纹玉器。最早的兔纹玉器为嵌饰和佩饰,自隋代以后出现书镇、耳饰等功能。

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兔当属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兔形饰。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形饰属于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 年,起始年代大致与良渚文化相当。玉料受沁呈黄白色。饰件由兔形的上部和榫形的下部组成,兔呈伏卧状,但无足部表现,嘴前伸,似在嗅着什么,耳朵向后伸,背部呈弧形上凸,尾巴不似兔子反若鱼,上翘分叉;榫部长条形,上面对钻成四孔。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兔形饰


四千年前的兔子在中华先民眼中长什么样子吗?在我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中,有一件龙山时代晚期的文物——石峁玉兔。

这件玉兔出土于石峁遗址的皇城台,长度约4厘米。双耳竖直、四肢伸展,像是正在奔跑跳跃,非常灵动,反映出4000多年前的石峁先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石峁玉兔

在同一展区,还展出了这件玉兔的原型——蒙古兔跖骨近端,长5.5厘米、高1.1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考古人员推测石峁遗址当时应该是一片草原,有小树林或者灌木丛,比较宜居。

五、中国家兔起源于哪里

从化石记录看,除了亚洲外,其他所有大陆兔形类的出现似乎都是很突然的。亚洲总是兔类进化的主要舞台。世界上最早的兔子,模鼠兔、道森兔、卢氏兔,兔类的最早化石及其尚有争议的类群均发现在我国,所以中国无疑是兔形类的起源地区。

我国不仅是最早最原始兔形类的产地,也是兔类化石相当丰富的一个国家,几乎各个地质时期均有代表。

中国家兔的祖先究竟来自于哪一种野兔呢?传统的说法是,中国家兔来自于欧洲的野生穴兔,因在中国没有野生穴兔被发掘的证据。

华南农学院徐立德等在《养兔法》中说,所有家兔品种都起源于欧洲穴兔。穴兔的祖先在西班牙,以后逐渐分布到地中海西部其他国家和欧洲,现已遍布全世界。我国最早的兔种来源于欧洲的野生穴兔,通过‘丝绸之路’经伊朗传入我国。

1981年,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的任振河、关焕三在《养兔学》一书中说,所有家兔品种都起源于欧洲野生穴兔,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的家兔,曾有这种野生穴兔的原始亲缘,以后逐渐分布到地中海西部和欧洲等地……

关于中国家兔的起源问题,据考证,在我国先秦时代所豢养的兔,不是我国的野兔,而是通过‘丝绸之路’从欧洲输入的穴兔,当时可能由于数量稀少,视为珍品,只在宫廷圈养,没有进行散放。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不曾发现有关野生穴兔的记载。

1986年,郑军、陶岳荣等编著的《养兔技术指导》中也指出,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家兔品种均来源于欧洲的野穴兔。中国家兔当然也不例外。他们认为,“我国的野兔不是我国家兔的祖先,它是兔科中另一个属(旷兔),这种兔在旷野中生活,不会打洞穴居,仔兔出生就睁开眼睛,全身被毛而且很快就能跑,这种野兔,人工饲养很难养活,即使养活也难以繁殖。”

但是中国家兔西来的说法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欧洲穴兔驯化成家兔,实际上是法国修道院的僧侣们完成的,时间是在6至10世纪,到12世纪,中欧各国才有家兔。


我国养兔的历史实际早于欧洲,这在中国古籍中有明确记载。

《礼记》中多处提到了兔子:

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聂而 不切;麕为辟鸡,为宛脾,皆聂而切之。切葱若薤,实之醯以柔之。

饭:黍,稷,稻,粱,白黍,黄粱,稰,穛。膳:膷,臐,膮,醢,牛炙。醢、牛胾;醢,牛脍。羊炙,羊胾;醢,豕炙。醢,豕胾,芥酱,鱼脍。雉,,鹑,鷃。

羞:糗,饵,粉,酏。食:蜗醢而苽食,雉羹,麦食,脯羹,鸡羹;折礻余,犬羹,羹。和糁不蓼。濡豚,包苦实蓼;濡鸡,醢酱实蓼;濡鱼,卵酱实蓼;濡鳖,醢酱实蓼。腶修,蚳醢,脯羹,醢,麋肤,鱼醢,鱼脍,芥酱,麋腥,醢,酱,桃诸,梅诸,卵盐。

《诗经》也中多次提到了兔子:

《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小雅·巧言》: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小雅·小弁》:相彼投兔,尚或先之。

《诗经·兔爰》诗云: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我生之初,尚无为;

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

我生之初,尚无造;

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

我生之初,尚无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达尔文在有关家兔起源的文章里说,孔子认为兔在动物中可以列为向神贡献的祭品,因为他规定了它的繁殖法,所以中国大概在这样古老的时期已经饲养兔了。

《战国策》记述的是公元前460至前220年间的事,其中冯谖向孟尝君说的寓言故事中有“狡兔有三窟”的话。既有三窟,说明它是穴居的;这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我国可能有家兔的野生种穴兔存在。

《后汉书》记有”兔产于床下”。野兔不可能进入人家的卧室,只有家兔才有这个可能。

晋代崔豹《古今注》还指出: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山阳得白兔,目赤。”

这些古代文献都说明了我国养兔的历史应早于欧州。

至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历史是在西汉以后1000余年,著名的《木兰辞》是1400年前北魏的故事,其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句子表明,要不是对驯化家兔有细致的观察,是不可能对家兔的两性行为描述得如此逼真的。

关于中国的家兔是如何出现的,目前学术界的观点还不一致。以往有的学者认为是由本土已经灭绝的野生穴兔驯化而来,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先秦时期通过中西交通从外部引入穴兔,然后驯化成功的。尽管存在土生土长与外部引入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但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都认为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家兔。


迄今为止,在全国数百处出土动物遗存的遗址中,发现有兔子遗存的遗址有79处,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安徽、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22 个省市自治区。

从地域范围看,大多数遗址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东起山东, 西至新疆和西藏,北起黑龙江,南到广东,在全国范围内大都分布有出土兔子的遗址。从时间跨度看,大多数遗址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也包括夏商周时期和汉代。


山东省章丘市洛庄汉墓是发现大量兔子骨骼的一个典型遗址。洛庄汉墓是一座西汉诸侯王级别的墓。在洛庄汉墓的第 34 号陪葬坑里共有90多具动物遗骨,所属的种属有绵羊、猪、狗、兔等四种。

洛庄汉墓34号陪葬坑内出土90多具排列有序的动物骨骼

在陪葬坑内发现了两个木笼,是专门用来放置兔子的。其中一个木笼保存较好,木笼长约2米、宽约半米。木笼内发现多只完整的兔子骨架,这些骨架看上去一只只比较散乱,当时可能是把活兔子放入木笼后,再放入陪葬坑,随着坑顶上铺上原木,盖上席子,再堆上封土。

因为陪葬坑内的绵羊、猪、狗的骨架没有挣扎的痕迹,它们可能是被杀死后, 再按照种属分开摆放的,尽管不是摆放的十分规整,但是那几种动物大致有各自的放置范围。

动物陪葬坑与外界彻底隔绝,陪葬坑的空间不大,全部兔子因为缺乏氧气,最后在左冲右突的挣扎中闷死了, 所以一只只兔子整体上呈现散乱的状态。在主坑中距离木笼数米的空地上,发现了几只兔子骨架,这些兔子似乎在当时被关在木笼里放入陪葬坑后,从木笼中钻出来的,但最后还是因为缺氧而闷死在陪葬坑的空地上。这也是当时把活兔子关在木笼里直接放入陪葬坑的证据。

依据多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兔子骨骼、洛庄汉墓出土关在两个木笼里的兔子、《诗经》中有抓捕兔子和烹调兔子的描写、汉画像石中有宰杀兔子的画面、《木兰辞》中对雄兔和雌兔的细致描述等等,推测在中国古代,兔子不是稀有动物,古人应该很早就有抓兔子、吃兔子的行为,因此,也很可能就有相应的饲养兔子的尝试。不然,洛庄汉墓的陪葬坑里不会出现两笼兔子。

因为洛庄汉墓动物陪葬坑里出土的绵羊、猪、狗都是家养动物,这些家养动物都具有被人饲养数千年的历史,除了那些家养动物之外,再放入一种完全是野生的动物,且数量不少,不合情理。因此,这些兔子应该是人工饲养的动物。

这个推测还有文献为证,比如记载西汉轶事的笔记小说《西京杂记》中,描述了西汉早期的梁孝王刘武(公元前184至前144年)建筑兔园的故事: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钩其中。”

这就是西汉时人工饲养兔子的证据。


1986年,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的谢成侠发表过一篇题为《中国家兔是起源于欧洲的吗》的文章,他认为:“中国养兔的历史应早于欧洲,在欧洲驯化成家兔以前,我国已有了家兔或其野生种。欧洲驯化家兔的历史比较短,在‘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即西汉以后的1000余年间,欧洲各国还没有驯化家兔,怎么可能远道向中国输入呢?

再说,古代根本不可能克服远途运输中的饲养困难。如果是用骆驼或马驴万里迢迢运来这种小动物,作为一种珍贵的礼物或贡品,史书上决不会没有记载。

再说喜马拉雅兔,是举世公论是优秀的家兔品种,喜马拉雅兔是中国本土培育出来的家兔品种,这是在近代才被发现的,肯定不是经丝绸之路来到西藏高原南部的。

总之,根据种种证据表明,中国才是兔子和家兔的起源地,中国古代就已经养殖家兔,欧洲养殖家兔的历史比中国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家兔   欧洲   中国   木笼   门齿   兔子   安徽   化石   遗址   起源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