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百年后预言成真

刘伯温此人,听起来并不如“朱元璋”、“胡惟庸”等人耳熟能详,可能不了解明朝历史的人对他并不那么熟悉。他就像一颗沉寂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即便蒙尘,依旧熠熠,散发着独属于他的光辉。

没有听过刘伯温,大家一定知道诸葛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流传在民间的俗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这句话巧妙地借用了对偶的手法来说明诸葛亮、刘伯温两人过人的谋略与才干,甚至暗含刘伯温更胜诸葛亮一筹之意。在了解刘伯温后,你也会惊呼他们在很多时候的境遇非常相似。

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直接促成了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孙吴鼎立的局面;而刘伯温则协助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应天、大败陈汉、统一江南,建立大明一统天下,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这样一个人在历史上却寂寂无名,这是为什么呢?他在临死前告诉儿子,刘家九代之后必出奇才,这灵验了吗?让我们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刘伯温其人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出生于浙江青田。如果了解一点浙江青田,你会发现那里现在已经改名为浙江文成。后文我们会说到,刘伯温死后的谥号正是文成。以当地名人的谥号改地名,单从这件事就足见刘伯温的历史地位了。

刘伯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小编认为可以用天生奇才、刚正不阿、赤诚为民三个词来形容他。

刘伯温从年少开始就展露出了惊人的聪明才智,绝对当得起“天才”这一评价。大家在初中都学过《伤仲永》,仲永少年才气天赋异禀。现在我要说刘伯温少年时禀赋不亚于仲永,并且长大后际遇完全不同。你或许会不信,那我们接下来看。

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中,《刘基传》对刘伯温年少时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基幼颖异”,基就是刘伯温,颖是说聪明。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刘伯温小时候聪明得异于常人。这可以说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当然,不同的人对聪明的定义可能不一样,刘伯温的聪明最先展现在他的背书领域。据传,他曾在元朝的首都大都的书店翻阅书籍,过目不忘,只看一遍就记住。店主觉得十分惊奇,坚持把书送给他以作纪念。

刘伯温说什么呢?他笑着回答道,这本书已经在我心中了,我还要你的书做什么?这样聪明、能干、自信的人,当然能够成功了。

我们都知道,古人科举明经进士,这里的“明经”就是要饱读经书,明晰经学的要义。

要参加科举考试,就要读四书阅五经,背下来更是最基础的一点,这一点与我们现在的高考以及公务员考试有很大不同。在十四岁时,刘伯温就进入学校学习儒家经典之一《春秋》。

《春秋》的春秋笔法大概没有人不知道,其微言大义哪里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能读明白的?是以当时刘伯温的同学都是死记硬背,每天诵读却其实不能明白文本背后的深意。

刘伯温与同学不同,在背书上展现了很大的天赋。他只把《春秋》读了两遍,就可以将其完全背诵下来。这样的天赋教书先生当然不相信,第一反应是刘伯温肯定事先背过。如果是小编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也会这样想。

先生看见刘伯温能背下《春秋》,便抽查他其他经文。发现刘伯温并不是事先背过,而是可能确实是天纵奇才,这让先生产生了惜才、爱才之心。接下来的事更是让教授刘伯温的先生大吃一惊——

刘伯温的天赋不只是在背书上。他和同学很大的不同在于,他不仅能背书,还明晰其中的意义。他能依据文本阐幽发微,抒发自己独特的、深刻的见解。而这一年的刘伯温才十四岁,说是少年天才一点也不为过。

展现出这样惊人天赋的刘伯温在科举考试中也不遑多让,12岁时参加院试,考中秀才。22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23岁时参加会试,考中进士。或许很多人对此没有概念,我们不妨用数据来说话。

不说其他,单单一个进士。偌大元朝自1315年开科,一直到1366年,会试举办了十六次,只录取了进士1139人。元朝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0岁往上,刘伯温只在23岁就高中进士,确实是聪明非常。

这样聪明的刘伯温在考中科举、步入仕途之后表现如何呢?他刚正不阿、赤诚为民。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出自戏剧《唐知县审诰命》),我国以民为本的思想由来已久。

早在春秋时,孔子建立儒家学派就已经提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民为邦本”的思想,后来孟子、荀子也相继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以民为本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刘伯温更是深谙此道。

在为官时,他时刻谨记为国为民。在初入仕途时,他是高安县的县丞。在任期间,他为民做主,体恤民情,不畏豪强,扫黑除恶,政绩卓然。在他的治理下,高安县的百姓安居乐业,他也备受爱戴。

此外,刘伯温还能处于逆境而不懈怠。他在任时刚好出于元末的连年战乱,因此刚考上进士就遇到战事,赋闲在家,几年后才上任。而后又刚正不阿,得罪许多当朝权贵。当时官场黑暗,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于是刘伯温多次被排挤罢官。

即便仕途坎坷、命途多舛,他仍不放弃,把握每一次的机会不断磨砺、锻炼自己,这才有了后世所知的明朝的开国元勋。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刘伯温其遇

前文我们所说的都是刘伯温在元朝覆灭前的作为,在上书谏刺史并被一些朝廷大臣排挤、孤立后,刘伯温主动请辞,隐居乡野。

而后他又应召为官,再次见识了元朝官僚系统的腐败、朝廷的昏聩无能,至此对元朝彻底失望。这次的经历也为他后来接受明太祖朱元璋的邀请,出山辅助他灭元建明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在最后一次请辞后,刘伯温便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仕途停滞。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公元1360年,与诸葛亮相似,在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找到了刘伯温,请他出山襄助,刘伯温拒绝了他的邀请。

随后总制孙炎两次写信邀请刘伯温,前后三次刘伯温才应允出山,这才有了“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的一段佳话。

在出山后,刘伯温就“陈时务十八策”,也就是陈述了针对当时局势的十八条建议。对于这十八条建议的反馈,《明史》记载“太祖大喜”,从朱元璋的反应我们就能看出来这十八条建议应当是一针见血、很有见地的了。

同样是三次邀请,同样谈论天下局势,这与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何其相似。不同的是诸葛亮没能光复汉室实现理想,郁郁而终。刘伯温却辅佐朱元璋一统江山,成功灭元建明,被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陈友谅发迹后,气焰嚣张,在陷太平后谋东下。这时朱元璋已经非常依仗刘伯温了,不顾其他大将或投降或逃跑的言论,私下问刘伯温的见解。刘伯温一眼看出陈友谅只是纸老虎,目空一切终究走不长远。

于是他向太祖陈计,建议利用陈友谅的骄傲自满诱敌深入、请君入瓮。太祖深以为然,最后大破陈汉,为明朝的建立奠定基础。随后,刘伯温又参与了灭元建明的谋划,俨然明朝的开国元勋。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自古就有“功高震主”的说法,刘伯温也不例外。在建国后,他在民间有更大的威望,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恰逢当时官场倾轧,刘伯温被迫卷入政党纷争。

一日刘伯温生病,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往诊脉开方。谁料在喝完御医的药后,刘伯温的病非但没有好,反而越发严重。刘伯温自知其中关窍,主动请辞,提出想要回到故乡。

从年少成名、被乡亲称为“神童”,一直到最后被迫害请病还乡,刘伯温的一生起起落落。他有得意时,也有失意时,无论是被封爵拜相,还是被排挤在家,他都始终坚守本心。

欧阳修在《岳阳楼记》里形容“古仁人”时说到一种思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境遇而或喜或悲。刘伯温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淡静从容、迂徐自在,坚定自己的想法。

今天的时代,物欲横流、信息爆炸,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各种各样的消息中,需要的正是刘伯温的这份从容淡定。能够在日日夜夜的轮转中坚守本心,矢志不渝,做到问心无愧,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你就已经成功了。

刘伯温其言

刘伯温到家后便担心汤药再出问题,拒绝服用汤药,每日只吃饭。后疾病日笃,到了不能下床的地步。他自知时日无多,对儿子留下了“刘家9代后必出天才”的遗言,最终逝世,享年65岁。

刘伯温辞官回家后,胡惟庸便愈发气焰嚣张、骄横跋扈,居然试图谋反,最终酿成了胡惟庸案,胡党被清剿。这时朱元璋也才明白刘伯温是被陷害的,只是再召刘伯温的后代入朝却未果。刘家也自此归隐山林,沉寂百年。

刘伯温的聪明才智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军事才能中,事实上,在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神乎其神的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应该是他的预言能力。他临死前的这个预言一语成谶,最后也兑现了。

这件事被记载在《明史》中:“基宜侑享太庙,其九世孙瑜宜嗣伯爵,与世袭。”也就是说,他的第九代孙子刘瑜应当世袭爵位。其实在刘伯温去世后,刘家便一蹶不振,再无往日荣耀。刘瑜再度被封爵,也是昔日荣光的再见。

刘家的第9代是刘瑜,他最后被封爵,兑现了刘伯温百年前的遗言。刘瑜出生年份已经不详,有说法称他出生于1478年,于1500年被任命为处州卫指挥使。只是说法未经考证,只作参考。

卫指挥使是卫指挥司的长官,品级为正三品,不可谓不是大官。在被任命后,皇帝听闻刘瑜祖上是刘伯温,大为震惊,重新授予刘瑜爵位。刘瑜的成功固然有刘伯温的加持,不论如何,能够以22岁的年纪担任正三品官员,已经是很厉害了。

刘伯温的冤屈在百年后嘉靖年间终于得到洗刷,还因其作为得到设立宗庙、庇佑子孙的回报。所谓善因善果,他一生为国为民,虽然被迫害致死,百年后也还是被翻案,沉冤得雪。可见只要一心向善,终究会有所回报。

总结

看完了一代忠臣刘伯温的一生以及他死后的预言,你是不是也觉得非常神奇呢?其实回归历史,这一切都可能存在夸大的成分。朱元璋称帝的过程中,利用了很多手段在民间为自己造势。

这些方法有如他将写着自己会称帝的丝帛塞入鱼肚,利用刘伯温造神也是一种在民间造势俘获民心的方法,营造出他称帝是众望所归的假象。换言之,一切都是服从于称帝这个目的,有其政治需要。

一旦造神成功,民间自然会将很多事牵强附会,刘伯温的预言也是如此。细细考究,这里的“第9代”其实语焉不详,甚至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刘伯温说的。即便是出自刘伯温之口,可能当时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子孙振作,不要太过颓丧。

语焉不详也是很多预言的特征,便于牵强附会。这样一想,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些事迹没那么神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蜀汉   明朝   刚正不阿   元朝   科举   仕途   进士   奇才   成真   天赋   聪明   儿子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