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才倾天下,长相俊美的诸葛亮,为何会娶一个丑妻?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

他不仅在卧龙岗的茅庐之中,就为当时已经走投无路的刘备定了三分天下的大策,而且在跟随刘备之后,更是凭借着个人高超的智慧,借荆州、联东吴、抗曹操,西进蜀地,形成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局面。

鲁迅先生曾评价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就是说诸葛亮的智谋,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而近乎妖孽了。

其实,诸葛亮不仅有才,长相也非常俊美。

论出身,还是琅琊世家的豪门子弟。

可如此优秀的诸葛亮,本应该有如花美眷相配,令人没想到的是,他舍弃了许多上门提亲的士家美貌女子,偏偏找了个丑女为妻。

家道衰落的豪门世家子弟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与弟弟诸葛均一起,在襄阳城外的隆中隐居。

说得好听点是隐居,说得凄惨一些,其实是兄弟二人流落在此地。

诸葛亮所也身的琅琊世家,虽是曾经的豪门贵族,但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却无法自保,因为避乱,家族中人只能分开,各自生活。

当时的豪门,所面对的危险,甚至比普通的老百姓还要大。

战乱之中,诸侯并起,再加上盗匪横行,这些拥有军事力量的存在,他们最缺的是什么?

当然是钱。

有了钱就可以招兵买马,扩展地盘。

普通老百姓身无分文,肯定不是他们的目标;而豪门大族则不同,谁都知道这种人家钱粮丰盛,自然就会引起兵匪的共同关注。

琅琊世家的人知道,如果他们守在家中,早晚都会人财尽失。

可是,这乱世之中,如果整个大家族一起迁移,太过引人关注,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开。

于是,大家把金银细软分分,便各自逃难去了。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了襄阳,主要是因为当时这儿属于刘表的地盘,而刘表既是汉朝之臣,又有着自己强大的势力,这也让襄阳成为较为安全的地方。

来到襄阳的诸葛亮,并没有住在襄阳城。

谁都知道,中国古代打起仗来,不是围城就是攻城,城市反倒成了最危险的地方。

选来选去,他便找到了隆中这个所在。

此处环境极好,山水相依,树林茂密,附近又有村落遥相呼应,既清静又安全。

以诸葛亮与诸葛均兄弟二人当时的情况,他们既要不招眼,又要安全,这源于他们随身应该带了不少的钱财。

独居在山林之中,可以财不露富;而依托村庄,则又避免盗贼侵扰。

而且,隐居之后的诸葛亮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隐藏了下来。

他从未对外宣称是琅琊诸葛后人,而是称自己是一介布衣,也就是对外强调自己是一个种田为生的农民。

兄弟二人在山林中建了处房子,为了保持低调,虽然有独立的院落,其中的房间应该也不少,但还是建成了茅草屋的形式。

至于两人有没有可耕种的土地,需要打个问号。

按诸葛亮的说法,是“躬耕陇亩”,估计这只是他自己掩饰身份的说法,无论从史料或演义中,都没有看出诸葛亮像是亲自下地干活的。

不管怎样,诸葛亮便在这个名叫隆中的地方,安心地住了下来。


流落异乡急于打造关系网

初来乍到的诸葛亮,在襄阳一带并没有熟人,他是一个流落到此处的外地人。

若是只想安安心心地过个小日子,诸葛亮完全可以宅在他的小院中,每天闲散地生活。

可出身于世家大族的诸葛亮,虽然对外宣称在此隐居,可内心中并没有真正隐居的想法。

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什么野心,能在刘表手下混个一官半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那时要想当官,只有被人举荐一途。

诸葛亮作为一个外乡人,谁又会为他举荐呢?

想来想去,他需要找关系。

此时的诸葛亮并没有什么名气,他的才华也没有显露出来。

即便他想显露,因为没有人际圈子,也无人可以显露。

可是,他身居穷乡僻壤之地,又不认识人,想结识当地的士族名人,根本没有任何的门路。

正在苦闷之际,却听到乡邻的村民闲聊着了件事,让他精明的头脑顿时有了主意。

同样住在这附近乡村的一家姓黄的人家,家主叫黄承彦,据说还是当地有名的一位名士。

这点倒还没有什么,令诸葛亮眼睛一亮的是,这位黄承彦竟然跟荆州刺史刘表是连襟。

村民话题的关键还并不是这个。

他们最感兴趣的却是黄承彦的一个女儿叫黄月英。

据村民所说,此女皮肤黝黑、头发发黄,因为相貌丑陋,年龄越来越大,却一直待字闺中,无人愿娶。

诸葛亮曾经听说过这附近住着一位真正的隐士,那就是黄承彦,他一生无心做官,唯一喜好便是诗书文章,在襄阳一带不仅名气很大,而且交友广泛。

若是能从此人身上突破,在襄阳建立自己的关系圈子,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以前,他也曾想过亲自前往拜会,但考虑到自己一个外来人,这种名士又极为孤傲,若贸然前往,就算对方以礼相待,也顶多客套一番,最后仍然是井水归井水、河水归河水。

可眼前却有个突破口,那就是黄承彦的女儿。

如果真的像村民所说,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因长相原因一直嫁不出去,那么,若找人帮自己去提亲,必有十成把握。

这样一来,把黄承彦变成自己的岳父,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他的资源与关系。

一是,利用他名士的身份与名气,帮自己拓展在襄阳的社交圈子,在当时那个年代,有关系才有出路。

二是,自己如果娶了黄月英,也就成了荆州刺史刘表的内侄女婿,也就相当于攀附上了这一带权势最大的刘表。


主动提亲要娶丑女黄月英

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诸葛亮理清思路,做好决定之后,便寻了当地一个口才极好的媒婆,自我包装了一番之后,便递了一锭银子,让她务必帮自己说成这门亲事。

媒婆事情未成,便受此大礼,心中大喜,当即承诺了下来。

黄承彦为了这个女儿不知道愁了多少年,也苦无对策。

黄月英虽然相貌不佳,却不愿将就,她曾对父亲说过,若要嫁人,必嫁合适之人;否则,宁愿孤独终老。

她所说的合适之人,也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

首先,她要能看上眼;其次,要是饱学之士,诗书文章方面能力不能太弱。

这一日,黄承彦正闲在家中,为女儿的终身大事发愁之际,媒婆上门了。

黄承彦听说媒婆是应男方要求主动上门提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等他从媒婆口中听说提亲的诸葛亮,是琅琊诸葛世家的一位公子时,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且据媒婆所说,诸葛亮不仅家世出身不错,而且学相貌堂堂、饱读诗书。

这不正是女儿黄月英理想中的人选吗?

但是,黄承彦并非头脑简单之人,他搞不清楚,如此优秀的男子为何会看上自己丑名远扬的女儿。

对于这个问题,诸葛亮早已跟媒婆交代了如何应对。

他之所以会选择提亲丑女黄月英,是因为他家道中落,姿色不错的世家女子也看不上他;此外,他在此地人生地不熟,希望尽快安家,以图有个照应。

总之,黄承彦从媒婆口中听出了诸葛亮的现实,但是也听出了坦诚。

如果诸葛亮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是被黄月英的才识学问所吸引,才主动提亲的,黄承彦还不一定会答应。

因为,这种话吸起来太过虚伪。

他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伪君子。

虽然此时,黄承彦并没见过诸葛亮,但仅从媒婆的口中得到的信息,让他对诸葛亮有了些许的好感。

当场他既未回绝,也没答应,只是委托媒婆带话,让诸葛亮亲自来黄家一趟。

诸葛亮按约定的时间,携了礼物登门拜访。

黄承彦发现,果然如媒婆所说,这位年轻人的确长相俊朗、神采飞扬。及至落座之后畅聊了一会,更让他对诸葛亮刮目相看。

东汉时期的女子并不像后世那般保守,黄承彦自己接受了诸葛亮之后,便让下人叫了黄月英过来。

两人一见面,诸葛亮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受了点惊吓,好在他快速地调整心态,与黄月英互相礼毕,便做一番简短的交流。

黄月英临离开的时候,冲父亲黄承彦微笑着点了点头,当父亲的自然明白女儿的意思,看来黄月英一关诸葛亮是过了。

就这样,有才有貌的诸葛亮,很快便迎娶了当地出了名的丑女英月英,也留下了关于他丑妻的传说。


结语

诸葛亮之所以迎娶一个丑女,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促成的。

他虽出身名门,但已落魄他乡,从家世上来说,他娶黄月英算是高攀的一门亲事。

而身在异乡的诸葛亮,也需要一个当地的显赫之家,作为他的依靠,而黄家显然是最为合适的。

当然,以诸葛亮的才智,他还有更多的用意。

不管怎样,诸葛亮娶了丑妻之后,也算是捡了宝。

黄月英对他在襄阳一带的扬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也正是在她的推动下,诸葛亮才出山辅助刘备,从而三分天下,成为蜀国丞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襄阳   荆州   媒婆   名士   俊美   丑女   诸葛   豪门   世家   长相   所说   女儿   历史   天下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