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写给英国国王976字的信,今存于大英博物馆,为何愚昧至极?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文由小狐狸的佛铃花海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搬运,如果发现必追究。原创不易,谢谢理解。

1972年,一艘名为“狮子舰“的皇家战舰浩浩荡荡进入中国,这支舰队正是来自著名的日不落帝国。领头人是一个叫马嘎尔尼的外交家,他们借着给乾隆祝寿的名义前往中国送贺礼,不过祝寿只是一个借口,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争取到与大清通商的机会。

然而,英国使团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印象中繁荣开放的大清竟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而且,乾隆还亲手写了一封976字信给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直接让西方看到了大清的愚昧,也让中国彻底实现了闭关锁国,从此走上了急转直下的道路。这封信至今还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这次事件也是改变西方对中国固有印象的开端。

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乾隆到底在信中说了什么?为何能影响后世几百年的时间?

当时的英国刚刚经历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成为了很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乾隆皇帝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不过当时的清朝也确实不差,各方面均能自给自足,还有不少周边的小国还能按时朝贡。因而在欧洲兴起了一阵“中国热”,当时欧洲的贵族们纷纷以使用中国的丝绸、瓷器为荣。

很多人都向往这个神秘的地方,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表示郑重,在出发前还特意向两广总督提交了预约函。为表示重视英国在挑选使团人选上也颇费功夫。整个使团一共700多号人,不但集各领域精英,而且还带上了很多先进科技和武器。不但有装备110门火炮的英国大型战舰”君主号”的模型,还有望远镜、地球仪、蒸汽机。甚至有迫击炮、手枪、手榴弹等先进武器,可见英国的军事实力的雄厚。

马嘎尔尼使团沿着大西洋一路出发,穿过印度洋,到达澳门。然后又从澳门经过浙江、安徽、山东等地到达北京。乾隆听说英国使团不远万里前来祝寿的消息非常高兴,他认为是自己的威名名震四海,也想来当大清的藩属国。

因此,乾隆还特意下旨让人好好照顾英国使团。抵达北京后,马嘎尔尼在向清政府觐见的过程中却充满波折,这也开始让马嘎而尼对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改观。在见乾隆在前马嘎尔尼被告知觐见时要行双膝下跪的“三拜九叩”之礼。马嘎尔尼非常不愿意。在他看来,他效忠的是英国君主,作为使臣他代表的是英国。即使乾隆是皇帝,两个国家之间也是平等的关系,乾隆对他理应尊重。

这样一来二去矛盾就出现了,谈判很快就陷入僵局。有官员就向乾隆报告:“这帮外国人,就是不讲道理,他们真是不讲道理,就是不同意跪拜”。这个消息传到乾隆的耳朵里,一下子惹恼了他“此等无知外夷,不值加以优礼。”

马嘎尔尼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经过商定,双方各退一步。马嘎尔尼答应用单膝下跪,等到正式祝寿宴会上再行三跪九叩。

因此乾隆才勉强答应跟马嘎尔尼见面,但在乾隆的心中英国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

在刚进入紫荆城时马嘎尔尼非常惊叹它的雄伟壮观。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置身其间,目之所及皆是金碧辉煌,可见中国帝王生活之奢侈,远非欧洲人可比拟。”宴会结束后,马嘎尔尼始终没有忘记此次前来的使命。他正式向乾隆皇帝说出来此的目的。他希望中国能开放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商人在此经商。能够在广州单独划分出一块区域,开设使馆。允许英国商人自由出入或者驻扎。现在看来,如果乾隆能答应,那么对两国无疑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乾隆本来就瞧不上这些英国使臣嘚瑟的态度于是便说“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意思就是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祖制,不能同意马嘎尔尼的请求。

马嘎尔尼使团随行画师绘制清代人物像

马嘎尔尼哪里肯放弃,他是带着使命来的,就算不为国家,为了自己也要拼一把。之后几天里,马嘎尔尼多次求见乾隆皇帝进行谈判,乾隆最终不耐烦了。直接下达了逐客令,让他们立即离开。

在走之前,他还让使团带了一封给英国国王的回信。这就是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敕英咭利国王谕》,全文一共976字,信中的命令口吻无不展现出乾隆皇帝的骄傲自满,也彻底让西方人看清了大清的愚昧,从此中国也彻底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信中写道大意是:“我已经体会到了你们的恭顺,但是对于你们所说的开放通商口岸与天朝体制不合。你们所带来的东西,天朝应有尽有,皆可自给自足。但若是你们喜欢我们的丝绸、瓷器。我们也可以每年赏赐一些,只要你们一心归顺大清即可。

其实早在英国使者团来之前,就有一些西洋的先进武器进入大清,有的成了无用摆设,有的甚至只能堆在库房长满蜘蛛网都无人问津。只不过当时步入暮年的乾隆皇帝早已失去了年少时励精图治的激情斗志,还在下江南中游山玩水。他始终没有意识到在我们不远处的英国正在突飞猛进的崛起,却一直以为此次的祝寿行为就是来巴结大清的。

马嘎尔尼一行人只好落寞的返回英国,在回去的路上他们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原本在西方人的认知中,中国是一个开放强盛的国家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的中国遍地都是黄金、百姓安居乐业,一个彬彬有礼的和睦大家庭。但从眼前的景象来看这个国家已经开始日渐西斜走下坡路了。

他们看到的是除了皇帝居住在富丽堂皇的紫禁城,而百姓还住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破茅屋里。而大清的军队也是战备松懈,穿着长袍大褂丝毫不灵活,武器也很落后。

敏锐的西方人也开始改变了对大清的看法,加上当时大清皇帝的愚昧和狂妄自大,必定走向衰亡。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用洋枪大炮撞开了中国的国门,允许英国在中国增设通商口岸,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开始走进了挨打的近代,如今,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依然存于大英博物馆,这封尽显愚昧的信见证了乾隆的愚昧行为将大清推向灭亡,致使中国惨遭百年屈辱。

如今,一条东方巨龙正在奋勇腾飞。综合国力的提升,科技的创新和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水平始终在提醒我们,以史为鉴,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大英   乾隆   英国   愚昧   国王   乔治   使团   天朝   口岸   中国   博物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