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宋关系有什么特点?探究晋宋邦交的特别之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权势的衰微,大国争霸成为时代主题,小诸侯国则不断变换国策来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

宋国、郑国都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焦点国,郑国对外实行摇摆不定的“秋千”外交,宋国则对晋国十分忠诚,晋宋较为稳固的邦交关系在纷繁复杂的春秋社会中显得尤为突出。

宋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春秋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晋国也因此亲近、拉拢宋国。

由于郑国、楚国的威胁,宋国不得不寻求大国庇护,在晋楚争霸为主的春秋时代,两国各取所需,交往密切。

一、晋宋邦交概况

第一,晋国。自平王东迁,春秋社会呈现出“天子衰微,诸侯争霸”的特点,为了在大国争霸中为自身求得生存之地,小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选择大国作为依靠。

叔虞封唐时,晋国还只是方圆百里的小国,到了晋献公时期,晋国实力有了大幅度增强,为晋文公称霸打下良好的基础。

晋文公之后,晋国政权逐渐下移,掌握国家军政大权的公卿只顾自己的利益,使晋国在与楚国的争霸中处于劣势。

晋悼公时期,针对晋国内部存在的弊政,悼公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晋国霸业有复兴之势。

春秋后期向戌弭兵后,各大诸侯国都想为本国争取修生养息的环境,晋国也不例外。因此,晋国开始走下坡路。

向东与齐国的外交。齐桓公称霸中原的时候晋国还只是小国,基本是从属齐国。

到齐桓公霸业衰落,晋国的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在诸侯国中名望渐显,各国开始臣服晋国,齐国也不例外。

温地会盟、践土之盟都能说明齐国对晋国的追随。到晋灵公、晋景公时期,晋国政权下移,霸业衰落,齐国的态度变得忽起忽落。

但齐国作为四大诸侯国之一,纵然对外政策摇摆不定,也一直是晋国拉拢的对象。

向西与秦国的外交。秦国在秦穆公之前一直默默无闻,是为二流诸侯国。由于地处偏僻,这一时期的秦国较少与中原诸国往来,其主要目标是与戎狄作战。

秦穆公时期秦国经历了一番整改,国势越来越强盛并逐渐染指中原。

晋骊姬之乱后,重耳流亡经过秦国受到礼遇,秦国厚待重耳最重要的目的实际是插手中原,没想到晋文公重耳后来称霸中原。

烛之武退秦师以后,秦国开始反思,秦晋关系也出现嫌隙。崤之战失败,秦国改变对外策略转战西戎。

秦国在与西戎的战争中取得多次胜利,成为西方一霸,这一时期很少插手中原事务,偶尔会参加盟会。崤之战实际上将秦国推向楚国的一方。

向南与楚国的外交。晋楚争霸是春秋舞台上的主旋律,楚国是晋国最大的威胁。两国不断发生战争,你来我往,此消彼长。

直到春秋末期两国内部矛盾逐渐突出,都无心争霸,夹在大国战争之间的小国也渴望修生养息,第二次弭兵成为晋楚争霸结束的标志。

在晋国周围,除了环绕着齐、楚、秦这三个大国以外,还有许多小国夹杂其中,如陈、宋、郑、许、曹、卫等。

这些小国基本是根据外部局势改变外交政策,郑国、宋国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常称为晋楚的争夺对象。相对郑国,宋国的外交政策更为专一,对晋国可谓矢志不渝。

第二,宋国。宋国在齐桓公称霸之际曾追随齐国,后桓公霸业衰落,宋国也想一争中原,不料被楚国截断。

宋国处于中原地区,虽然是小国,但国土面积较大,是晋国南下和楚国北上的必经之地。

在晋国和楚国的实力相当时,郑国和宋国的归附就显得十分重要,郑国又摇摆不定,因此宋国成为争霸中的焦点。

追随齐国期间,宋国对鲁国的态度一直不友好,直到在泓之战中失败才开始修复与鲁国的关系。

西面与宋国交往最多的莫过于晋国和郑国,泓之战中失败的宋国一直在寻找可以依附的大国,此时能与楚国对抗的只有晋国,因此晋国自然而然成了宋国依附的对象。

选择依附晋国以后,宋国追随晋国参加了很多盟会、对外战争,晋国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宋国庇护国,为保护宋国参加了不少战争。

城濮之战就是晋国为了帮助宋国发动的战争,宋国追随晋国参加了践土之盟、翟泉之盟、陲陇之盟、新城之盟等等。

除了被迫参加过楚国主持的蜀地会盟以外,宋国基本依附晋国,两国关系非常友好。

郑国是晋国宿敌,楚国更是宋国劲敌。宋国与晋国交好也有对郑国的考虑,希望借助晋国的力量牵制郑国。

宋国在齐桓公霸业衰落后曾试图与楚国争霸,最终以失败告终,从此宋国一心向晋,坚决抗楚,宋楚关系基本处于对峙状态。

二、晋宋邦交的特点

晋国与宋国的邦交贯穿与春秋时期,两国能保持长久的友好关系,其邦交相比其他国家有其特点所在。

宋国追随晋国参加的战争基本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争霸而战,二是为争霸做准备。除此之外,晋国营救郑国参加的战争也不在少数,主要正对楚国、郑国对宋的进攻。

从晋宋一同作战和会盟中可以看出其交往过程表现出三种特点:稳定性、持久性、主动性。

第一,稳定性。稳定性是相对摇摆政策而言,晋国的宋国的关系稳固,中间没有分分合合。

反观晋国和郑国的关系则具有摇摆不定的特点,郑国时而亲近晋国,时而亲近楚国。

城濮之战后,宋国真正开始追随晋国,直到春秋末期向戌弭兵结束以后,宋国对晋国可以说忠心耿耿,完全没有二心。

在晋楚争霸战中,晋国即使处于劣势,宋国也没有背弃,不会因为晋国失势就和郑国一样转而追随楚国。

宋国与郑国相比,礼仪制度较为浓厚,不会像郑国一样随时改换立场,也因此受到很多不必要的攻击。

同时晋国对宋国也颇为信任,因此两国的邦交关系相比其他国家具有稳定的特点。

第二,持久性。持久性指的是晋国的宋国邦交关系的维持时间较长,自城濮之战后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不论晋国兴衰。

春秋末期,宋国主持向戌弭兵后外交政策有所改变,但主要是修复与楚国的外交关系,对晋国的态度没有明显改变。

第三,主动性。晋国和宋国之间的邦交常是积极主动的,不像别国之间存在武力外交。

就宋国而言,其邦交较为单一,自从晋宋邦交关系建立,宋国极力追随晋国,面对楚国的拉拢也毫不动摇。

对于晋国来说,一方面考虑到宋国处于战略要地,得到宋国能很大程度上推进晋国霸业的进程;

另一方面保护宋国也能树立本国的威望,获得其他诸侯小国的信任。

三、晋宋邦交的影响

对晋国来说,晋宋邦交对其称霸策略的推进有着积极影响。

晋国初期结交宋国实际上是给自身对抗楚国找了一块“挡箭牌”,由于宋国问题,晋国和楚国在交战中霸主之位多次易主。

作为晋国最忠实的盟友,宋国在晋楚争霸战中坚定地站在晋国的阵营里,给楚国造成不安。

晋宋邦交关系的维持对晋国稳定自身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宋国也在晋宋邦交中受益匪浅。自从泓之战失败,宋国的势力无法避免地下滑,如果此时找不到“保护伞”,宋国将处于不利地位。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有能力庇护宋国的只有晋国和楚国,楚国和宋国已是敌对,拉进晋国对宋国来说跟我给容易,也能与楚国抗衡。

首先,宋国得到了晋国的庇护,晋国还帮助宋国报仇。

在春秋的国际社会中,晋国是与楚国并列的超级大国,想在两国的争霸战中生存,小国必须有所依附。原本追随齐国的晋国在齐桓公霸业衰落以后选择跟随晋国,以期得到保护。

面对楚国、郑国的连年攻击,宋国对多次向晋国求助,同时也会追随晋国攻打郑、楚,多次随晋国出征一方面尽了小国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是在消解心头之恨。

其次,宋国得到赠地。宋国不仅得到晋国武力上的支持,还得到晋国回馈的土地。

公元前563年,晋国联合众诸侯国攻打彭城营救宋国,帮助宋国平定内乱,又将获得土地赠予宋国大夫。

晋国的这些举动都让宋国感激万分,也成为宋矢志不渝追随晋国的重要因素。

结语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或为称霸,或为生存,都在不断变换着外交政策,尤以郑国的“秋千”外交最为典型。

宋国则与众不同,自城濮之战后便对晋国忠心耿耿,不因晋的盛衰改变态度,这样从一而终的外交政策在春秋社会实不多见。

通过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晋国更好地维持了自身地位的稳固,宋国也得到了很好的庇护,两国都从中受益无穷,可称为春秋外交的典范。

参考文献:《春秋》《左传》《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邦交   晋国   秦国   楚国   关系   中原   齐国   霸业   小国   春秋   春秋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