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没好报?扶了老人反被讹怎么办?就该被讹?




不是好人没好报,是你觉得他在做好事,而他是不是在做好事,只有他自己清楚。

同样,你是不是在做好事,你自己清楚。

就像我们有时会为了利益去婀娜奉承,有意地去做一些看起来像好人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的出发点,是“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心学》

既是恶,那么“好人”就无从谈起,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的事情,无“善”可言,无“好”可言。

古圣先贤很早就告诉我们要致良知,要格物,这致良知,致的是什么知,格物,格的是什么物?

有的人会说了:照你这么说,那不是都没有好人了,都是坏人了,那比尔盖茨,明星们捐款做慈善那都不是好人吗?

这个我们要从起心动念来分析,不能单从表面,而且表面看出来的,也只能是我们自己对这个事物的看法,我们猜来猜去,捐款的人也不是我们自己,捐款做慈善的功德,跟我们半毛钱关系没有,所以我们要从内求,叫为道日损。



-全文较长,接下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为什么好人没好报,那表面是善人,背地里是恶人,又会有什么报?怎么知道是善人还是恶人?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会主要从因果律和心学佛学的角度来解释给大家,因为表面解释都是猜测,我们要从底层逻辑上解释。


一、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首先我们假设这个人正在做的事情是好事,然后他的初心也是好的,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扶倒地老人起身,这个事情是好的,这个初心也是好的,但是我们做了之后,为什么有些人会反过来讹诈我们呢?

首先这个人现在做的事情还有起心动念,绝对是好的,他肯定是好人,做的也是好事,至于有些还会提前拍个照拍个视频,也没问题,因为为的就是确保自己做的这个事情是好的,是不被欺诈的,这个没问题,然后就会可能得到两个结果,一个是好的,一个是不好的。

好的,那就皆大欢喜,你确实帮助了人,他也感谢你,你布施了一个帮助人的行为,种下了善因,将来会得善果,现在看似得的也是善果。但实际不是,现在得的是过去种下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是现在行动的,但是我们行动的结果是过去种下的种子成熟结果的,跟我们现在种的种子是没有关系的。

然后我们一边拍照一边去布施,是有所求布施,是交换,而且是有条件的交换,因为你怕被讹嘛,拿着手机拍照录像必须要证明他确实是个好人你才扶,就是你的善意是有条件的,你的条件是必须他是个好人,他不讹你,你才帮他,好,那么这个善果成熟结果就也是有条件的了,因果律里所有事物都是由因缘组成的,自身为因,外部条件为缘,这件事的种子种下就带有了条件,那么结果的时候就一定有条件才能成熟,就你必须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让这果子成熟。

那么如果是不好的呢?

很多人发现自己扶起来了,好,开始讹我们了,注意,这个果,是过去种下的,你做了努力,你浇花了,除草了,细心照料的,结果不好,你该做的都做了,就是这样了,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就不要去执着。就是佛家说的:佛只注重当下的因。

为什么? 为什么不要执着?难道我就该被骂,难道做好事就不该被表扬吗?

前面也说过了,这个果我们是无法确定的,只有你把过程做完了,果才会呈现,过程不做完,那你就看到有人需要扶,你想了想没扶,那就没有接触这个因果咯,就没有摘这个恶果咯,但是我没说你做好事的这个过程是错的,你做的没错,你做的就是善事,会有善果,是的,没错。

你做的,跟你现在得到的果,是两个进程,你现在种下的,是以后得的,是种子,刚种下的种子是要时间发芽成熟的,而现在得的,是过去种的,这个理解了吧,是两个进程的东西。

所以我们善事是要做的,但是我们不在果上执着,叫以无所得心作布施,那么这个善果就会无条件回向给我们。

其实这个很像山谷里大声呼喊,你叫一个字,回来的也是一个字,同样的,我们对果执着了,生气了,产生了贪嗔痴,那么就会回向给我们贪嗔痴的恶果,所以我们的生活有苦也有甜,是因为我们的种子有好有坏。

这个就说到这,暂且不摊开讲。以后有机会再说。


二、表面是好事,实际是坏事。

就我们为了私欲,为了谋权篡位的那些“好事”,看上去,我们很好,实际上,是算计,这个算计是从贪心起的,所以是“恶”,你虽然看起来做的是好事,但实际上,你想的是自己的欲望,那就不是善,就会种下恶的种子,以后得恶果,很多人这样而不自知,以为自己很聪明,但实际上算不过因果律。

所以这件事我们是以私欲起心,然后为了出名然后拍了短视频扶的,那就算扶起来了,扶起来的是一个好人,他会感谢你,还要给你送礼,你表面上好像是很好,但实际上,这个还是会造业,也是一个恶的种子,现在享受的是以前种下的种子。

然后你出名了,开始接广告,开始表里不一了,好了,你的情绪状态已经是向下了,是邪曲之心,就会开始吸引表里不一的人,开始吸引小人了,开始来恶缘了,如果还没来,说明你已经在消耗你的福报了,消耗完了就来恶缘了。


三、怎么知道自己是做善事还是恶事呢?跟我们自己有啥关系?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们在看见一件事物的时候,第一个出来的想法,就是我们的看法,但是事物本身是没有对错的。

看的所有事情,看到的每个人,内心都会有看法,这个就是我们的“念”,是我们的“意”动了。

就像六祖慧能刚出山的时候,遇到寺庙的和尚在路上在讨论……



禅宗五祖弘忍将衣钵传给了六祖慧能后,慧能一路南下到达广州的一外山森隐居,直到15年之后才出山,来到了广州法性寺。恰巧碰上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寺前高高地竖起了幡旗。由于印宗禅师的修为远近闻名,因此前来听他讲经的人很多,寺里顿时显得热闹非凡,善男信女席地而坐。正当所有人都在坐禅静思时,忽然吹来了一阵风,把挂在门口幡旗吹得飘舞起来。这一幕被两个和尚看到了,其中一个说道:“是风吹动了旗帜,幡旗本身并没有动。”而另一个和尚却说:“你说的不对,现在根本就没有风,那幡旗是自己在动。”两个僧人为此争论不休,慧能禅师对他们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话一出,四座惊起,皆认为此人修为甚高,两位争论的僧人也立刻恍然大悟,而慧能大师也被印宗大师请上升坛说法。

两个和尚看到幡旗被风吹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但六祖慧能大师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在动,是心在动。

什么意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两个和尚看到这个事物起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心有了波动,不平静了,一个觉得是这个,一个觉得是那个,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了。

那什么是善恶呢?不是你觉得是善就是善,是恶就是恶,是要按天理的角度分析,分析这件事对大家好不好,对世界好不好,符合规律的,才叫善,反之则是恶。或者也可以说是用良知来进行判断,就像你要割杂草,因为它阻碍了你的蔬菜的生长,抢走了营养,你想把它除掉,是以你的私利为出发点的,而用良知来判断的话,是看看这个杂草真的会影响蔬菜生长吗,蔬菜最后真的会没那么好吃吗,没那么好吃重要吗?最后你觉得无所谓,就不除草了,都是生命,为了自己夺取别人生命的,都是恶。

还有就是孔子周游列国游说无为之治,同时希望恢复周礼制度,看起来好像很守旧,因为周礼就是等级制度,为什么会要让所有人该是什么阶级就什么阶级呢?难道不应该是按能力分吗?为什么不是人人有机会,而是让人人都做自己阶级该做的事情呢?

是因为当时各国打仗打的人都快没了,个个都想当第一,个个都想称王,再打下去国家都快没了,所以孔子是顺应天道,顺应良知,才去游说列国,想要恢复周礼,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社会平稳下来。但是孔子也没说彻底就无法改命了,该是啥就是啥了,没有,他开始推行无为之治,因为当时打仗是用的兵家思想,人都快打没了,只能安居乐业了,就开始推行无为之治。就是道德经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走内圣外王之道了。所以在当时那个年代,孔子是第一个办私学的,教内圣外王之道。后来孔子很多学生都去各国当官员了,所以他还是给想要跳脱阶级的人指了一条路。 这就是顺应天道呀。

所以我们知善知恶了,顺应天道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一直作恶不好吗?

都听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什么时候报呢?这个我们不知道。每个因果条件都不一样,靠因缘条件生的。

但是我知道一件事,就是善有乐受,恶有苦受。

我们活着就是一种感受,不用到我们身上的东西都不算真正的感受到了,同样的,善果会让我们很开心,恶果会让我们情绪低落,有苦受,所以单纯为了开心的事情更多,我们也是想着做善事更多,但是这点开心或者低落,能算啥呢?

算,这个能让我们改命,好人没好报是吧,我就让我遇到的人都是好人,都是好报,是不是就没有好人没好报这个情况出现啦?

想要挣很多钱,也很努力,却一直很穷?那就让我们努力的果每次都是好的,每次都可以搞到钱,不就好啦,就不会变穷啦,是不是就可以了?

赚很多钱,遇到的人都是好人,长寿圆满,家庭和睦,这一切的一切,唯心所造,唯识所变……

所以好人有没有好报?有,有好报,但肯定得是好人做好事,才有好报。而且这个做事的人,也必须以善念为出发点,以良知为出发点来做的,才能算好事,以私欲为出发点的,都是坏事,做恶业。所以千万不能只看表面,我们要分析最深层的原因,而且外在的东西,我们很难改变,很难去正确判断,因为信息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别人想给我们看的,而其他不想给我们看的,都隐藏了,所以很难还原事情的最初样子。而我们自己,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要格物致知,一步步往我们人生高处走,最后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但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傲慢之心,依旧谦卑,依旧慈悲,往圣人的方向走,肯定是对的,走内圣外王之道,肯定是没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慧能   周礼   无为之治   好人   孔子   良知   种子   好事   表面   老人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