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在孤独中治愈自我

我眼里的年轻人总是无比渴望个人空间,不喜欢三五不时的亲友拜访,排斥客套无聊的领导饭局,对于群体活动的需求不断下降。这一届年轻人主动捍卫自己的小天地,不愿意分享,也不欢迎他人任意窥探。

削弱现实的社交性,减少能够预料或者不可预料但迟早会有的麻烦。网络社交属性的增强为现实的封闭找到一个缺口,也为人的矛盾找到一个落点。

如果有一天你告诉我班里最听话的小孩,竟然是疯狂追星族中的一员,她可能会产生性幻想、会对人使用语言暴力,会有无尽的占有欲以及窥私欲。我不会惊讶,人是矛盾结合体,小猫咪在乖的同时也会露出獠牙利爪。

年轻人的灵魂本该是热烈的,不加拘束。间歇式抽离,是自我调整,比如突然间想一个人去周野看看,或者某一刻想脱离父母,出来独居。过惯了一成不变的日子,像白开水一样无趣。终于还是在百般纠结中,在人生的冰箱中储满各式可乐奶茶。

年轻人什么时候会感觉得到孤独呢,大约就是满得快溢出来的分享欲无处安放之时。看着精心布置得像超市货架的冰箱,秩序和丰富的颜色带来无法言喻的成就感,这份小小美好唯有自己消化。

年轻人的孤独呢,跳脱出落日海岸的背影,夜幕中的稍瞬即逝的烟火,杯壁的泡沫以及桌台上七零八落的餐盘,好像始终无法具象。难以捕捉,比情伤更难缠、更磨人。

网络专家建议年轻人不用胡思乱想,找个厂子上班或者报个证书考试。就像小时候建议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一样,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

空虚是孤独的一面,忙起来,挤占意识空间,纠结的便不再纠结,一切交还给时间。只在在忙里偷闲的间隙,恍惚,感觉自己好像位诗人。世界不仅仅是世界,可以拆解出流云,人群、风声、灯光、饭馆子的菜香……

别人笑年轻人自我意识过剩,敏感多疑,爱装文青。这些词语一个个安在年轻人身上,简直是莫大的诋毁。生活除去酒肉钱票子,应该还抱有那一丝丝人性。叫脑壳里还有些许沁润,不至太早变得麻木。

你问年轻人如何治愈孤独,孤独是敏感的双生兄弟,你继而又问年轻人如何变得不那么敏感。那就麻木自己。对抗人性,让自己在独处时不至于太难受。

可我们都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念头越反抗越强烈。那便享受孤独吧,上天赐予我们五感,是让我们好好体验这因缘际会中所遇到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钱票   孤独   年轻人   预料   冰箱   麻木   敏感   人性   矛盾   现实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