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元昆:花落笺香忆友人



寒冬腊月,户外千里冰封,室内温暖如春。我站在窗前,翻阅着好友张中坡三十年前给我写的几封信。此刻,一盆海棠正在窗台上悄然怒放,几片残红掉落在泛黄的信纸上。闻着幽幽的花香,我的心飞向遥远的海滨城市——青岛。

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在拨动我的心弦:“自济南一别,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思念。你我情同手足,你对我的友谊,使我终生难忘。”

我和张中坡,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认识的。三十多年前,我们一起考上了山东管理学院(当时叫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他来自黄海之滨的青岛,我来自鲁西平原的聊城,我们相逢在美丽的泉城济南。全班几十个人中,我们俩特别能聊得上来,下课以后,他就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宿舍。我们一起畅谈历史,憧憬未来。不管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我们都是形影不离。自从分别以后,彼此更加思念。

信中的每一个词,都浸透着花瓣的芬芳:“和你一样,我时常回忆起我们相处的岁月。那是一种多么浪漫的生活啊!我们一起在校园散步,同游华山,戏水黄河,共访济南名胜古迹,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的友谊,与华山同在,和黄河共存!”

最令人难忘的,是我俩到黄河岸边游玩的那次经历。那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俩来到华山附近黄河大桥北侧的岸边,在松软的沙滩上尽情地玩耍。就在这时,一群人来到黄河岸边,要横渡黄河。张中坡说:“我跟他们一块去。”我着急地劝道:“不行,这样很危险!”他笑笑说:“没关系,我水性好!”他说完,转身就投入到滚滚黄河激流中去。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只见他和那几个人还没有游到河道中间,就被湍急的河水冲出去很远很远,只见远处的激流中有几个小黑点在窜动,转眼间就全都消失不见了。我一下子傻了眼,孤零零地站在沙滩上,望着空荡荡的黄河河面,心情变得格外凝重。我真后悔刚才没有劝住他,担心他可能出现意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间,从黄河大桥上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猛地抬起头来,看见张中坡正快活地朝这边跑来,这时,我的那颗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

信中的每一句话,都传递着真诚的关怀:“回来后,我一直没有上班,也在坐‘冷板凳’。”“与你同运,我也把所学的专业荒废了。”“天生我才必有用,机遇是会光临我们的。让我们奋力竞争,争取赶上这一趟末班车。”

毕业后,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单位。当我回去上班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办公桌,已经被丢弃到杂乱的库房里,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我的一颗火热的心,瞬间变得冰凉。直到有一天,我的工作得到了重新安排,才得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一技之长,心情也慢慢地变得好起来。我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苦闷和快乐,都向远方的朋友倾诉,没想到他也遇到了同样的世态炎凉。

信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你我相隔千里,留下的只有回忆,想起来不免使人伤感。我们不知何时才能相聚,当然不可能是在济南,而应当是在青岛或者聊城。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盼望已久的这一天,终于等到了。在大学毕业三十周年之际,热心同学发出了在济南聚会的邀请。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格外兴奋,觉得很快就能和好友张中坡见面了。那年初夏的一天,我又回到了美丽的泉城——济南,在苍松翠柏掩映的鲍山脚下,与分别三十年的同学们又见面了。大家在欢声笑语之中,共叙分别后的思念之情。然而,在众多的同学中,却看不到张中坡的身影。我急切地打听,才知道他因家中事务繁忙,不能参加这次同学聚会。为此,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我把那些发黄的信件重新收藏好,也把那份深深的眷念珍藏在心底。花开花落,似水流年。我殷切地期盼,待到来年海棠花开的时候,能够与好友张中坡再相见。

【作者简介】阴元昆,山东聊城人,市直单位退休干部,本科学历,副编审职称,著有《马本斋与回民支队在冀鲁豫》,主编《聊城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资料选》,在山东《大众日报》《齐鲁文史》《山东党史》、上海《人才开发》等发表文章多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聊城   华山   黄河   花开   友谊   济南   青岛   激流   山东   岸边   友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