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古人名字都是怎么称呼的?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由萌芽到初步成熟的阶段,各项文化制度都在不同的方向上变革发展,在一片混乱中逐渐淘洗沉淀,最终形了中华文化的初步样貌。姓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在这一时期发展出了多样的模式,同一个人按照不同的模式可以被冠以多个不同的称呼,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姓名文化大观。

上古中国

在今天的中华文化圈内,姓名=姓氏+名字,但在先秦时期姓与氏是分开的,名与字也是分开的,姓名可以是姓、氏、名、字的排列组合,还会混合身份、官职、封地以及外貌特征和个人功绩等诸多因素。这种混乱景象往往造成父子兄弟之间的姓名称呼各异,甚至于完全看不有出亲缘关系。这套不成熟且混乱的姓名系统与后世的姓名文化大不相同。

在上古时期,人类社会大致被划分为狩猎采集和农耕两个时期。在狩猎采集阶段,女性承担着采集食物、缝制衣服、烹饪食物,生养子女的责任,比男性作用更大。基于原始的生殖崇拜所产生的母性崇拜也还未褪去,女性在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形成了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时期,部族成员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实行群婚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且当时的人们对生育和男欢女爱之间的联系还不了解,认为女性能够生育与男性无关,反而将此与种种神迹联系起来,故而整个部族以女性为纽带联系起来,区分不同部族之间的姓也是带女字的,姜、姬、妫、姚、姒、嬴皆是如此。有些虽不带女字的姓也具有女性色彩,比如商王室的子姓,子即卵,传说商祖简狄因吞食玄鸟之卵而生契,契的后裔便以子为姓。

母系社会时期的山顶洞人

进入农耕时期后,男性在劳作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氏在甲骨文中解释为“木本”之意,即植物之“根”,引申为家族之根。

与联系血缘的姓不同,氏的出现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与尊贵的属性。只有在部族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的人,他的后代才能获得氏的殊荣。黄帝作轩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谓轩辕,他的后代才能被称为轩辕氏;神农尝百草,他的后代才能被称为神农氏。类似的还有发明巢居的有巢氏、发明制衣的缁衣氏、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

上古氏族

部落联盟时期,为了便于管理部众,部落首领开始设置官职,以官职为氏也普遍起来。担任火正的称祝融氏,担任水正的称共工氏。因为各个部落都设置官职,不同时期担任同一官职的可能是不同姓的人,因此氏并不能代表两个人有血缘关系,只能表示两个人的先祖做出过相似的历史功绩或者担任过一样的官职。当时已经有了“远禽兽,别婚姻”的意识,开始禁止同姓婚姻,同姓不同氏的远亲也不行,但同氏不同姓的人可以。

家天下时代,分封制出现,封地或国名成为氏的另一大来源。大禹在会稽会盟时处死的防风氏是防风国的首领,斟鄩氏、彤城氏、褒氏分别是夏王分封在斟鄩、彤国、褒国的诸侯。商纣王的叔叔比干本名子干,因被封于比地,故称比干。周朝建立后,分封制愈加完善,以封地为氏的现象大大增加,卫氏、宋氏、唐氏、陈氏、郑氏等等皆出自周朝封国。

春秋列国

周天子分封诸侯后,诸侯也会进一步的分封卿大夫,又涌出了一批以封地为名的氏。与此同时,官制与社会分工也逐渐成熟,以官职和技能为氏也多了起来,以官职为氏的有司马、司空、司徒、太史等,以技能为氏的有屠、陶、卜、车、巫等。还有表明身份的公孙、表明长幼次序的伯或孟、仲、叔、季等。除此以外,先祖的名字与谥号也是氏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比于部族符号的姓与氏,作为个人符号的名与字的出现要晚一些。名上夕下口,就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人们无法通过样貌识别遇到的人,于是口说出自己的名以便交流。上古时期虽然也有人名出现,比如尧名放勋、舜名重华、禹名文命,但在当时名的作用还不明显,加之成熟的文字系统还未出现,人名也仅是简单的符号罢了。到了商朝,甲骨文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人名以及流行于夏商之际的天干地支命名法。

甲骨文

相传古代有10个太阳,名字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有一个太阳照临人间,10天称为一旬。这10个太阳名字就是“十干”,也叫“天干”。天干用来计日,地支用来计一日之内的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由于对太阳的崇拜,商朝的君主以天干来命名,但十天干数量有限,为了区分,天干之前还加上了不同的形容词如天乙(商汤)、太甲、小甲、祖乙显示辈分、文丁、武庚表示功绩,盘庚名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般庚,这么称呼可能与国都搬迁有关。在商朝之前的夏朝也有以天干为名的君王,如夏朝的孔甲、履癸(桀)。不仅是君王,臣子中也多以天干命名,用地支命名的要少的多。至于人名中的天干地支的选取可能占卜的结果,也可能是出生或死亡的时间。

周朝时天干地支命名法被弃用,取名方式多种多样,甚至于过于直白了,如郑庄公因是难产,得名寤生。以胎记命名的也有,如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春秋首霸齐桓公却有个极不相称的名字—小白,可见当时的人取名有多开放。但渐渐的起名也逐渐规范起来,开始讲究美好寓意、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且有规定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为名。

与姓和氏的关系类似,名与字也是各有分工,名与姓功能一样,辨别你我,字与氏也都有明示尊卑长幼的作用。古人自称用名,以示谦虚,称呼别人则用字,以示尊敬,尊长称呼卑幼都用名,卑幼称呼尊长用字,直呼尊长之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此外先秦至汉朝只有贵族有字,平民只用名,没有字。汉朝开国君主刘邦和沛县功臣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都是没有字。

字起源于商朝,兴盛于周朝,《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根据周朝礼制,新生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为他命名,男性在20周岁要走向社会了,就举行冠礼时取字。女性在15周岁举行笄礼时取字,意味着已经长大可以嫁人了。“冠礼、笄礼”就是今天的成人仪式。

冠礼与笄礼

由于是先有名后有字,字与名密切相关。一般名与字存在三种关系: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孔子的学生樊须,字子迟,子是虚词,是古代男子的美称,须和迟都是等待的意思。二是字是名的补充延伸,如孔子的弟子南宫括,字子容,括是包括容纳的意思。三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如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语义相反。

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

名字的出现为氏提供了一大来源,如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即以庄为氏。宋戴公有个儿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父通甫,是对男子的美称),其后代便以皇甫为氏。楚国令尹孙叔敖是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他的后代就以孙为氏;孔子的先祖是宋国上卿,子姓,名嘉,字孔父,他的后人便以孔为氏。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谥号制度始于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死后都会谥号,其后世子孙也往往用谥号为氏。如齐桓公的支庶子孙以桓为氏,晋国大夫狐鞫居死后谥为续简子,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其简为氏。在楚成王时期权倾朝野的若敖氏是楚若敖(熊仪)的支庶子孙,敖在楚语中的意思近似于王。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兼并、卿大夫之间也内斗激烈。国兴国灭、封邑流转,姓氏名字也随之混乱。晋国卿大夫士会,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又称士季。先是被封在随地、称随会,后来又被封在范地,称范会,死后谥武,又称随武子、范武子。父子不同封地,氏也不同。晋卿狐偃之子狐射姑,姬姓,狐氏,字季,被封在贾,称贾季。狐偃和贾季摆在一起,很难看出是父子关系。在秦国变法的商鞅是姬姓,公孙氏(卫国公族子孙),名鞅,称公孙鞅、卫鞅,被秦孝公封在商,又称商鞅。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因其先人字子展而得展氏,因受封于柳而得柳氏,死后谥号惠,而得惠氏。

男女有别的命名习俗也是当时的一大特色,男性用氏+名字,士会、狐偃、贾季皆是如此。例外的也有,如秦始皇嬴政是嬴姓、赵氏,本应称赵政。此外字+名也是男性命名的一种风尚,孙叔敖、孔父嘉皆是如此。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秦穆公时的大将孟明视,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是国相百里奚的儿子。把孔子与叔梁纥、孟明视与百里奚摆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有什么血缘关系。

女性用名字+姓,但是当时女子地位低下,很少有名字,往往用其他方式代称,如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晋怀公,称怀嬴。后来晋文公回国即位,又娶了自己的侄媳妇怀嬴,改称辰嬴。齐僖公之女、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文姜因有才华被称为文,姜是齐国王室的姓。秦国的宣太后芈八子是个例外,楚国王室芈姓、熊氏,宣太后之名本应为✘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平六国,废分封,置郡县,贵族政治被废弃,与贵族阶级相配套的氏也归于消亡,最终与姓合而为一。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王朝,作为旧时代命名文化的字也随之走到了终点,与名合而为一,最终形成了今日中华的姓名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孔子   时期   名字   谥号   封地   周朝   天干   部族   先秦   官职   古人   姓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