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生活的痛苦

“世界的味道很苦涩,生活是痛苦的。”

这句话出自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最近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整理2022年的读书笔记的时候。

去年我的flomo里面关于“痛苦”的笔记竟然多达二十几条,在所有细分后的标签里,“存在主义”排名第一,“痛苦”排名第二。

整个2022年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痛苦的,无数人被困一隅,失去自由;无数人至亲离世,天人永隔。

去年伊始,底色便是灰暗的,爷爷在2022年大年初一晚上走了。

其实,不单单是过去的一年,可以说绝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都是痛苦的,只是我们用麻木和短暂的快乐去掩盖了那些长久的痛苦。

工作中枯燥而漫长的996工作制,来自上层的传导变形后的绩效,以及社交平台上他人五光十色的生活等,无时不刻在给我们带来痛苦。

现代人的生活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的将巨石推上山顶,到达山顶后巨石滚落回山脚,继而重新开始,往复循环,永无止境。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虽知其作为的无意义性,但是通过反抗诸神而赋予了自身意义。

可是大多数的我们却没有如此的幸运,终其一生,都没能找到自己行为的意义所在。

重复、无意义带来机械的麻木,日渐积累的麻木逐渐转化成了深不见底,难以察觉的痛苦。

为了缓解痛苦,我们忘记了生活原本的样子,天真的以为生活本该如此。

并且为了让生活、生命的逻辑自洽,我们自发地沉浸到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中,从痛苦的努力工作到快乐的消费购物,把工作的痛苦转化成了消费的快乐。

用短暂而强烈的快乐去补偿长年累月的苦痛。难怪有那么多段子总说,上班是痛苦的,我们的工资其实是精神损失费。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既然如此痛苦,身处其中的我们又该如何呢?

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社会”,人们讨厌痛苦,穷尽解数只为躲避痛苦,减轻痛苦。

对痛苦的恐惧已经演变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疾病,人们对痛苦的忍耐程度大幅度下降。

学校里,孩子们任何涉及到分数,优劣的对比都被禁止,因为差异而带来的痛苦被拒绝。社会上,成年人因为害怕失恋,失去爱人的痛苦而拒绝爱情。职场中任何来自同事的否定也被异化成了“PUA”。

看不见便是不存在。从这个角度去看,人们害怕痛苦,企图逃避,因此选择了无视它。看不见痛苦,痛苦就不存在的。

所以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工作、生活中痛苦的来由,毕竟当我们真正去思考时,很多问题便开始浮出水面,无法忽视了。

多数人或躺平,避免与痛苦相遇;或逃避,通过麻痹自己来忘却它。但也有人选择拥抱它。

因为“追踪并消除自身否定性的生命,自身也将不复存在”,在我看来,痛苦恰恰是我们存在的最好证明。

现代社会祛魅后,信仰缺失,人们不再相信死后世界,很多曾经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事情,如今已经变得无意义,甚至有些许可笑。

人生因为无意义而痛苦,但也正因为这种无意义性,反而给了我们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

痛苦本身便包含着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代表着舒适区之外的世界。

打破痛苦的过程或许就是我们找到新自我的途径。任何通往可能性的道路都要经历痛苦,才能抵达积极的状态,穿越消极的一面。

以痛苦为锚,或许才是我们进化的真正途径。也难怪有哲人说,欲望既痛苦。

生活是痛苦的,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拥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痛苦   巨石   现代人   山顶   麻木   意义   社会   快乐   工作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