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经行泄泻(脾虚肝旺)中药方1则,健脾疏肝、理气和中

中医认为女性以血为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经前和行经之时,全身阴血不足,肝血亏耗,肝阳偏旺,脾常不足,故肝旺而脾虚,横乘脾土,运化失常而致泄泻。脾为阴土,其性壅滞,滞则易郁,必须借助肝之疏泄条达之性才不致阴凝壅滞,才能维持化气生血的功能。

【主治】:经行泄泻,证属脾虚肝旺,症见月经来潮前后会出现周期性的腹泻症状,腹痛即泻,质稀薄如水,泻后痛止,情绪不舒时,症状加重,月经周期、月经量均正常,无血块,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炒白术,炒白芍,防风,陈皮,茯苓,炒薏苡仁,炙甘草

【功用】:健脾疏肝、理气和中

【用法】:水煎服,每次月经前后服用,日1剂,早晚温服。

【方解】:方中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为补脾之要药;炒白芍能安脾经、柔肝缓急止痛,治腹痛下利,肝柔脾不受侮而痛除,且能泻肝之急;防风味苦辛温,归肝入脾,具祛风除湿止痛之功。防风辛散,可协助白术、白芍疏肝健脾。且风药多燥,燥可胜湿,取其燥湿升清,鼓舞胃气上腾,则泄泻自止;配合陈皮理气和中,能散气滞,药少力专。茯苓、炒薏苡仁健脾渗湿止泻;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加减】:烦躁易怒、夜寐欠安,故加建曲以增健脾止泻之力;加酸枣仁、茯神、夜交藤以宁心安神;合欢花以疏肝解郁安神。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苦辛   燥湿   白芍   白术   陈皮   茯苓   甘草   月经   症状   盲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