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梧粽子的红色记忆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鹤山宅梧余氏宗祠位于江门市鹤山市宅梧镇靖村村委会从新下村(原靖村乡松下村),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原是三进四合院结构的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1651.2平方米。因年久失修,仅余右后楼。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为加快粤中区抗日武装发展,经中共中央批准,1945年1月20日,中区纵队一部分与当地抗日人民武装相结合,成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驻地在余氏大宗祠,以鹤山宅梧镇为中心,开辟皂幕山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粤中区抗日斗争。



1995年,该旧址被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中共江门市委公布为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1年,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6年,被中共江门市委组织部公布为江门市党员教育基地。


鹤山市宅梧镇的历史和当代特色物产远不止“表村出皇娘”的皇家传说和粽子,更有着不少红色记忆。

据村中老人口述,1945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宅梧镇双龙村附近的妇女,包了一夜粽子。第二天,挎着满满一篮子粽子,冒着大雨,偷偷送给当地的抗日解放军。70多年过去了,走进今天的鹤山市宅梧镇靖村村委会松下村的余氏宗祠,展览馆内布满展板,详细介绍着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与发展的历程,记录着这支传奇部队的“红色历史”。




宅梧粽子寓意满满,宅梧的民俗活动更是多彩多姿。宅梧镇独特的历史风物和民俗风情,使那些厚重久远历史记忆又走向复活和新生。


宅梧粽子背后深藏着很浓郁的文化寓意。它不仅留存下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信息,它更深藏和表达着代代后人丰富而浓烈的思想和情感:或期盼、或诉说、或祝福,或欢乐、或痛苦、或愤怒、或忧愁、或奋斗、或理想,或感恩,或担当。或是在与天地自然沟通,或是在跟人和社会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鹤山市   粽子   鹤山   司令部   江门市   宗祠   党史   中区   解放军   中共   红色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