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Lensa AI 爆火原因揭秘

你好,这是「火星洛克」每周连载的第一篇。从本周开始,我会在每周更新一篇 Newsletter,内容会包括我本周关于「商业、科技、产品、创业」等主题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一、动态

AIGC:ChatGPT、Lensa AI

12 月最火的 2 个科技新闻,一个是 ChatGPT,一个是 Lensa AI,两个都和 AIGC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有关。

ChatGPT 是 OpenAI 公司在 2022 年 12 月初推出的一个基于 AI 的聊天机器人形态的产品。ChatGPT 一推出,就受到了国内外各个业界大佬的重点关注,仅上线 5 天,用户量就突破了 100 万。而达到这一数字,Twitter 用了 2 年,Facebook 用了 10 个月,而 Instagram 用了 2.5 个月。

ChatGPT 这种交互式问答的使用方式,也有人提出可能对未来的搜索引擎产生冲击(毕竟搜索引擎收入重度依赖于搜索结果里的广告),据说 Google CEO 还紧急成立了作战团队,研讨如何应对 ChatGPT 的潜在挑战。

为什么 ChatGPT 这么火?

我亲自使用 ChatGPT 后,最大的感受是「更专业化、更拟人化」,进而感觉 AI 的那个「奇点」离我们更近了。

更专业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由于 ChatGPT 训练的模型数据几乎包括了 2021 年以前互联网公开的数据,在自然科学、编程、社会学等领域,它的知识储备远超大多数普通人。这好比你在做任何事情时,旁边就有一个这个领域的专家,你一问 ta 问题,ta 都能不假思索地给你答案。

更具体一些,比如我们写代码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上网查询,这个时候一般需要把遇到的问题或报错信息放到搜索引擎,再从中找最好的答案,一来一回,至少要花几十分钟的时间。

而有了 ChatGPT,我们可以直接提问,甚至把报错代码贴过去,并询问建议。这个时候往往它能直接给出答案,甚至直接把可运行的代码丢给你。

而更拟人化呢,就体现在 ChatGPT 的交互式问答上。我们平时使用的 Siri、小爱同学这类产品,通常多轮对话能力比较弱,而 ChatGPT 则在这一点上明显胜出。你可以在后续的问答中,要求进一步澄清前面的某个答案、举例说明,甚至推翻某个结论重新开始讨论。

如何更好地利用 ChatGPT 及日后推出的类似能力的 AI?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面对 ChatGPT 这类 AI 工具,更重要地是发挥人类特有的创造性与好奇心,在一些有「明确知识、固定范式」的领域上,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减少重复性工作,提升自己的效率。

使用了一段时间的 ChatGPT 及其他 AIGC 工具,我发现写好一个让 AI 理解的语句并不容易。一方面我们需要在脑海里构建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创作一幅画、编写实现某个功能的程序),再把它用 AI 更容易理解的自然语言描述出来。这里很像在和一个真人打交道,一方面需要有「创造力」构思与创作,另一方面需要有「同理心」把想要的东西简明清晰地描述给对方。

再说下 Lensa AI,这是一款图像处理 app,你可以把它简化理解为一个「带有最新 AI 图像生成技术的美图秀秀」。

最近让 Lensa AI 火出圈的,是它新推出的 Magic Avatar (魔法头像)功能。你只需要上传 10 张自拍照,花 1-3 杯咖啡的钱,就可以得到 50-200 张 AI 生成的各种艺术风格的头像。如果你最近玩过抖音的自拍生成二次元视频,那么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个功能。

即使是付费功能,它仅推出了 2.5 周,收入就上升了 100 倍 —— 按年化计算的话,达到了 12 亿美金。

我自己也体验了下卖得最好的 Pack 2 套餐(10 个风格 100 张头像),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推测它是通过多张多角度的图片,获得参数更完整的模型,因此生成的效果也更好。

为什么最近 AIGC 的技术让我们感觉比之前进步更快,效果更好了呢?

简化来说,就是「模型更强了」、「算力需求降低了」,并且在应用成熟度较高的文本、代码、图像领域,AI 的产出开始超越人类大众水平。

具体来看,ChatGPT 底层是 OpenAI 的 GPT-3 的升级版 GPT-3.5,并且结合了 RLFH(基于人类反馈的增强学习),在学习和反馈中不断进步,比如前面例子里的一些问答,就会成为它更精准训练的输入。

而 Lensa AI 底层用的 Stable Diffusion 模型,除了生成速度明显更快,在硬件的需求上也不高,甚至一台普通电脑也可以运行。

生成式 AI 应用全景(基于红杉公开的内容做了补充)

白板:Freeform、Obsidian Canvas

白板类产品自从疫情以来就发展迅速,Miro 更是拿到了令人咂舌的 175 亿美金的估值。近期个人最关注的 2 个白板产品也出来了,一个是苹果的 Freeform(无边记),另一个是上次在我的 2022 年度生产力工具提到的 Obsidian Canvas。

我平时使用白板主要用来快速进行一些想法的梳理,结合文字、图形快速完成创作。之前也用过 Miro 等白板产品,但 Miro 一方面有免费的限制,另一方面在国内联网体验也不太稳定,使用体验还是相对受限。

Freeform 我目前试用下来,结合 Apple Pencil 写写画画,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由于是本地应用,启动非常快,体验也很流畅。我最喜欢的是它的图形,类型非常丰富。多端同步方面,结合 iCloud 天然就支持了,虽然实时性相比 Miro 会慢一些,但日常使用下来完全没问题。Freeform 后续会成为我的主力白板工具。

Obsidian Canvas 目前也正式发布了,可以直接新建 Canvas 类型的画布,然后直接在上面插入笔记、图片、文件、网页等。我觉得它最强的是插入网页的功能,每个网页在白板上,都可以像在浏览器里直接预览和交互,比如滚动查看更多、直接播放视频。而其他产品(包括 Freeform)通常只是展示预览图,点击再打开新窗口。

二、新知

MicroSaaS 创业的一些数据

国外创业界近几年有个新的名词 MicroSaaS,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小 SaaS 产品。一般这类 MicroSaaS 都由个人或小团队创建及运营,主打大厂看不上的一些垂直或细分场景。

MicroSaaS 领域成长起来的最有名的产品有 Grammarly(一款拼写检查、措辞润色的产品),最早只是一款乌克兰论文查重的小工具,目前已经市值 130 亿美金。另外一款产品是 Calendly(主打跨公司日程预约),在微软、谷歌这些日历软件巨头夹缝中一路成长为 30 亿美金的独角兽。

最近看到了 MicroConf(一个专门面向 MicroSaaS 早期创业者的会议)的一份报告,有一些数据比较有意思,这里也分享下。

从下图可以看出,北美、欧洲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MicroSaaS 创业是比较火热的,但亚太地区则相对较少,有也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当然这里会有一些样本收集的问题,不过从接下来的 10 年看,中国这类 MicroSaaS 尤其是出海类的公司和产品会越来越多。

如果你对 MicroSaaS 领域创业感兴趣,可以参考报告提到的一些数据:

如果对报告全文(PDF 多图)感兴趣,可以私信获取。


好了,本周的 Newsletter 就给大家更新到这里,下期再见。

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可以关注下、点个赞,或分享给你的朋友,这会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白板   美金   模型   问答   答案   领域   原因   功能   数据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