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湖 - 神州湘口,楚南巨邑


神州湘口,楚南巨邑

张一湖


历古以来,在神州大地的腹部,是一个巨大的泽国,以大江为界,北为云梦大泽,南有洞庭青草(洞庭湖、青草湖)。

汉水自秦岭滥觞,南下入于云梦;湘水自南岭发源,北流入于洞庭。汉水、湘水相接,形成南北纵贯神州的汉湘通道,北接秦陇燕赵,南连海角天涯,通达大洋。

长江自青藏高原奔来,出三峡,穿行云梦、洞庭之间,与汉、湘通道十字相交而过,横亘神州,入于东海。

汉水拥黄河文明南下,湘水携衡湘闽粤文明北归,长江裹巴蜀文明东来、揽吴越文明西溯,而皆汇于云梦洞庭。云梦洞庭则自酿荆楚文明,以酬四方宾客。

汉湘、长江,一纵一横,在古老神州大地,形成一个巨大的中华文明交汇激荡的十字通衢,而以古老的云梦洞庭大泽国充当其通贯融合的巨型“服务器”。这个巨型服务器有东西南北四个端口,西头是三峡,东头是九江,北端是汉口,而南端正是湘口……

《明史·地理志》载:


湘阴府北。元湘阴州。洪武初降为县。北有黄陵山。西有湘水,北达青草湖,谓之湘口。”[1]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又载:


“(湘水)又经湘阴县。至磊石山分为二派。又合入洞庭湖曰湘口。”[2]


《明史·地理志》说,湘江进入青草湖的地方,就是湘口。《说文解字注》说,湘水出青草湖入洞庭湖的地方,就是湘口。二说并不矛盾,事实上都在同一个地方。青草湖内有青草山,青草山当湘资沅澧四水之出口,事实上是由四水冲积而成的湖中洲岛。湖因山得名(也说山因湖得名)。青草山四周于是被称为青草湖。青草湖与洞庭湖相连,而以磊石山、琴棋望(在青草山北端)为门户。古时,洞庭、青草并名,今则统称为洞庭湖,而原青草湖主干部分今又称为横岭湖。

湘江如一条神龙,奔流二千余里,流经三湘大地,下乔口,行至门径、濠河段,巨龙开口,话分两头:径流直下湘阴县城,而以分支西折,开濠河口、绕行临资口汇合资水东支、出芦林潭,而后径流、分支在芦林潭复又汇合,入青草湖。在青草湖,资水、沅水、醴水皆来相会,四水合一湖,出磊石山、琴棋望门户,而与浩瀚洞庭连为一体。故自乔口至磊石,延及青草湖四周地区,是为“湘口地区”。从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长沙市的望城区、开福区,岳阳市的湘阴县、汨罗市、屈原管理区、平江县、岳阳县等地,益阳市及所属沅江市,常德市汉寿县、澧县等地区,都位于湘口地区。而湘阴县、汨罗市、屈原区原本同属于湘阴县,正处湘口的中心地域。

明代诗人祁顺有《湘口》诗云:“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屈子祠在磊石附近,该诗正好点明了“湘口”的地理位置。

西晋“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而以关中最为酷烈,大量关中百姓沦为难民,流入四川,又将四川搅乱,导致大批巴蜀流民流入洞庭湖地区。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巴蜀流民又以洞庭湖、青草湖地区为中心,举行了大规模的“巴蜀流民起义”。起义持续了四年,最终被东晋名臣陶侃平息。之后,巴蜀流民则渐渐集中到湘口地区繁衍生息。南朝刘宋元徽二年(公元474年),相州刺史王僧虔奏请设立湘阴县,给巴蜀流民一个稳定的、合法的居住生息之境域。湘阴县因之诞生。湘阴立县时,距离巴蜀流民来到此地已历近一百六十余年。湘阴县境的第一辈“湘阴人”,应以巴蜀流民及其后裔为主。

湘阴县地,从益阳、罗、湘西三县划出,而以益阳划出地为多。湘西县在今长沙市湘江以西地区,大概在今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区地方;罗县主要在今汨罗市、平江县地方;益阳县大概在今湘阴县湘江两岸、向西至益阳市以及桃江、安化等地和青草湖大部分地区。湘阴县成立之初,随同益阳县隶属湘州湘东郡(郡治在今衡阳市),而当时罗县则隶属湘州长沙郡。至南齐(又称萧齐)时,湘阴才改为隶属长沙郡。因为湘阴距离衡阳实在是太远了,而距离长沙则很近。

《宋书》记载:


湘东太守,吴孙亮太平二年,分长沙东部都尉立。

今领县五,户一千三百九十六,口一万七千四百五十。

湘阴男相,后废帝元徽二年,分益阳、罗、湘西及巴、硖流民立。[3]


湘东太守,亦即湘东郡,原是三国时吴国孙亮(孙权之子)于太平二年设立的。根据《宋书》的记载,湘阴立县时隶属湘州之湘东郡。时湘东郡下辖五县,分别是:临烝、新宁、茶陵、湘阴、阴山。所谓“男相”,意味着这里被定为男爵一级爵位的封地。男爵封地的行政长官称为“男相”,实际上就是知县或县令。

古制,子男之地五十里。可见,湘阴立县时,县域并不是很大。从文献记载来推测,当湘阴县成立时,县域北起乔口、南至青草湖、东抵罗县、西抵益阳,大概包括今湘阴岭北、新泉、湘滨、杨林寨、鹤龙湖、金龙、樟树、石塘、六塘、东塘等地在内。湘阴县成立的第二年,又分益阳县地,于“洞庭湖正南岸”设置玉华县(沅江县前身),据此推断,当湘阴县成立时,包括“湘山”、“青草山”在内的地区(包括今湘阴县三塘)或者仍属益阳县,随后则被划入了玉华县。

陈朝(南北朝南朝最后一个朝代)时,湘阴县被撤销,县境被并入岳阳县。这是湘阴立县后唯一一次被撤销。隋朝灭陈,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将玉山县(沅江县前身)也并入湘阴县。湘阴县的境域陡然翻了三倍之多,成为洞庭湖地区的大县,古人称为“巨邑”。

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武德八年(公元626年),唐朝廷撤销罗县,将罗县地并入湘阴县。此时湘阴县境约相当于今湘阴、汨罗、平江、屈原四县市区地方。唐中宗神龙三年(公元708年),唐朝廷分湘阴县地设立昌江县(今平江县)。自此,湘阴县境约相当于今湘阴、汨罗、屈原三县市区地方。直至新中国成立,湘阴县域基本没有变化。

湘阴地处湘口,正在汉湘通道南端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由于域内有湘妃传说、屈子骚赋,尤为帝王将相、文人士子所景仰,数千年来,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清朝乾隆二十二年,湘阴知县陈钟理在《湘阴县志序》一文中概括湘阴地理人文说:


湘阴为九江之所汇,上承长沙,下达武昌,水陆襟喉,实当午道,在三楚之中剧为雄长。而文物则有三闾大夫依经立义,文词丽雅,为百世词赋之宗。[4]


清朝嘉庆年间湘阴知县孙龄则称:湘阴“襟湘带湖,为山水名胜,民物之殷,人文之盛,楚南称首治焉。”[5]“楚南”即指湖南,孙龄说湘阴是湖南“第一县”。孙龄这样说,概因为湘阴县域之大、山水人文之盛以及地理区位之重要,而以“文物”,亦即人文,尤为显赫辉煌。



[1]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地理五·湖广浙江。

[2]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十一卷·水部·湘。

[3] 《宋书》志第二十七,州郡三。

[4] 清·陈钟理《乾隆湘阴县志序》,《乾隆湘阴县志》。

[5] 清·孙龄《嘉庆湘阴县志》,《嘉庆湘阴县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湘阴县   平江县   湘阴   洞庭湖   云梦   湘江   屈原   益阳   流民   青草   神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