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是因为楚国败了还是对楚失望呢?

与他相比,所有的爱国都有些逊色,与他相比所有的文辞都有一些晦涩,与他相比所有的浪漫都有些狭隘,他便是屈原中华文明中最辉煌的生命是浩瀚银河中不朽的明星。

屈原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丹阳栀归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人,闵姓 屈氏 名平 字原,后世也称他为屈平或屈子。他是春秋初期楚武王雄通之子屈霞的后代。回顾屈原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变法失败。罢官左徒。在周慎靖王四年即公元前317年,23岁的屈原,怀揣着生命的梦想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一年开始担任楚怀王左徒,这是个什么官职?在楚国的历史中。之前之后都没有明确的记载。这可能是楚怀王专门为屈原设计,给予了屈原特别的权利。专门负责社会变革和制度建设,他带着一种青年人的血气开始着手变法,准备与旧贵族和一起顽固势力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

或许他太年轻了,不知道世界有那么多的无奈与险恶,这场斗争仅仅维持了三年。他便失败了,在上官大夫等人不断的馋言攻击下,屈原被罢黜左徒之职。改任三旅大部之职,这其实是一个管理国家祭祀和三个大家族孩子教育的虚职。

第二阶段东山再起出使齐国,在屈原被罢黜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便到楚来破坏齐楚联盟,他表面承诺秦国愿将“商於”之地方圆600里给楚,但前提是国必须和齐国断交。楚怀王贪图小利答应了条件,然而派使者到秦接触土地的时候,秦当时反目,哪里有什么方圆600里,我们只答应了六里。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楚怀王兴师伐秦,结果被秦打败,汉中沦陷。这便是历史有名的“丹阳之战”。

屈原被罢黜之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312年楚国发动反击秦国的军事行动,没有想到在没有齐国的协助下,如何能打败强秦,结果在蓝田又遭受巨大损失,史称“蓝田之战”两次大败,让楚怀王终于明白过一点儿味儿来决定重新启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新建立楚秦,提出新的联盟,

第三阶段:力主合纵、放逐汉北,周南王六年,即公元前309年在齐宣王的努力下以及大臣昭阻的意见下,楚怀王终于同意与秦断交与齐联盟与韩国改善关系,为了破坏这种联盟在秦武王三年即公元前308年,秦国大将甘茂攻取韩国宜阳。在这种情况下,令尹子兰及上官大夫等人惧怕强秦。请楚怀王再次与其断绝关系,交好秦国,为了表示对秦的友好再次进谗言。诋毁一直坚持齐楚联盟的屈原,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放逐汉北。

第四阶段:怀王死秦 寥落江南 周南王16年。即公元前299年,屈原此时也从汉北流放归来 正遇上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到秦国赴会。屈原和昭睢等人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他们讲、秦 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形!可是楚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的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便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楚国赶紧从齐国将作为人质的太子恒 接回国来立为王,即楚倾襄王子兰被封为令尹,

公元前296年。被扣三年后怀王死于秦国,民怨沸腾,大家都拥护屈原,而怨愤令尹子兰,于是他和上官大夫等人再次联合起来再次向楚襄王进谗言。屈原被免去三卢大夫,被放逐江南,这一年44岁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行程,历史18年不仅被放逐的路线及其遥远,而且天天听到国家不幸的消息。

周南王37年进公元前278年当屈原听到秦国大将白起。攻下楚国都成的时候,在极度痛苦和完全绝望的情况下,于农历5月5日投汨罗江自尽,从此人们把屈原于上古的端午节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经久不衰,并且纪念方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隆重,就如赛龙舟,吃粽子等等。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诗人和文学家的名义而名垂青史的人。他的作品以浪漫主义而著称,开创了楚辞这独特的文学形式。据传是作品共23篇,其中有《九歌》《九章》《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屈原都实现了中国古诗歌的巨大突破,他实现了赋比兴表现手法的高度融合,放到了“香草美人”的独特艺术手法。他把生命融于艺术。让后人发扬光大,这样的伟大人物屈原你们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楚国   屈原   秦国   蓝田   齐楚   丹阳   南王   齐国   公元前   大夫   失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