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经营实践中,资金回报率,才是检验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指标

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是以GDP和外贸出口额及国民收入水平为衡量标准的。

看企业,也主要是从销售收入、市场规模、资产总量来衡量是否有实力的。

实际上,这些指标只能表明国家和企业的的发展趋势,并不能衡量或准确的显示国家和企业是否良性发展。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会经常看到很多政府的重建设施,和企业的盲目扩张项目,使大量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到了设备厂房等基础设施上,不仅短期内见不到收益,还会形成长期不良资产,甚至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

以各地的开发区或高新区为例,早期的这些开发区,确实为当地乃至全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

特别是,以深圳科技工业园,中关村、滨海新区、张江科技园、杭州科技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工业园区,不仅助力当地经济腾飞,也起到了全国大市场的引领和产业聚集的作用。

包括后来各省市的高新开发区,或以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园,都集聚了当地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也确实有力的拉动了地方经济,发挥了大产业链的补充和特色小产业链的完善作用。

但,越往后,各类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光一个中部县城都会有两三个,有些县域根本就没有像样的产业,招商引资也很难有企业入驻,随处可见的工业区,除了宽阔的大马路,就是空落落的大厂房,白白的浪费大量的投资。

不可否认,大部分工业区,也都红火热闹过一阵子,也引来一些外来或是外资企业,但很多企业都是为了获得当地的一些优惠政策而已。

还有,就是一些本地的初创企业,也因为一招鲜而淘到了第一桶金,根本没有经过大市场的历练,缺乏经营常识,盲目地多元化,盲目地投资,大量的贷款投入到固定设施上,从来不考虑经营成本,更不会有资金回报率的概念,使经营项目基本上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这种只知道拿青春赌明天的豪情,最后,换来的只能是昙花一现,惨淡收场。

大浪淘沙后,我们不仅看清楚了,谁在裸泳,也知道了投资回报的真正含义。

现在,一个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三个硬道理:一是离产业链越近企业的成本越低,存活率越高;二是轻资产运营,负债越少越好;三是别看规模看效益。

最后,我们帮经营企业的朋友建议三条红线不能碰:

1,正常经营时长期借款不能超过资产的30%,流动资金不小于经营规模的40%,长期投资不能超过资产的70%。

2,企业扩大规模需要融资时,只做直接融资(股权融资),不做间接融资(银行贷款或借款)。

3,投入固定资产时,最好是租用或拉人合伙。如果往期三年的利润能覆盖的情况下,可以“赌一把”。

关于资金回报率的问题,不知说清楚没有,有不同见解的可评论区私信发表个人看法,想进一步了解的可直接到主页“问一问或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回报率   企业   工业园   产业链   融资   盲目   开发区   指标   资产   作用   规模   资金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