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 见证陕建的“铁军传奇”

上图:建设中的创新港。

下图:创新港全景。

创新港主体结构施工。

创新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创新港建设后期鸟瞰图。

——30天挖填土方200余万方;

——32天种植屋面5万平方米;

——240天实现159万平方米的主体封顶;

——677天实现52栋单体全面竣工;

这些体现“创新港速度”的一组组数据,带我们重新回到了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

96台塔吊、160部施工电梯、520余台施工车辆、96万立方混凝土浇筑,13万吨钢筋绑扎,3万余名工人,216台大型机械24小时接力作业,诠释了建设者的艰辛和付出;陕建系统22家参建单位、1600余名管理人员、135家劳务企业、3万余名劳务人员共同建设,体现了参与人员和工程体量的庞大;4家设计单位、4家全过程审计单位、6家监理单位、11家配套工程建设单位、22家主体工程建设单位以及勘察、检测等多家单位,印证着工程品质的超高标准。1项国际大奖、14项国家级大奖、6项国家科技成果,一次次在国内外建造领域的惊艳亮相,彰显了陕建人“快工却出细活”的建造速度。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创新港全体建设者们让创新港从蓝图到现实,从沙盘到拔地而起,刷新了无数个第一。

时间拉回到建设初期,创新港路桥项目经理周拓用“极不平凡”概括了当时的经历。

“接到任务后,我们组织了20余名管理人员和100余名工人连夜奋战,调集20辆拉土车、10台挖掘机、10台装载机和多台压路机、刮平机往来穿梭,一层又一层不停地平整、摊铺、压实再平整……仅36小时便全面抢通1.2公里进场道路。碰上需要封闭道路的管道工程,为了不影响其他专业工程进度,头一天晚上8点挖开,第二天早上8点必须恢复。”周拓说,“当时感觉自己在参与一件伟大的建设,心潮澎湃。”

周拓团队只是一个缩影,13家参建单位团队纷纷“亮剑”,在这场“战役”中自我加压。

1号巨构项目朱洲鹏团队用12天便完成包括会议、办公、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在内7470平方米的临设搭建;医学化工板块项目王勋团队用113天完成48个单体中第一个封顶;园林绿化项目刘存军团队仅用3天就做到48栋单体外围绿植全覆盖……

施工现场“一天一个样”的变化,是陕建人用实际行动为“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价值理念写下的生动注脚。

“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集全集团优质资源,创新集群项目管理,以‘六比六赛’劳动竞赛为抓手,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创造了创新港速度。”陕建创新港项目副总经理云鹏这样总结“创新港速度”。

如果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是陕建人与生俱来的品质,那么“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就是奋战在交大创新港3万余名陕建建设者的座右铭。正是凭借着这一品质和精神,陕建人才以破竹之势取得了创新港建设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并为中国建筑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玉蓉)

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破竹之势   大兵团   速度   塔吊   建设者   铁军   建设单位   管理人员   劳务   施工现场   见证   主体   团队   品质   单位   传奇   项目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