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的为婴幼儿提供营养

1、婴幼儿脑重发育标准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我们知道,出生时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4岁时,脑的代谢达到高峰,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这一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身体发育同时也加快。

一、胎儿的脑发育为0—3岁婴幼儿快速的脑发育奠定了基础:

胎儿期的脑发育规律

1、怀孕3周后,胎儿的脑细胞开始形成;

2、怀孕8周时,胎儿的大脑皮层已可以分辨;

3、怀孕15周时,胎儿的脑细胞开始成长;

4、怀孕27周,胎儿的大脑皮层开始快速成长;

5、怀孕32周时,胎儿的脑神经细胞数量已接近成人——160亿个。

二、0—3岁是孩子大脑发展的黄金期:

从婴幼儿脑重量的增速(与成人1560克脑重之比)看0—3岁的婴幼儿大脑的快速发展

1、新生儿是成人脑重的25%—390克;

2、10个月的婴儿的脑重是成人的50%—780克;

3、1岁幼儿的脑重是成人的60%—936克;

4、2.5岁的幼儿的脑重是成人的75%—1170克;

5、7岁孩子的脑重是成人的90%—1404克。

三、大脑皮质的发展脑神经纤维的形成。

1、树状突生长的关键期;

2、大脑的树突网络密集,表示脑部活动日愈发达;

3、轴突由胶质细胞构成,形成髓鞘化保护轴突。树突加密,髓鞘化迅速完成是大脑功能增强的物质生理基础。

2、婴儿肠胃的保护

原因在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另外,胎儿在子宫内在无细菌的温室环境中生长,生后立即在众多的细菌,病毒污染环境中生长,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患消化功能紊乱,同时也易患感染性腹泻。

如何做到肠胃的保护:

1、调整及控制饮食:给予消化道适当休息,减轻其负担。可以暂停添加辅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减少哺乳量及哺乳次数或延长两次哺乳之间的时间。

2、母乳喂养的母亲在婴儿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饮用温开水一碗,切勿轻易断母乳。在喂奶时尽量让婴儿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

3、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吃脱脂奶粉或将牛奶烧开冷却后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烧煮反复脱脂3次就成了脱脂奶。腹泻较重者,要减少奶量并用水稀释。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或l/2份米汤,必要时可用l份牛乳加l份水或米汤稀释。待婴儿腹泻好转后逐渐增加直至全奶。

4、腹泻而脱水者要补充体内丧失的水分,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药房有售,其中包括食盐即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碳酸氢纳1.5克,加温开水1000毫升,约4玻璃杯)其成分比例合理,有利于吸收,喂服时用茶匙一匙一匙吃,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内眼收。

5、若在偏僻地区买不到“口服补液”时,可以在家庭里自制简易口服液。配方是:食盐1/2茶匙,蔗糖2汤匙,加开水4玻璃杯。口服补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喂服得当,可以使婴儿停止呕吐,减少腹泻,及早康复。

6、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臀部,擦干并涂上护肤油脂或爽身粉,以防臀部糜烂发生“红臀”。

7、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后肠蠕动更快而加重腹泻。

婴儿腹泻的对症下药:

婴儿腹泻有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1、伤食型腹泻

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2、风寒型腹泻

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3、湿热型腹泻

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乌梅汤: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

橘枣茶: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4、脾虚型腹泻

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钦,每日分2~3次。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分2~3次。


观察婴幼儿的大便性状可以了解其消化情况。

如果婴儿大便的臭味明显,则表示蛋白消化不良,这时应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则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须减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类的食物。若大便外观如奶油状,则显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

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较稀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3、如何判断婴儿对能量的摄取?

婴儿期基础代谢约占总能量60%。如按体表面积计算,儿童较成人为高。每天需要能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1岁内婴儿230kJ(5cal)、7岁为184kJ(44kcal)、12~13岁时约为26kJ(30kcal),和成人相近。基础代谢较高的原因,是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能量容易损失所致。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因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不同而异,年龄愈小,蛋白质需要相对地愈多,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也愈大。肌肉活动能量消耗最难估计,好哭多动婴儿比年龄相仿安静的孩子高3~4倍。初生婴儿只能哭泣、吮乳,这项活动需要能量较少,通常估计1岁以内婴儿,需能量63~84kJ(15~20kcal),肌肉活动占总能量的15%。随年龄增长能量需要逐渐增加,12~13岁时约需126kJ(30kcal)。生长发育需要能量为小儿特有,与生长速度成正比例。

估计出生数月内婴儿能量需要高至167~209kJ(40~50 kcal)/d,1岁以内增加最快,占总能量25%~30%,1岁约需63kJ(1cal),后渐减低,到青春期又增加。摄取混合食物的婴幼儿,约有10%能量消耗在排泄中;每天约为30~50kJ(8~11kcal)。以上所需能量总和,即为婴儿所需要总能量的量,相对比成人要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单位体重需要量逐渐减少。不同年龄小儿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能量如下:

生后第1周需251kJ(60kcal),第2~3周418kJ(100kcal),第2~6个月460~502kJ(110~120kcal),第6~12个月需460kJ(110kcal),1~3岁需418kJ(100 kcal),4~6岁时约需376kJ(90kcal)。新生儿期除外,能量需要随年龄递增而减少,约每增3岁,总能量减少420kJ(10kcal)/d,应注意1个月后所需能量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总能量较长时期供给不足,婴幼儿可能会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而长期供给过多,也有潜在不良影响,如肥胖最多见。

4、婴儿对蛋白质的需要

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需9种必需氨基酸,即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和组氨酸。婴幼儿需要蛋白质较成人多,因不但需要补充丢失,而且还需要构成新组织。母乳喂养的婴儿,蛋白质每天需要量可酌减,约2.0g;用牛奶需要较高为3~4g,因牛奶蛋白质价值较母乳差。大豆蛋白所含氨基酸也很丰富,可用于婴儿喂养。应注意氨基酸的互补作用,还可补充鸡蛋、鱼类等动物蛋白;尤其是鱼蛋白,所含氨基酸的比值较接近儿童,鱼肉细软、易消化,适合儿童的需要。小儿蛋白质供给量应占总能量15%,若供给不足会引起消瘦、贫血、抵抗力下降,易致感染等。

1岁以内的小儿,人乳喂养每日每千克体重需供给蛋白质2~2.5克,牛奶喂养需供给3—4克,母乳、牛奶混合喂养需供给3克。用混合膳食的婴儿,动物蛋白质最好不少于蛋白质总量的一半。每人每日需要从蛋白质取得的热量比例,1岁以下婴儿应占15%以上。

蛋白质的来源有两大类:一类是动物蛋白质,包括各种奶类、鱼、虾、动物肝脏、蛋类、瘦猪肉、牛肉等;另一类是植物蛋白质,包括各种豆类及其制品。

婴幼儿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最好不少于所需蛋白质的一半(即1/2)。4~6个月以上的婴儿,如果条件所限,添加了含大量米粉的代乳品,因大豆内含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较少,因而最好豆制代乳粉能用蛋氨酸强化,大米含赖氨酸较低,可用赖氨酸强化。幼儿及婴幼儿的膳食已多样化,如果条件所限,动物性蛋白加大豆蛋白的热量也不应低于一天总热量的30%,动物性蛋白超过30%为好,婴儿最好能超过40%。

5、脂肪——婴儿成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许多家长听说多吃脂肪会使孩子得肥胖症,长大了还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就不给孩子吃含脂肪的食物了。这样他们的孩子不但体质越来越差,而且还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这就是因为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脂肪不足,导致孩子出现种种病况。

脂肪是人类热能的主要来源,在体内它的主要功能是:

1、供给热能。脂肪是产热最高的一种能源物质,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

2、构成身体组织,如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3、供给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而必需脂肪酸对脑细胞的发达和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维持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等十分重要的作用。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有些脂肪如鱼肝油本身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

5、维持体温和保护脏器。

6、提高膳食的味道,增进食欲。

植物油及海产鱼类是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动物脂肪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少。如猪油含亚油酸仅8.3%,而豆油中却含有52.2%。关于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专家们意见不一。一般认为应占全日总热量的2%。婴幼儿需求量大于成年人,应相当于总热能的3%,亦即一个6个月的婴儿如每日摄入热能600KCAL,则需必需脂肪酸2克。这个需求量在以植物油为主要烹调用油的人群中,一般是能满足的,因此,必需脂肪酸的缺乏病极少。

更多内容请关注小编,下期为你带来

婴儿钙铁锌碘的补充

早产儿维生素的添加

辅食添加注意事项

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婴儿防止便秘的方法

婴幼儿摄水量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婴幼儿   脂肪酸   胎儿   大便   蛋白质   脂肪   能量   大脑   婴儿   成人   营养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