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过后:养脾胃的关键期到了,记得做好4件事,什么毒株都能扛

昨日小寒,时令来到一年里最冷的一个节气。下周一我们又将迎来「三九」,都说「三九冻死狗」,这更是寒冷能量最强的9天。


此时北方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南方也阴冷多雾,难见阳光。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身体的阳气极易受损。


而今年又面临各种「毒株」的侵扰,更是雪上加霜。前面一波「嗓子吞刀片」「屁股坐榴莲」的BA.5.2和BF.7,近些天又传出「腹泻株」XBB……全世界上千种毒株,让人闻之色变。


从中医角度看,万变不离其宗,比起毒株,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天时的变化,防病于未然。今天的文章,讲讲小寒过后养生治未病的关键:养脾胃。



要耐扛,养肺不如养脾胃!


放开之后,很多朋友没扛住,基本十人九阳。好不容易阳康,专家又提醒要注意二次感染,要是一不小心大白肺,搞不好直接就嘎了。


大白肺的恐吓力还是很强大的,最近好多朋友问怎么养肺。讲真,如果没有什么不适症的话,不必特地去养肺,更值得注意的是要把脾胃养好。


脾乃后天之本,我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需要的气血能量,全靠脾胃化生。脾胃是「本」,就是我们身体的本钱、底子,中医判断病人还有没有救,看的就是胃气,脾胃还好,就有生机。


而且,把脾养好,肺也弱不了。脾经是足太阴,肺经是手太阴,本就是相连的。肺在上像是枝叶,脾在下如同根系,根养好了,枝叶自然繁茂。


尤其是在小寒三九这个冬寒最盛的时节,能量本就下趋,树木枝叶都是枯萎凋落的,所有能量都在蕴养根基。人也一样,需要把自己的「根本」养好,这个根本就是脾胃。


最近还传言美国流行的「腹泻株」有多恐怖,直接能拉裆里忍都忍不住,那更得固护住脾胃了。这波病毒就是风火之气,往上走熏着心肺,往下走就是腹泻暴注,不得不防。


如果你有以下表现,就要注意自己的脾胃了:


脑子停不下来,总爱胡思乱想

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有一顿没一顿的

没胃口,吃不下饭,经常腹胀

大便不成形,时不时肚子痛拉肚子

肚子里咕咕叫,老爱放屁

胃痛反酸,想吐

面色发黄,吃啥不胖

肉不紧实,松松垮垮的



如何养脾胃?人体自有大药!


说起养脾胃,很多朋友会想到各种食材,比如红枣、小米、山药等等。但首先建议大家,外养为上,气补为佳,人体自有大药。


中医讲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外治养脾胃以足阳明胃经为主。而且脾运化的谷气,要通过胃经输布全身,要是胃经不通气血不畅,再怎么吃啊补啊都没用,运输不到位,全身脏腑都会能量不足。


看看胃经的巡行路线就知道了,从头到脚遍布全身。而且都是肌肉比较丰实的部位:



要补足阳明,增强胃气的话,最直接有效又简单的法子,莫过于艾灸足三里了。老话说「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一点不过分。气虚、血虚、胃口差、气色差的朋友们,请尤其照顾好自己的足三里。


古人灸三里都是用直接灸化脓灸的,所以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但这招太残忍了,又疼又影响美观。我们用艾条悬灸或者艾灸贴的方式就好,关键是穴位要找准。



足三里的取穴方法如上图,在外膝眼下三寸,也就是直下四横指,按压有酸胀感的位置,也可以站立弯腰,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缘,其他四指向下,中指尖的位置就是。


艾灸每周2~3次,双腿三里各灸5分钟,烤得暖乎乎的最佳。


但要注意,这波疫情风火的表现明显,如果舌头发红、苔少,或者有咽干、咽痛、便秘、发烧等热象,不用灸法为好。可以每天早晚点揉足三里、三阴交各5分钟,也能起到养护脾胃的效果。


脾胃最喜欢的动作,做一天有一天收获!


人就像树木,想要生长壮大枝繁叶茂,阳明气血得上行散布。最能激活阳明气血的运动,要数《八段锦》里的这招了:调理脾胃需单举。功在强健脾胃,尤其适合焦虑、饮食不规律的人常常练习。



【做法】

1、站好,两腿膝盖稍微弯曲,两只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2、左手翻掌,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的旁边下按。

3、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

4、一次维持2秒即可,两手回到原来的状态,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

5、 一套完成后,换为右手来一遍,重复30次。


注意:手臂上举时要缓缓吸气,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时要慢慢呼气,小腹微松。这招你想起来就能做,不限时间地点也不需要工具,最好还是早上起床后,7~9点的时段,胃经当令,气血正盛。


另外,干浴面和八段锦是绝配,古人练功之后都有收功式,做完八段锦之后,把手搓热擦脸收功正好,让活动起来的气血去荣养面部肌肤。古人说「行之三年,色如少艾」,坚持三年,就会有少女般的肤色了。


食补养脾胃,这味药别错过!


提到养脾胃不得抬出怀山药这位大神。民国名医张锡纯最擅长用山药治病,单用一味,也能起到很妙的作用。罗大伦老师也专门研究过山药的妙用,对它的养脾益肺、补虚益肾的功用很是肯定。


《神农本草经》里说它:「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张锡纯认为山药性平可以常服,好处多多。我们小编团队就经常用山药片煮水当茶喝,大家都觉得体力精力都强了不少,一个个的素颜也有好气色。


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经,汁液浓醇又可补肾。肺、脾、肾三脏都照顾到了。只需要一味,药食同源,补而不滞,不热不燥,男女老少都可以吃。特殊时期,这也是最平和又无副作用的增强免疫力的食疗方。


睡着也能养脾胃!太省心了!


睡补是最省时省力,又能出效果的法子。毕竟我们每天基本都有8小时的睡眠,要是能边睡边养脾胃,那简直太划算了。


首先要做到的是避坑,不然再怎么补养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重要的一点:空腹入睡,不然既伤脾胃,又影响睡眠,内经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腹部保暖。脾胃很怕寒的,睡觉别露着肚子,尤其是肚脐,哪怕是春夏天气暖和了,最好也穿着背心或者肚兜护住腹部。


再就是脾胃除了怕寒,还怕湿,内经里明明白白说「脾恶湿」,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吃太多的甜食、油腻,这都是很不好运化的东西,把自己脾胃累得够呛,导致腰腹赘肉、腹痛腹胀、没胃口、大便不成形……


养脾的招儿很多,这里精选了4个简单管用的和大家分享。老少皆宜,也没啥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做哪个就做哪个,都功不唐捐。


脾胃养好了,不管什么毒株,不论如何变异,身体就都有了扛过去的底气。脾胃健运,就是生机。


关注你的健康困扰,关心你的饮食起居,关注活法儿,每天一篇新鲜养生干货送给你,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养生。感谢阅读,明天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小寒   脾胃   艾灸   关键期   太阴   山药   气血   枝叶   小腹   能量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