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善待苍生留佳话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赵之世。”大宋能有盛世首功之人当是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最让后人称道的就是惜人性命。回望历朝帝王将相,宋太祖都是大神般的存在——武将出生、以带兵打仗见长的赵匡胤却真心把别人的性命格外当回事,这一点相当了不起。三件事足以说明问题:

第一件典型事件就是陈桥兵变。960年正月,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没杀一兵一卒就黄袍加身做上了皇帝。成为天子的赵匡胤保持了异于常人的清醒,特别强调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回开封后,又亲自安排后周符太后和末代皇帝柴宗训的生活。同时对后周的旧臣一个不杀,全部予以提拔重用。这一举动让赵匡胤吸粉无数,短时间内快速稳定了大宋政权。

第二件典型事件就是杯酒释兵权。961年七月初九日,赵匡胤采纳赵普建议,在宴会上对石守信等大将威逼利诱,和平解除了手下的兵权。既没有伤害君臣和气,又让曾经的兄弟都能有一个好的归宿以安享余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善于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一点是不是也比那些滥杀功臣的帝王强一万倍。

第三件典型事件就是规定不杀士大夫和文官。"不杀文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的规矩,也称得上是赵匡胤的又一杰作。据说,宋朝太庙刻着一块誓碑,宋太祖要求不杀文人,子孙若违反,则遭天谴。这一祖训在历代子孙中执行最好。也有人说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后患无穷,导致国家军事实力日渐下降而加速了朝代更迭。其实还是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正是因为把不杀士大夫及文官作为“祖制”执行贯穿整个大宋王朝300多年,给予了读书人和士大夫们足够的尊重,才成就了充满创造活力和发展生机、群芳争艳的大宋王朝。

宋朝政治清明、科技发达、文化繁荣,经济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显著改善。是西方与日本史学界公认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期。一切离不开赵匡胤的成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后周   王朝   文官   兵变   这一点   士大夫   太祖   佳话   苍生   宋朝   皇帝   典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