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穆鲁克王朝:埃及治理的特征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是怎么发展的?

以军事寡头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马穆鲁克的特殊出身决定了其所建立的结构的特殊性。王朝早期,统治者苏丹们为了获得政权合法性并巩固统治地位,确立了以军事寡头为特征的中央集权制。对内,建立独特的继承制、等级制以及严密的地方管理制度;对外,采用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

到了王朝后期,由于政权内部滋生腐败外加瘟疫等天灾频发,导致埃及开始出现危机。马穆鲁克王朝的演变也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埃及在进入近代之前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复杂的继承制

马穆鲁克王朝是指1250年到1517年统治埃及和的政权,是阿拉伯中世纪时期最后的王朝。贯穿整个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时期,主要由伯里海系马穆鲁克和布尔吉系马穆鲁克组成。在阿拉伯语中有几个表示“奴隶”的词,用来表示奴隶,更具体地说是军事奴隶。他们的种族来源极其复杂,大多是钦察系突厥人,也包括蒙古人、切尔克斯人、希腊人、库尔德人,甚至还有欧洲人。

马穆鲁克成员之间的关系纽带错综复杂,主要以血缘关系为主,以寄养亲属关系、通过收养创建的虚构亲属关系、庇护主义下的亲属关系以及由友谊意识创建下的虚拟关系:兄弟情谊和同僚情谊为辅,每一种类别都有不同的社会和法律含义。首先,与历史上的其他奴隶制度不同,马穆鲁克奴隶与其主人的关系或许从人类学的角度来描述会更加贴切:他们之间的关系纽带通常被视为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但是区别于亲生父子关系,马穆鲁克人是由其主人购买或者收养而来的。普利斯顿大学教授肖恩·马蒙教授曾提到,奴隶可以被无子的主人当作“替代的儿子”并强调了“伪亲缘并非真亲缘”理论。

历史上,马穆鲁克主人在有亲生儿子之前会买来心仪的马穆鲁克并给予他很大的权力,几乎可以在主人家里享有儿子地位,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是主人的第一批马穆鲁克。如果主人家中一直无子,他们将终生享受着特殊的地位。受到马穆鲁克主人喜爱的马穆鲁克的数量也是相当有限的,在马穆鲁克的史料中能查阅到可以在主人家里享有儿子地位的人则少之又少。当马穆鲁克主人自己的儿子出生时,马穆鲁克就不再继续在主人家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这表明在马穆鲁克时期的社会关系等级制度中,血缘关系高于所谓的“伪家族关系”。

在继承制度方面,不同于阿尤布王朝的血缘继承制,马穆鲁克虽注重血缘关系,苏丹在获得王位后也一心培养自己的儿子,为将来继承父位打下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政权交替上,素有“能力取决权威”的特点。由于马穆鲁克之间关系繁琐复杂,偏重同僚情谊,即便是苏丹的儿子继位之后,也会有许多马穆鲁克将领伺机反叛,争夺苏丹之位。史料记载:“一位名叫甘索·哈姆苏米的马穆鲁克大领主宣称自己是苏丹,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一个都不配成为苏丹。所以他召集了大约3000名马穆鲁克围攻城堡,驱逐前任苏丹的儿子,因为在这一时期谁占了上风谁就会成为苏丹”。

此外,在马穆鲁克内部的精英阶层大多是通过招募奴隶来的,他们在成为马穆鲁克之后就开始为自己将后能成为国家成员打下基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穆鲁克时期的血缘继承制,英国哲学家欧内斯特·盖尔纳曾提到:“马穆鲁克体系。努力摆脱亲属或部落的因素,并将其推翻”。

拜巴尔斯在1277年去世后,他的长子赛义德·拜尔克汗继位。但两年以后被废黜。拜巴尔斯年仅七岁的小儿子阿迪勒·撒拉米什继位,由马穆鲁克将领曼苏尔·盖拉温担任他的监护人。然而,不久以后,这位在军中素有“勇猛”先锋之称的盖拉温就选择起义取而代之,成为新任苏丹。综上原因,马穆鲁克王朝政权继承的特征具有复杂性,父死子继者屈指可数,多为相互倾轧,领导者更迭频繁,趋向弱肉强食。

马穆鲁克王朝的在埃及实行的中央集权制与过去的任何一个埃及王朝都不相同,它的核心要素是军事体制与军事精英阶级。在这种体制下,社会冲突成为了社会主要特征。统治者们在内部建立新的整合机构,通过公平分配资源和权力轮换,以便成功地调解社会冲突,进而避免。这些非正式的机制又被部分学者称为马穆鲁克王朝特有的“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多重关系”,在这种关系下,统治者能够调节其内部权力关系,避免了政权内部出现失控的暴力竞争进而拖垮整个国家的风险。有学者认为,马穆鲁克王朝本质上就是一个庞大的庇护主义关系,与现代阿拉伯政权没有太大的区别。

傀儡哈里发政权

在中世纪晚期的眼中,马穆鲁克人既是又是奴隶,他们权力和地位的合法性有待商榷。在当时的人民眼中,尤其是曾在阿尤布统治下的人民,认为拜巴尔斯和盖拉温都是前朝的篡位者,他们不是古来什族,按照律法规定无权担任哈里发一职。

尽管伊斯兰平均主义在中世纪阿拉伯地区有所传播,马穆鲁克军队在埃及海岸附近的曼苏拉战役中战胜了路易九世十字军并在“艾因·扎鲁特”之战的胜利击退蒙古西征军,但是仅仅在战争中的优势并不足以成为王朝的统治者,在一个仍以部落组织为主的社会中,血统的纯正与否才能决定一个人的地位。因此,早期马穆鲁克苏丹为巩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而做出了一系列举措。

拜巴尔斯在即位后模仿了十二世纪与前朝统治者有关的传统,将苏丹描绘成伊斯兰和阿拉伯部落传统中的道德统治者。为了使他们的传统和英雄地位合法化,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伊斯兰统治者,1260年,拜巴尔斯从战争难民中物色到一位叫阿雷福吉·阿拔斯的阿拔斯后裔。在确认其门第出身后,在开罗任命他为哈里发,命其头衔为“穆斯坦绥尔”,意为求安拉赐胜利者。

哈里发和苏丹的名字同被铸在钱币上,在星期五聚礼的讲道中,哈里发的名字还位于苏丹的前面。先知的遗物绿色斗篷和拐杖也归哈里发穿着和保管。他们还经常穿黑色衣衫,以示尊严和高贵。哈里发虽然得到了名誉却也为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众所周知,哈里发王朝的存在只是依靠苏丹国的恩典,傀儡哈里发的出现使马穆鲁克苏丹的主权地位神圣化,并加强了开罗对其他首都外交礼仪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王朝   埃及   阿拉伯   统治者   政权   奴隶   特征   主人   地位   儿子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