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国在战国初期逐渐失去了强国的地位?

秦国作为战国四大强国之一,在战国初期衰落为二流国家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由于晋国的存在,晋国太强大,秦国在整个春秋时期根本无法走出函谷关。第二,秦国有一个特别糟糕的制度,叫做埋葬。有能力的大臣在国王死后会被拉去埋葬。这样,秦国就没有人可用了,自然也会逐渐衰落。

  当然,如果我们想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简单地回顾秦国的特殊历史。否则,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秦国以后会出现这些特殊问题。


秦国的祖先最初是周王室的皇家马夫。在西周时期,养马实际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军事实力。因此,后来,当周王室看到秦国的祖先时,他们养马真的很好,这有点值得信赖,所以他们把一块土地分给了秦国的祖先。

  这个地方大致在今天的甘肃天水地区。因为当时这个地方叫秦地,后来分到这个地方的人叫秦人。

  秦国的国号也是这样来的。

  在西周,甘肃绝对是一个真正粗糙的地方。当时,所谓的中原是指以黄河中下游为核心的地区。至于甘肃,基本上没有人住在这里。偶尔,有些人被周王室视为野蛮人,根本不受周王室的管辖。

  因此,当时周王室对秦人祖先的分封基本上是一张空头支票。据估计,周王室当时没有想过秦人祖先在这里成长到什么程度。他们只是想给他们一个更好地为周王室养马的地方。

  然而,这对秦人的祖先来说就足够了。有这样一个地方总比没有好。虽然暂时看起来差不多,但以后可以慢慢建!

  因此,从那时起,秦人的祖先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开始了漫长的建设道路。它不仅使原本恶劣的生活环境更适合生活,而且从周围的军迪那里抢走了许多领土。

  对于秦人的祖先来说,被封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土地上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至少,如果封在这里,可以合法扩张。与黄河中下游不同,所有的领土基本上都被瓜分了。如果你想扩大领土,你只能与其他诸侯国作战,这是非法的。

  而秦人这边,只要打退了戎狄,打下来的地盘,基本上都可以归秦人自己占领。

  因此,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在整个西周中后期,秦人的祖先不断扩大领土,逐渐扩大到关中地区。在中国古代,关中地区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这也为秦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基础。

  但是,请注意,直到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叫秦人,而不是秦国。

  因为当周王室被划分为领土时,他们根本没有给秦任何头衔和头衔。因此,虽然秦朝的祖先实际上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领土,但他们并不是诸侯国的国王,而是周王室的马夫。这种尴尬的情况在整个西周时期都没有得到解决。

  然而,在西周末,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西周的灭亡。

  西周末,随着犬荣突破西周首都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镐京被打破后,各地诸侯国纷纷派兵救援,包括秦人。当时的秦人虽然还没有正式封存,但他们手下也有一支军队。所以当时秦人的祖先也参加了救援行动。

  最后,在诸侯们的共同努力下,犬荣被赶走了,但镐京也被烧毁了。因此,在那之后,周王室只能迁都洛邑,东周从此开始。与此同时,秦人的祖先和其他诸侯一起建立了周平王。

  这时,秦人既有护驾之功,又有支持之功。再加上多年前养马的功劳,如果不给一个头衔,似乎有点难以形容。因此,新的即位周平王终于慷慨了一次,给秦人的首领一个头衔。但不得不说,周平王还是有点吝啬。即使秦人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周平王仍然只是给了伯爵一个。

  相比之下,宋国是公爵,齐国是伯爵。秦国的爵位远不如他们。

  然而,对秦人来说,结果已经很好了。至少,从那时起,秦国正式成立。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西周灭亡的闹剧中,秦国不仅获得了正式建国的许可,还获得了重要的空头支票。

  当时,周平王迁都后,除了给秦一个伯爵外,他还向秦承诺,只要秦能赶走西方的军队,所有收回的领土都属于秦本人。当时,西方的所有领土都不再属于周王室。所以周王室的承诺,自然没有价值,或者依靠秦自己的努力。



  但问题是,周平王的承诺给了秦国合法扩张的权力,这很容易做到。

  相比之下,为了争夺一些成熟的领土,同时代所有位于中原腹地的诸侯国早已闹得沸扬扬。但秦国可以在西方肆无忌惮地扩张,这是合法的。有了这种合法扩张的权力,下一个秦国就不可能了,即使它不强大。

  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经过九代君主的扩张,秦国终于占领了整个关中,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大国。当第九位君主秦穆公在位时,秦国几乎完全占领了关中地区,并赢得了函谷关的危险堡垒。从那时起,秦国就变得进攻和撤退,可以完全阻止函谷关以外的诸侯国的进攻。

  与此同时,当秦穆公统治时,中国历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秦穆公统治初期,正好赶上齐桓公统治的时期。当时,周王室衰落,各大诸侯国开始争霸。齐桓公的成功统治为其他诸侯国树立了榜样。因此,在那之后,整个春秋时期,所有其他诸侯国基本上都遵循齐桓公的道路。

  当时秦穆公自然对争霸感兴趣。但问题是,在秦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要想争霸,首先要走出关中,深入中原。这时,函谷关天险的存在成了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由于函谷关的存在,其他诸侯国几乎不可能进入关中。但另一方面,秦人走出函谷关也变得困难。

  当时,秦国东部只有三个邻居,即晋国、周王室和楚国。这三个邻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容易被秦国打败。特别是在函谷关的道路上,有必要与晋国争夺领土。当时,晋国几乎相当于齐国的一流大国。秦国很难从这样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手中利用它。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秦穆公并没有想过与晋国开战,而是想通过婚姻的手段,从对方手中换取一条渠道。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秦穆公首先娶了晋国老国王的女儿,成为晋国的女婿。但结果,晋国根本不买。晋国认出了秦穆公的女婿,但如果他想要渠道,他真的没有门。

  然后,老国王去世了,老国王的儿子,也就是秦穆公的一个大哥哥。大哥即位后,他仍然拒绝给渠道。因此,双方只能动武。因此,大哥在战场上被捕,但晋国本身是无害的。因此,最终,双方只能恢复友好关系,大哥把儿子送到秦国做人质。

  秦穆公可以说去做人质的大侄子,秦穆公可以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把女儿嫁给了他。我以为这个男孩回家后可以卖掉秦穆公的岳父。但结果,在叔叔去世之前,侄子和女婿甚至没有打招呼就逃回了晋国。回到晋国后,他也不承认以前所有的承诺。

  突然,秦穆公终于焦虑起来了。所以,在那之后,秦穆公只是找到了他的另一个叔叔,支持他回到中国当国王。在秦国的全力支持下,叔叔成功地回到了中国,夺回了王位。至于女婿和侄子,他只能被打败并被杀。

  秦国支持的大哥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回国后,还是不打算承认之前的承诺。晋文公也不傻,知道放秦国东出有多有害。当时晋国有兴趣成为下一个霸主国。齐国,一个老霸主,在齐桓公去世后,陷入了混战,早已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南方的楚国虎视眈眈,成为晋国最大的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秦国东出,无疑会给自己增加一个新的对手,晋文公自然不会同意。但与此同时,晋文公比前两位晋国君聪明,知道他不能轻易冒犯秦国。

  所以接下来,晋文公会联系秦惠公。大致意思是,我不能轻易给你我祖先打下来的领土。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打楚国,这样打下来的领土,我们是一半。我可以彻底压制楚国,你也可以得到东出的通道。不是两全其美吗?



  秦穆公一听,就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秦国开始帮助晋国打楚国。正是在秦国的帮助下,晋国很快就打败了楚国,所以不久之后,晋文公成功称霸,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大霸主。

  然而,秦穆公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

  秦穆公发现,虽然秦国和楚国来回战斗了几次,但领土确实占据了一些。但与此同时,晋国获得了更大的领土,秦国仍然没有东出的道路,仍然被晋国封锁在西方。这样,如果楚国被摧毁,晋国将完全封锁所有渠道,秦国将不再想东出。


  即使秦国东出,秦国也不能再打楚国了。不但不能再打,反而要帮助楚国,抗击晋国。

  因此,从此,秦国又开始转变国策,转变为联楚抗晋。

  在这个时候,秦国和晋国注定是不可能善良的。他们必须打架才能重新开始谈论条件。因此,不久之后,在晋文公去世时,秦国果断派兵秘密进入中原腹地,并计划驻军中原腹地,造飞地。

  但没想到的是,新即位的晋国君,也不是软柿子。得知此事后,果断地在萧山设伏,最后一举重创秦军。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萧山之战。

  萧山之战结束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秦国多次与晋国作战,基本上输得越来越少。毕竟,从国力的角度来看,晋国要强得多。直到最后一次,秦国几乎没有赢,这是对萧山之战的仇恨。但在那之后,秦穆公也知道秦不能做晋国。所以我们只能再次与晋国和解,双方继续做好邻居。

  几次东出的失败开始让秦国的统治阶层明白,东出可能是不现实的。如果你想东出,你就不能绕过强大的晋国。面对晋国,秦国以前使用过所有的技巧,但仍然不起作用。因此,只要晋国强大一天,秦国就注定没有机会东出。

  至于连晋灭楚,从楚国开辟通道就更不现实了。一旦楚国被摧毁,晋国立即占据了世界一半以上的领土。更不用说东出了,秦国可能会被晋国摧毁。

  因此,从那时起,秦国再次改变了国家政策,开始将东出的国家政策调整为西方统一。正因为如此,在整个春秋中后期,秦国并没有试图东出,而是在西方扩张,逐渐统一了整个西方。

  此外,秦穆公临终前还做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秦国的历史走向。秦穆公临终前,直接下令要求100多人为自己埋葬。

  殉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先秦时期,更是司空见惯。但问题是,在秦惠公要求为他殉葬的100多人中,不仅有他的妃子和奴隶,还有当时秦国最有才华的大臣。


  不知道秦穆公当时是怎么想的。

  秦穆公的做法无疑是个坏头。从那以后,秦国以外的人才一听到秦国的名字就会不断摇头。毕竟,没有人愿意为别人埋葬。因此,在那之后,中原国家的人才宁愿成为宋国鲁国等二流国家的官员,也不愿成为秦国的官员。

  与此同时,位于中原的晋国也开始封锁秦国,以压制秦国。除了经济封锁,禁止商人通过晋国向秦国买卖东西外,晋国还开始在中原出口文化,宣传秦国只是一个无知和落后的国家。如果所有的人才都去了秦国,他们将不得不在未来死亡。

当时没有报纸或电视,秦国人被封在函谷关以西,根本出不来,想解释也解释不了。所以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秦不是好地方,自然没有人才,愿意去秦当官。

  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去了列国,很多国家都去了,却不去秦。除了秦国很远,晋国不让他们去,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人太野蛮落后,不值得传播自己的知识。

  没有外部人才的引进,再加上晋国的各种封锁,秦国很难不衰落。因此,在接下来的200年里,秦国一直在衰落,逐渐从四大强国之一衰落成为二流诸侯国。

  当然,凡事有弊是有益的。秦国衰落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秦国未来能够继续甚至崛起的原因。正是因为秦穆公去世时,所有的人才都被埋葬了,所以后来秦国没有出现在晋国的六清家族,也没有三家分晋或田氏代齐。

   同时,正是因为晋国阻碍了秦国的发展,秦国只能在整个春秋时期向西发展,最终统一了西方。这也为战国时期秦国有着广阔的后方,可以独自面对六国的围攻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秦国   晋国   楚国   关中   中原   西周   王室   领土   强国   祖先   战国   初期   地位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