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与黑龙江的区划变动,黑龙江省的7个县,为何划入吉林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给大家说了不少省份的区划变迁变迁沿革,因为我国的历史比较悠久,而且疆域比较大,历史上我国经历了很多的政权,而且我国的民族比较多,多民族慢慢的融合,才形成了现如今统一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不同政权执政期间,对于地方的命名和划分都是不一样的,我国地大物博,西北,东北,华北等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少数政权。历经了不同政权的统治,慢慢融合才形成了稳定的疆域格局,今天给大家说一下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区划变动,看看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后。黑龙江省有7个县给了吉林省,历史类型的素材寻找不易,希望大家能够点赞支持一下。

首先简短的说一下,两个省的发展情况和他们的区划沿革。


吉林省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重要省份,目前吉林一共有八个地级市,一个自治州,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现如今吉林省的常住人口为2300多万人,吉林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他是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的完整见证地,新中国成立以后,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不过近些年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的并不是很好,随着东三省的衰落,吉林省的经济增速也慢慢降了下来。

在远古时期吉林省就有人类生存了,根据出土的化石表明1万年前,榆树人安图人都在此地生活过。

上古时期,吉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已经和中原王朝建立联系,当时是属于臣服关系,此时的吉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燕国的统治范围已经到达了吉林省,燕国长城就是最好的证明。


汉朝时期,汉朝灭掉了卫满朝鲜之后,在吉林省设置了郡县,将吉林省划入了自己的管辖范围。在东汉末年到唐朝时期,高句丽在吉林崛起,然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高句丽国,唐高宗年间唐朝和新罗联合灭掉了高句丽,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安东都护府。

辽国时期,辽国将吉林省划分到东京道管辖,而西部一小部分地区则隶属于上京道。金国时期改道为路,吉林省境内主要是由上京路北京路管辖。

元朝的时候采用了行省制度,这就是现如今我国省制度的来源,当时的吉林省主要属于辽阳等处行中出省。

明朝时期,吉林地区主要属于努尔干都司管辖。清朝康熙年间开始修建吉林城,吉林也就是这时候第1次出现在我国的行政版图上。清朝的时候对东北地区的管辖主要是采用军事管辖制度,设立了吉林将军,盛京将军,还有黑龙江将军。


近现代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沙俄不断的染指我国。公元1860年沙俄侵占了吉林省的沿海地区,当时的吉林成为了内陆省。光绪年间废除将军制度,正式建立吉林省。

民国时期,吉林省是我国的22个行省之一,它的区划仍然和清朝一样,并没有发生改变。1948年吉林省解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对东北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最开始东北是有9个省,然后改为6个省,最后改为了4个省。然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变迁,形成了吉林省现如今的行政区划。

再来看看黑龙江省的发展情况和他的历史区划格局,黑龙江简称是黑,它是我国最北端,也是最东南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它的边境线2981.26千米,黑龙江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它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目前黑龙江一共下辖有12个地级市,一个地区,2021年黑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4,000亿元左右,总体来看黑龙江的经济发展不是太好。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在这里活动了,当时活动的少数部族主要是肃慎族。后来肃慎族经过几次改名之后慢慢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秦朝之后在黑龙江地区活动的主要是有汉族,鲜卑族,还有扶余族,唐朝的时候设立了安东都护府,唐圣历元年,粟末靺鞨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渤海国,当时的渤海国面积很大,管辖了几乎整个东北地区。

元朝的时候采用了行省制度,当时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是辽阳行中书省,主要由开元路和水达达路管辖,后来到了明代的时候设置了奴儿干都司。

清朝的时候,黑龙江地区主要由两个将军管辖,分别是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第2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攻占了黑龙江以北的地方,使得黑龙江和吉林省的面积都大大缩小。

民国时期,俄国的10月革命之后,中国政府逐步的收回了以前被沙俄占领的土地,在民国19年的时候,当时黑龙江省已经管辖了42个县。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沦陷,日伪在东北地区建立伪政权,实行了省和县二级体制,组建立了伪满洲国。

在1945年到1946年的这几年中,黑龙江地区一共有5个省和一个直辖市,这5个省分别是绥宁省,合江省,松江省,嫩江省,黑龙江省,直辖市是哈尔滨直辖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当时的黑龙江只有两个省,分别是松江省和黑龙江省,1954年松江省撤销合并给了黑龙江省成为新的黑龙江省。这就是黑龙江省的整体区划变迁沿革。

那么言归正传,关于这两个省的区划变迁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要从近现代历史中开始说起。在日寇侵占东北时期,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将以前的东三省拆分成了很多的省。据统计,当时东北地区一共有19个省,日本战败之后。东北地区重新调整成为了9个省分别是合江省、辽宁省、嫩江省、吉林省、松江省、安东省、黑龙江省、辽北省、兴安省。

每个省份的管辖面积并不是很大。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为了方便管辖这9个省,再次进行了合并,合并成为了6个省,分别是黑龙江省、辽西省、松江省、辽东省、热河省、吉林省。

在50年代以后东北的战略性和经济地位慢慢的体现出来。为了振兴东北,我国再次进行了一系列的合并,将当时的辽东辽西两个省合并成为了辽宁省,将松江和黑龙江合并,成为了黑龙江省。


此时东北地区一共有三个省,但当时历经这样的合并之后,吉林省的面积比较小,而黑龙江省的面积非常大。于是在1954年将黑龙江省下辖的白城县、瞻榆县、开通县、安广县、镇赉县、大赉县、洮南县。共计7个县给了吉林省管辖,吉林省拿到这7个县后,组建了白城专区。之后一步步的调整成为了白城市,这就是吉林省白城市的由来。

不得不说,虽然说现如今东三省衰落了,但是由于东北地区地大物博,未来肯定能够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关于东北地区的区划变迁沿革就给大家说到这了,在之后的文章中会大家介绍别的城市的区划变迁沿革,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谢大家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吉林省   黑龙江省   吉林   黑龙江   沙俄   区划   东北地区   松江   变动   时期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