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私挪1.4亿公款被罚百万,牙茅陷入至暗时刻

素有“牙茅”之称的通策医疗,近两年来日子不太平。

近日,通策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吕建明收到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处罚原因涉及关联交易未披露事项。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吕建明系通策医疗实际控制人,而吕建明控制的其他主体为通策医疗的关联人,通策医疗与关联人之间发生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构成关联交易,浙江证监局将依法对吕建明处以100万元罚款。

此事可以追溯至2021年9月,通策医疗拟以全资子公司通策妇幼全部股权,参与通策壹号基金的投资,该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为吕建明。经评估,通策妇幼作价1.43亿元,获得通策壹号基金28.6536%出资比例。

2021年10月19日,通策医疗按约定向壹号基金支付了1.43亿投资款,通策医疗方面强调,公司向壹号基金的出资符合相关协议约定,且公司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流程。

但是在同日,壹号基金将两笔款项分别打给了早已被壹号基金收购的股权出让方上海存济医院有限公司和西安存济医学中心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吕建明,且经营状况惨淡。

而这笔钱,在经过多次转账后,最终被用于偿还这两家公司的银行借款。直到12月30日,通策壹号基金才向上市公司支付了通策妇幼的股权收购款。

也就是说,这1.43亿元被吕建明腾挪了一番,去给自己实控的另外两个公司救了个“火”。

吕建明非经营性占用了这笔公款,且未履行相关流程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信披违法违规。这番操作,埋下了公司实控人占用资金的隐患,可能会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

对此,有媒体曝出吕建明朋友圈的一则回应:“上市公司出资1.43亿元到壹号基金,壹号基金又以1.43亿元收购上市公司妇幼资产,资金回到上市公司,并实现了妇幼资产剥离的目的。这次对我个人信息披露问题的处理,不会影响公司。”

但是,这则不痛不痒的回应显然不足以让人信服,吕建明被处罚的“靴子”终究还是落地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法商研究中心主任邓勇表示,肯定损害股东利益,第一,股东知情权受到了损害;第二,公司债权实现受到损害。就通策医疗事件而言,上述转让款1.43亿元占用又归还,虽没直接损害公司财产利益,但这类事件对公司治理与名誉所造成的损害确实存在。

往期看,被誉牙茅的通策医疗,曾是资本香饽饽,资本动作可谓频频。通过产业基金投资妇幼医疗、辅助生殖等领域。

吕建明一手上市公司一手投资平台,平台投资的医院诊所不并入通策医疗业绩表,只算投资收益,但可收取管理费。看似风光繁华,然激进并购、大举扩张中,也埋下不少暗雷。

2022年5月,账面资金7.34亿元的“牙茅”拟豪投7.69亿,收购和仁科技30%股权,并称之为实现通策医疗信息化战略。随即引来问询函。

因为审视和仁科技的业绩面后,确实难言乐观:2019年营收为4.41亿元,2021年为4.64亿元,基本处于成长停滞,净利更从4123.48万元下滑到3480.73万元。且经营性活动现金流2020、2021两年为负,分别为-6756.25万元、-1783.08万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为-9832.07万元。

如此大手笔收购,是否过于激进呢?毕竟近六年内,累计分红占累计盈利比重低于0.5%的通策医疗是出了名的“抠”。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通策医疗耗光账上现金收购和仁科技,后者市盈率高达74倍,通策医疗确实存在“蹭”和仁科技市盈率的嫌疑,如此一来,未来极可能通过造概念来提高自身市值和推高股价。

此外,2020年9月,通策医疗还宣布收购杭州海骏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10家企业,总额1.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交易增值率超过500%,妥妥高溢价收购。且海骏科技为吕建明实控企业,彼时曾被舆论发问有无利益输送嫌疑?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骏科技持有的10家企业账面价值仅2424万元,6家出现亏损,海骏科技净资产为-1856.55万元。

孰是孰非,留给时间作答。吕建明曾豪言:“没有300、500的市盈率,又怎么配得上通策人争做世界第一的宏大愿景呢?”

不过,“牙茅”诞生之日起,就伴随不同声音。

除了高企的市盈率,2021年10月三季报披露后,有投资者因不满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在雪球发文表示,通策医疗股价涨跌波动很大,是“股市杀猪的最好教材”。

由此,吕建明亲自下场“手撕”,直言“他们买我们的股票,是我们的耻辱”。“他们的嘴巴才是最臭不可闻的地方”......言语之“粗鄙”,可谓刷新三观。随之舆论燃了,批评声泛起,并很快登上热搜。

有投资者评价称,“这是A股历史性的一刻”。

2021年10月19日,人民网发文《人民财评:千亿董事长更应对投资者保持敬畏之心》:“正确引导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预期,不能过度夸大上市公司发展潜力,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存在不切实际预期。”

最终,吕建明以销号收场。

2022年也是通策医疗的多事之秋,除了实控人被罚,通策医疗还遇上了集采。

整个医疗行业,不管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还是护理类,都是谈“集采”色变。

集采就意味着毛利大幅度下降,虽然销量会一定程度增长,但是很难弥补这中间的差距。

在牙科行业,利润贡献最大的是种植牙,然后其次是正畸。

恰恰这两块的市场蛋糕也足够大,现代人已经非常注重牙齿的健康和美观。

但是9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公告《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

种植牙大概分为三个部分: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

文件规定种植体、牙冠两个部分的价格需要通过集中采购和竞价挂网产生。

原本一套高端种植体要4-6千,普通种植体要2-4千,牙冠也要一千多,再加上医疗服务费,一颗牙齿还真要不少钱,比黄金贵多了。

按照行业内的说法,集采后价格将下降50%左右。这个对牙科领域公司的影响肯定是比较大的。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通策医疗业绩表现也不佳。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微增0.1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92%。而2021年,通策医疗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达42.67%。

公司表示,亏损原因有2022年逆势扩张,“蒲公英计划”的分院目前处于筹建或培育期,部分仍在亏损;人才扩张导致成本增加,叠加集采导致的观望情绪和疫情影响部分门店经营等。

此外,通策医疗的股价在去年达到历史高点421.99元/股,随后大幅下跌,截至2022年12月30日报收于152.99元/股,距历史高价跌幅超六成。

总而言之,一番梳理后发现,2022年的通策医疗、吕建明积弊烦恼真不少,可谓颇为水逆。

好在,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去,市场红利也仍在。

一方面,国家政策支持民营口腔医疗;另一面,口腔医疗业供需失衡,需求旺盛。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国人越发重视口腔健康问题,市场仍在爆发期。

那么,经历过往种种,通策医疗、吕建明能否痛定思痛、重温初心,进而打破逆风局、重振牙茅雄风?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牙冠   市盈率   公款   妇幼   创始人   上市公司   口腔   投资者   利益   时刻   基金   医疗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