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的私人日记之七:晚清对太平军“失身者”的处置

#头条创作挑战赛#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农民起义,起事于两广地区,广东涉入非常深,参与者也众多。但太平天国运动中士大夫参与特别少,高层与骨干没有举人、进士出身者。而运动被镇压后,清朝对这些曾参与其中“失身者”的处置,也并非如影视局中一样一杀了之,后期甚至采用了较为宽大的处置原则。


杜凤治到任广东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被平定,统治秩序基本得到恢复,官府、宗族、士绅之间关系重新找到一个新的平衡,广东进入一个相对短暂的“安靖”时期。这期间,日记日载了大量涉及太平天国“失身者”的处置案例。


比如同治十二年七月,有人密报“连平州原太平军的一个头目钟华甫”在省城出现。杜凤治接报后没有马上去拘捕,而是向总督瑞麟禀报。瑞麟指示:“乱贼起事于两广,参与人众,封王拜帅者现今尚存不少,如准人告发,不胜扰扰,以故既往不咎”。杜凤治为免出意外,仍将钟华甫拘押,审讯中得知,钟华甫当年曾开炮抗官,但后来已将家中“炮火刀械”都上缴官府,自已也捐了县丞,身上还带着捐官收据。日记没有记载最终处置结果,但有瑞麟的指示,估计不会重办。


杜凤治在署理罗定州知州时,曾审理过一起案件,是关于张启昌控郭佐辰骗钱,但郭又控告张启昌“系太平军匪”。杜凤治认为:“太平军滋扰之时,裹胁跟随为贼用者,乡间愚民十有八九,现战事已平,圣朝宽大,裹胁跟随情尚可原者,概不深究,予以自新”。于是就事论事,只判处郭骗取钱财,他对此案的处置与瑞麟所定原则是一致的。


光绪一年八月,仍旧在署理罗定州知州期间,杜凤治将关押近20年的原太平军乱党戴永英兄弟的妻子侄等亲戚释放。杜凤治认为”罪人不孥,事已日久,不能详办,何苦任其瘐毙”。


日记还记载了其他类似事例,如杜凤治的同乡、远亲赵又村,曾“失身”太平军,太平天国失败后通过捐官竟然成了清朝候补官员,甚至差点给予委任实缺。后被上司发现,只是取消他的委署机会,而没有处置他。

另一位为太平军办过盐务的举人鲍存晓更为幸运,不但部分京官为其担保参加会试,还高中进士。


虽然战乱期间,清政府对太平军乱党会斩草除根甚至株连亲属,但战后的宽大处置的确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没有想象中那么严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其时中下级官员对清朝的统治秩序还是颇有信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太平军   罗定   两广   太平天国   知州   举人   晚清   官府   广东   县长   清朝   宽大   私人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