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甘南附记:第一次夭折的甘南之行

自2012年起,我每年都要拿出几个月的时间去领略一下祖国大地山水风光,或自驾游,或背包自由行,没有参过团。因为我不喜欢那种“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此一游,景点拍照”赶考式的有时间约束的束缚式的旅游模式。但仔细研究甘南的旅行路线,交通不便、路况不佳,自由行和自驾游应该都不是太适应,参团可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无奈之中,再不喜欢也只能如此。于是在2016年6月到青海旅游前,在欣欣网上报了一个甘南五日游的兰州的本地团。但殊不知在此后所发生的事情,却搅扰了旅游的愉快心情,也使得第一次甘南游半途而废。这一次虽没能走完甘南全程,但却使我些许明白了些旅行团的套路,同时也领教了“中国大妈”这个特殊群体的厉害。

等到了兰州在火车站和导游接上了头,坐上了甘南旅游大巴才知道,我所参加的这个旅行团是个“杂烩团”,至少有五个以上旅行社的报团人员组成,导游是兰州本地的一个地接旅行社安排的。近三十人的“杂烩团”团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在所在地旅行社报名的,也有和我一样在网上报的兰州本地团。团员中老年人居多,我应该算是年轻的。团中的老年人大部分都是退休无事共同出游的夫妻,也有和我一样单独出行的。带团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初见面他是一脸的疲惫相,不是太苟言笑。据他讲他是昨天晚上才从甘南带团回来的,没有休息好,有点累。旅行大巴自兰州出发后,他在车上向团员介绍了本次五日游的行程,并保证本团无强制性消费和购物,绝对是是一个纯玩团。

等到了夏河,游完了拉卜楞寺安排住宿时,承诺的三星级酒店变成了远离县城的民宿,几个川渝地区来的老夫妻就开始和导游有了分歧,矛盾隐盾也就由此而起。小导游虽然年纪小,但其明显是个“老油条”,其解释旅游旺季,夏河本来就不大,城内像样的宾馆也不多,环境和居住条件不一定就能赶上我们入住的民宿。加之这个团是临时拼团,时间仓促,没有订上城内宾馆,希望各位叔叔阿姨多谅解一下,并承诺下一站一定让大家满意。小导游解释来解释去,嗓子都有点嘶哑。既然已经如此,大家也就没太为难小导游,都感觉小导游叔叔阿姨地叫着确实也不容易。但有一点是小导游是没有考虑到的,他忽悠的这个群体中有很多是旅游队伍中的“老游击队员”。

安顿好住宿,旅行团跟着导游来到了桑科草原。在到桑科草原的路上,导游讲了桑科草原的旅行安排,游览草原,参加篝火晚会,走进藏包,观看表演。只不过所有这些项目,除游览草原外,其余都要另行收费,收费标准是每人360元。凡参加者可享受免费晚餐,参加者报名交费不强制,不参加者只能在草原等待,也不能上旅行车。整个团被导游忽悠报名的有近二十个人,有十余人不参加。不参加的十余人有从川渝地区来的那几对老年夫妻,还有从北京来的一对夫妻,也包括我和另一个山东老乡。问导游我们这些人想回民宿或到夏河县城怎么办,导游回答回去可以,但要自己找车,费用自理。当时没报名的那几个从川渝来的老人中的几个大妈当时在草原上就和导游起了争执,争执了一通也没有个什么结果。草原自由游玩时间到了以后,导游领着那些交了360元费用的人去了篝火晚会的藏包,而我们这些未交费的人则被晾在已渐入夜晚的草原停车场。

桑科草原平均海拔3000多米,高原气候昼夜温差较大。虽说已进入了六月末,但夜晚还是感觉有点冷。原本我们这些没有随导游去的这些人商量着准备在停车场附近餐厅AA制吃点饭,然后或坐在餐厅里,或坐在草原上望天空数星星,聊聊天拉拉呱,平复一下燥心,等两个多小时的篝火晚会结束后再和那些交费的团员一起回民宿,时间也不会感觉过的太长。但那晚也是天公不作美,下午本来还好好的天气不知为何到等到天黑后竟下起了雨。下雨就要有避雨的地方,进餐厅用餐吃饭捎带着避雨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进入了餐厅,服务员问我们是那个旅行团的,并告知我们此餐厅不接受游客单独点餐,吃饭用餐可以,但必须由导游联系他们餐厅,否则他们概不接待。当时餐厅用餐的人也不少,都是其它旅行团的游客,也是和我们一样被导游晾在草原上的人。问他们是否是自己点餐时,他们回答是导游联系餐厅让他们用餐的,并且他们还悄悄告诉我们这个餐厅饭菜价格高的离谱,一盘素炒菜花要五十元,带点牛羊肉的荤菜基本上都上百元,言谈话语中也透露出他们的不满。畸高的饭菜价格使几个年纪比较大的人产生了动摇,于是就有人建议不行拼几个车到夏河县城或回住宿的客栈附近找个吃饭的地方。反正我们所在的桑科草原景区离夏河县城也就十多公里的路程,拼车每人也花不多少费用。这个意见被采纳后,我们就开始麻烦餐厅服务人员让其帮忙找几个出租车,而餐厅服务员则称,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虽离夏河县城不远,但属地广人稀之地,晚上很少有出租车跑这个地方。即使联系上了出租车,每人也要收费50元,从游客的安全角度考虑,他们也不敢在未经得到导游的许可私自为游客联系乘坐车辆。无论吃饭还是回去都离不开导游这个坎,我们这些未入导游圈套的游客成了另类。餐厅服务员解释完之后,礼貌地把我们这些劝出了餐厅,理由是老板有规定不用餐的游客禁止在餐厅内闲坐。既然餐厅老板有规定,我们也不能和人家服务员较真,他们也是打工的,也不能给他们增添难为。

在高原的冷风细雨中,站在餐厅藏包檐下的我们于是就开始联系导游,让导游想办法把我们送回去。首先是北京的那对夫妻中的一人打通了导游的电话,导游称他人生地不熟的,也没法帮我们联系到回去的车,想回去还是那句话,自己想办法。导游不友好的态度,加上让游客自己想办法的答复,使得游客在无奈之中作出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向各自报团的旅行社电话投诉求助,因为在当时与各旅行社签订合同时并无这些行程中的限制性条款。于是我们这帮人就把电话分别挂到国旅、中青旅和各个不同的报名旅行社。如果一个游客电话投诉有可能是游客个人的问题,一批人投诉,那问题的性质可能就是另一种说法。等待的时间不长,各旅行社应该是找到了兰州地接旅行社,地接旅行社应该是找到带团的导游。导游没有露面,而是通过电话与我们中的人进行沟通,称其负责找车把我们送回去,让我们这些人统计一下有几个人想回去,但回去的路费还是要游客自理。导游没有露面的原因可能其也是考虑到其一个人难抵众怒,因为这十多个人中有半数以上的人因对住宿不满意与其有过小争执。导游的答复肯定是不能平息众人燥气的,几个川渝的老年游客明确向导游表示,如果其不找车把人免费送回去,今天晚上他们就待在草原不走,出了事情旅行社负全责。北京的那对夫妻甚至对导游说,如果不能使他们得到满意,他们将直接投诉到文旅部。此时的导游应该是有所顾忌,其可能也明白,其明显的强制性消费行为确实也惹恼了这帮人。于是导游不得不从不远处的藏包里来到了这帮人面前。看着还饿着肚子站在冷风细雨中的我们,导游连一句道歉和对不起的话也没有。其称可以联系餐厅让我们进去吃饭,但饭费要自己负担,因为参加篝火晚会的那些游客的餐费都包括在所交费用里,他也不能自己再掏腰包管这些不参加篝火晚会人的饭,并且他也没有这个实力。不吃饭的人和吃完饭的人,可以到车上等待篝火晚会结束后再一起回去。工作无效,这帮人就是铁了心地要回去,用其中几个游客的话讲,餐厅的饭贵得要死,回到住处找个小馆子或冲个泡面填饱肚子就行。无奈的导游面对这帮难缠的游客最终也是作出了妥协,找了三个出租车把我们这帮人送回了民宿。在车上我曾问出租车司机,他把我们拉回夏河要多少钱的车费,其称每人五十元,并说像我们这种情况之前偶尔也有过,只是小打小闹的,象我们这样的“大部队作战”没见过,司机很幽默。

在桑科草原等出租车的时候,北京的那位大哥就提议回到住地后,在民宿周边找一个农家乐在一起喝点小酒吃个饭热闹一下,出门在外能凑到一起也是一个缘份,再加上脾气性格大都相投,大家也都赞同。在民宿客栈附近的一个农家乐,原想我们每人点一个菜,但服务员却对我们说我们十个人有六道菜应该足矣,他们家的饭菜份量都很大。也确实如农家乐服务员所说,自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真的很念想那个农家乐的大盘鸡,五十元份量满满地装在一个大铁盘子里,有在内地饭店的二倍份量还多。吃着具有甘南特色的饭菜,喝着青稞小酒,讲着各自地方的谐言趣事,交流着各自所遇旅途经历,本来在早上还不熟悉的几帮人因共同的旅游经历而有了默契的共同语言。旅游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赏景悦心交朋友,虽是短暂的,但最起码在行走在坦途之中使人不感到寂寞。

吃着喝着讲着,有人就把话题引到了白天所发生的那些事上。大伙的评论是这个导游确实不地道,也不太会来事。导游不容易,他们拿着低工资,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途中游客消费的提成,作为游客都知道和体谅,但你不能一步一设套,让游客往里钻。用北京老哥的话说,稍微会办点事,开始就把酒店、草原旅游的事讲清楚,春风满面卖卖惨,把话别说的太死,事别办的太绝,博取点我们的同情心,也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把游客拉出兰州近300公里,然后把三星级酒店变成了民宿客栈,再然后强制消费不成直接在夜晚把你撂到下着雨无遮无避的草原上,让谁谁不气谁不恼!京城的人说话有水平,在理!喝了点小酒的成都大姐的话则是辣味十足,巴适!格老子退休没事就是想出门找点乐子,不是出来受气的。老子退休反正也没什么事,他反到给老子找了事,不行就陪着他玩玩,权当解解闷。在中国,大妈级队伍里人物都不是一些简单的人物,历害!热闹归热闹,说归说,旅行还要继续,但大家都可能有一种预感,就是接下来的旅程肯定不会太让人顺心。因为一个旅行团在小导游眼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类不同的派别群体,一类是可以为其贡献利益的,一类就是象我们这样的汤水不漏的铁公鸡。

吃完饭接下来就是回民宿客栈。出了农家乐,我们才发现路上连个灯影都没有。起初还认为甘南属于欠发达地区,加之我们住在夏河郊区,没有路灯也算是正常,但路边的小店却在用蜡烛照明,这就有点反常。好在农家乐离民宿客栈也就百十米的距离,穿过马路走进一条巷子就到,路也还算平坦。回到客栈才知道,客栈也没有电,不但没电,并且还没有水。服务台的服务员,也是客栈老板的妻子给我们每个房间发了一根蜡烛,每人发了一瓶矿泉水。问其为何无水无电,其答停电属今晚的突然现象,其也不清楚原因;水是一天前就停的,夏河市里自来水管道出了问题。停电是偶发事件,这个事是在导游安排住宿后发生的,应该不怨导游,但停水要说你导游不知道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停电可以凑合,电视看不看都无所谓,摸黑聊会天睡觉休息;但停水就是一个麻烦事。饮用可以有矿泉水,但洗漱方便就成了问题,洗脸刷牙程序可免,但总不能让人憋着不拉不尿吧?我们回到民宿客栈时,导游和其所带的那批人已先我们一步回到了客栈,无水无电,导游总该给我们一个解释吧?况且停水也不是今天的事情。可我们这帮人回来时,导游就是没照我们的面。不照面不是个办法,交了钱享受不到承诺的服务总该有个说法吧,白天发生的事的底火,再加上一点小酒的刺激,于是在北京老哥两口子住的那个房间里,北京老哥就带头开始打导游的电话,要求导游给换住宿的地方,如果达不到承诺服务,就继续向旅行社投诉。此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电话基本上是每个人都打过,我在电话里也听出,导游的嗓子是撕哑的,事情办的有点砸,再加上这些偶发事件,导游不上火那是假的!但关键的是游客更恼火!

电话打来打去,打到最后,导游连电话都不接了,只是让客栈给每人加了一瓶水。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要退团,基本上是人人都有意向。北京的那个老哥是第一个打报团旅行社电话的。在他与报团旅行社通话的时候,我们这帮人也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和山东老乡住的一个房间,他和我也都有退团的想法,认为和导游已经闹到了这个地步,跟着这个团再走下去,真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没给导游贡献利益的这帮人如果散了摊子,别人都走了你还不走,那么你就可能成为弱单群体中的另类孤家寡人,越向西走,离兰州越远也越偏僻,导游说不定能使出什么厶娥子。导游要拿捏你很容易,总归他走江湖的套路比我们要深得多。出来旅游图个好心情,何必要生这些无谓的气。于是乎我们两个人也都分别向各自报团的旅行社打了电话,要求退团,返还交纳的费用。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忐忑的,要求退团理由不可谓不正当,理是那么个理,但能不能退心里真的没有底。毕竟之前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加之时间已近午夜,旅行社能不能给答复都不知道。向各自的报名旅行社表达了诉求之后,迷迷糊糊的开始休息入睡,毕竟时间已到了下半夜。

应该讲,各旅行社还是比较重视旅游服务质量的,特别是一些大的品牌旅行社。一个旅行团一天出现了两次游客投诉事件,并且还都是互不相干的一个人投诉,那肯定就是旅行中出现了不尽游客之意之事,或承诺服务不到位,或侵犯了游客的利益。第二日早上四点多钟,我接到在欣欣网上报名的那个兰州本地的国际旅行社的电话,称已与地接的旅行社联系,同意我退团的诉请,将退回我所有的报团费用,稍后兰州本地的那个地接旅行社将有人同我联系,同时其还对本次旅行所造成的不愉快表示了歉意。和我一个房间的那个山东老乡也接到了其本地国旅的电话,内容基本上相同。这个时间给电话回复,肯定各个旅行社晚上都在协调这个事情。刚放下报名旅行社电话时间不长,我和同房间的山东老乡都接到了兰州那个地接旅行社的电话,称一会导游会联系我们这些要求退团的人,并负责购买自夏河至兰州的大巴车票,到兰州后,该旅行社会有专人在车站接待我们,然后到地接旅行社办理退费。地接旅行社称“我们”,看来退团的肯定不止是我们两个人。本来还担心人生地不熟的怕到兰州后被地接旅行社放了鸽子,看来这种担心有点多余。

起床简单收拾了一下,用昨晚喝剩的矿泉水漱了口,用携带的湿巾抹了一把脸,提着包到前台等导游。等到了前台才知道退团的一共有九位,这其中有昨晚我们在一起的十个人中的八位。等候的时间不长,铁青着脸黑着眼圈的小导游领着我们上了昨天把我们拉到夏河的旅行车,直接把我们送到了夏河长途汽车站,为我们买好了至兰州的车票,并给我们每人发了一袋面包,一袋奶和一瓶矿泉水,这期间我们与他也没有什么过多的交流。也没法交流,交流多了,闹不好那几个咬理不放俐齿伶牙的川渝大妈真得能把他怼到无地自容。

车到兰州,地接旅行社的接站人员把我们带到了火车站旁边的某旅行社会议室。在会议室里,几个象是管事的人详细询问了昨天所发生的情况,并认真地作了记录,然后让我们每个人都签了字。其中的一个人还再次对昨天所发生的不愉快进行了道歉。再接下来就是让我们核对确认在各个旅行社的缴款金额,并全额退付了我们的全部款项。至此此事应该是划上了一个句号。好好的一个甘南五日游由于人的原因和偶发的原因结果变成了夏河一日游,虽打乱了计划好的旅游行程,但却免费游了拉卜楞寺和桑科草原,倒霉的是生了一通气,浪费了大好时光。小导游肯定比我们还要倒霉,桑科草原回夏河的出租车是他花的钱,夏河到兰州的大巴车票也是他付的款,旅行社全额退付了我们的报名费,拉卜楞寺的门票和夏河民宿客栈的住宿费闹不好还得他自掏腰包。这些都是明睛眼见的事,再往后闹不好其还要受批挨剋被处罚。怨谁?只能怨这个小导游太不会办事。参团旅游,游客和导游之间并不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关系,某些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反转!

出了旅行社的大门,我们这几个在同一战壕战斗过的另类开始道别。旅程还要继续,我到青海,成都的那几对夫妻结伴到宁夏,北京的那对夫妻准备到九寨沟,山东的那位老乡到成都转车去色达,后加入的那位女士结束行程回西安。各人有各人的去处,就此别过,相互道一声旅途平安顺利,下次旅行再见!

夭折的甘南五日游,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旅行有套路,参团须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甘南   夏河   兰州   客栈   导游   草原   旅行社   餐厅   游客   电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