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的馆驿制度是怎样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我们知道大唐是盛世,盛世有盛世的生活,大唐第一美女杨贵妃要吃南方的荔枝,于是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面的“一骑红尘”,用的就是驿站传递,竟能将南方新鲜的荔枝送到贵妃手里。

如此可见,唐代的交通是很给力的。那么其馆驿制度具体怎样呢?

唐朝馆驿绘画

一、馆驿自古来,唐朝合而为一

现在我们有菜鸟驿站,是送收快递用的,十分便利,驿站之名为大众所知,其实驿站自古有之,而且内涵比今日的菜鸟驿站更丰富。

在古代,驿站还属于馆驿里的一目。馆驿是为官员,使臣,旅客等人群提供食宿和交通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馆驿最早可以在周朝发现踪迹。是为“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最开始,馆驿的设置是为天子的德行,也就是政令号召的传递服务的。

早在先周之时,分十里,三十里,五十里,就设有庐、宿、市这样的馆驿,庐提供饮食,宿就是住宿,市则更大,可以招待更多。最初,馆是旅人停宿的地方,驿是官方用来流转储藏物资的地方,是不同的,随着发展,二者才合而称呼。

驿

到了秦汉之时,馆驿有了传、邮、驿的类目,传是用车,邮是步行,驿是用马。可以说“驿”字本身,就和它的交通工具为马有关。

传驿之间的停留处所,称作“置”,有的称作“亭”,这跟我们游人歇息用“亭”是一脉相承的。秦汉时期,为十里一亭。我们的汉高祖刘邦,就是泗水亭长。有点像我们今天的社区管理员。邮者,“境上传书舍也”。

驿骑如星流

到了魏晋南北朝的前秦,因为统治北方的需要,变成了二十里设置一亭,四十里设置一驿。并且出现了第一部关于馆驿的法律——《邮驿令》。

到了唐代,国家一统,政令法度的宣发传递需要以及南北游人等等往来需要都大大增加,于是馆和驿的功用逐渐合一,于是馆驿这一词语出现了,两者通用。驿一般在大道上,设施等级都较好,不是通道上的呢,就叫馆,有点像今日的省道国道乡道之分。此时,馆和驿功能上已经差不多,就是位置,级别有些不同。由此,也可以看见唐代的官方与民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平行,接近官民同乐同享的阶段。

馆驿一瞥

二、唐朝的馆驿制度以及提供的服务

唐朝的馆驿是历代以来最兴盛的,三十里一驿,天下一共一千六百三十九所,包括了水驿、陆驿和水陆兼备的。

馆驿的主要由驿将和驿吏组成,前者是实际掌管,后者是工作人员。驿将在唐代甚至由各州的有钱有势人家中选出,驿吏则来自普通百姓,是征调服役的,并且会轮换。安史之乱的时候,地方豪强不在愿意出面担任驿将,征调也陷入混乱,于是许多地方馆驿无人,形同虚设。由此可见,馆驿在古代中国,确实是优先作为朝廷政令通达的工具存在的。而在馆驿兴盛的开元盛世,全国驿吏达两万五千人之众。

唐驿使

馆驿还是朝廷存放运转物资的地方,是以相关的资源朝廷都会予以配备,比如资金,土地,车马,馆驿人员甚至可以用一部分资金来投资经营,以维持馆驿运转。所配给的资源会根据等级规格而不同,所谓的规格等级,则主要来源于这个馆驿的繁忙程度。

例如中心位置的馆驿,可以配置65匹马,余下的则按繁忙程度分为多个等级。土地也是配给的,以应需要,“诸驿封田皆随近给”,标准是一匹马配四十亩地,由此可见,马匹是交通工具,也是繁忙程度和馆驿工作量,资源数的体现。

《长安十二时辰》图景

唐代的馆驿由尚书省的兵部统领,官员在使用馆驿的时候,需要持券,券有朝廷和地方发的两种,并且不同品级的官员使用馆驿的规格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马匹的数量,一品大员可以使用八匹马等等。除此之外,因为馆驿行使着传达政令的职能。因而,速度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没有在规定时间到达某个馆驿,延误了政事或军情,那么相关人员比如驿使就要受到处罚,比如一里杖一百,一日杖八十。

如果放在今天,也许只有兵站这样的存在与之有些相像了,这还是在交通不便的边疆。说明馆驿的政事职能,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的特色存在。因为交通不便,无法一日到达,所以政务中心之间的信息人员物资传达需要中途停留。是以,需要馆驿这样的存在。在上个世纪,我国还有招待所,如今,汽车铁路高铁普及之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唐代的馆驿主要就是提供三个方面的服务,食宿,交通工具,以及其它。例如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前往四川,便“至咸阳望贤驿置顿”。可以接待皇帝,可见,馆驿的品级之分,以及高品级馆驿绝非今人想象中那风尘仆仆的小招待所那么简单。并且,馆驿在唐代还可以作为被贬迁任官员的临时住所,基本上,就是朝廷在地方的接待中心了,这就是作为官办接待机构的馆驿。如果官员没有根据品级入住,则还会被杖罚。

馆驿建筑

在古代,没有今日的手机,电话,也没有更早时期的电报。所以,馆驿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传送文书,就是送信。信息除了政事还有军事,也有通信。另外就是送物资了,比如荔枝。

传送文书何其重要,这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已无法想象,只有曾经使用过寄收信件服务的人还可以略加感受。今日之送实体的信或明信片是用汽车,火车,飞机,上个世纪人们还会用自行车和步行,在唐代,就只有步行和马了。所以,地方的情况,需要传递朝廷的时候,靠的就是馆驿,即便是紧急事情,也只能是快马加鞭了,也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几百里加急。

其实,从馆驿在唐代归尚书省的兵部管理,就可以看出,在唐代,馆驿职能的军事部分甚至超过了政事。所谓兵贵神速,军情如火情,军事信息的传递是馆驿的头号职能。无论是前方战事怎样,是凯旋了还是战败了,消息都由馆驿承运。可见,唐代的馆驿的内涵远非今日之各种物流公司可比

除此之外,馆驿还承担了诸如运送犯人等一类杂事,可以说是朝廷政治的地方延伸,甚至馆驿还会执行犯人处死的政令。

三、唐代的馆驿布置——根据需要帝国的需要

馆驿在唐代已经可以被视作地方更小一级的政务单位了,所以其安置的地点也是有讲究的。会根据人口,经济,军事,地理等情况设置。甚至,国外也有大唐的馆驿,像今天的大使馆。国外的馆驿设置则需要考虑外交的事宜。不过,总体特点是以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越靠近长安,馆驿数量越多。

类似今天的京津冀城市圈的布局,唐代馆驿也在京都关内区和山剑滇黔区布置颇多。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经济中心南移,于是南方的馆驿也多了起来,就是山剑滇黔区。

唐代有洛阳和长安两京,甚至长安称作西京,有一段时间被冷落。洛阳则为东京,两京之间以及附近的京都关内区就是唐代的王朝中心区了,在这里馆驿尤其多,并且十五里就有一个。就像古诗中描述的那样:

“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

而远离京畿的地区比如通往新疆的瓜州,九百里地才设置十驿,也就是九十里一驿。这其中,自然是需求使然,毕竟,这是要使用国家资源的。

唐馆驿图

因而,古代的官道之得名也来自于馆驿,称为“驿道”。跟今天铁路的几横几纵有点相似的,唐朝以长安为中心布置了六条大的驿道通往全国。分别是西北,西南,南,东南,北方,东北兼东方。再就是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也为一条重要的水驿道。此之谓:

由四海之内,总而合之,以至于关;由关之内,束而会之,以至于王都”。

唐朝驿道

除此之外,从长安出发,前往日本、朝鲜、中亚、东南亚都有大唐的国际驿道,以及驿道两旁的馆驿。

结语

馆驿古已有之,经历了一开始的馆和驿,也就是官方和民间的区别,因为交通发展的需要,到了唐代馆和驿实现名称上的合并,功能上也已经相仿,只有品级的差别。

在唐朝,馆驿的官方职能仍尤为重要,这来自于古代馆驿的开设目的也就是传达政令。在唐朝,馆驿的军事职能比政事职能要高,相对应地出现了使用规则,惩罚等等制度。这与古代的交通便利程度是一一对应的

在幅员辽阔的唐朝,馆驿还充当了朝廷在地方的类政务中心角色,其布置也是为国家的整体服务。这与交通相对而言十分发达的今天,各种酒店,物流公司有很大的不同。体现了技术对于时代的超强影响力。未来,通讯与交通更加便利,数字化办公的时候,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参考文献

《通典》

《旧唐书》

《唐大诏令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唐朝   驿道   品级   政令   长安   政事   荔枝   朝廷   唐代   红尘   制度   交通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