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聪明的地方:学会和孤独相处


蒋勋曾说:“独孤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中是彷徨,孤独之后是成长。好像无论什么年纪,孤独总是伴着我们。

人到中年就应该明白:没有什么会一直陪着你,你总要学会和孤独和平相处。

学会拥抱孤独、看透孤独、享受孤独不失为一种良策



01拥抱孤独


1928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美丽的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他出生不久后,就被寄养外祖父家,外祖父日日回忆,倾诉他的过往岁月,外祖母满腹印第安神话与传奇故事。

父母不在身边,童年的特殊经历,让马尔克斯过早的就尝到孤独的滋味但是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却爱上了这种孤独。

1947年他考入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攻读法律,但却结缘巧合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马尔克斯一直渴望在偏僻安静的地方专心地从事创作,但却杂事缠身,事与愿违。

1965年他越发觉的人间喧嚣和内在心灵错位,于是决定辞去电影及广告工作,完全从社会社团中脱身,关起门来写小说。为了远离叨扰和喧嚣,他在郊区重新租了房子,过起了修道院式的隐居生活。

马尔克斯用木板在屋子客厅最尽头隔出了一间三米长两米宽的小屋子,他称之为,“黑窝。”他早上八点进去,晚上八点出来,除了必要的休息和会见朋友,几乎不出门。这种离群索居,他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广阔与幸福。

获得诺贝尔奖后,马尔克斯在被问及成名对他造成的影响时坦言,名气已经成为了他自己一大障碍,各种座谈会与报告会让他疲惫不堪。

比起追名逐利,他更希望以孤独者的身份,观察生活中的烦恼和欢乐。

马尔克斯在孤独中运笔,14个月离群索居的生活中,换来的是《百年孤独》的瑰丽奇幻。孤独赋予他单纯地专注和思考,才有了文坛的传奇。



网图侵删

我们不用害怕孤独,生命中没有一人会一直陪着你,孤独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话题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写道“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无聊的人自我讨厌,妄图用消遣填补内心空虚,寂寞的人不堪独处,渴望从旁人身上找到那份温暖,唯有孤独者不同于世俗,深思后的清醒,是不不依附,是清醒,是看透,是淡然,是洒脱。


孤独并非寂寞无聊,孤独是在探索中的自我精神的满足,是有别于世俗的思考,是看清自己内心的必经之路。


02看透孤独

在心理学定义中,孤独是“社交隔离”。

一个午觉睡到下午,天色已经发暗了,屋子里没有其他人,打开手机,发现没有人找自己,躺在床上,继续刷了半小时微博,这时就会觉得,好孤独。这就是典型的社交隔离,即感知到的社交隔离。

是什么让我们逐渐感到孤独:尤其在新冠这3年我们好像觉得更加孤独?是触不到的朋友;是戒不掉的依赖;是停不住的时间;是定不了的未来。

好像即使身旁万人,内心任然像是“世界灰色一片。”

关于孤独我们给不出最完美的答案,但是我们却可以找到不同的词去 描述,但是找到出口才最是关键。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关于孤独,怎样的描述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一个高赞回答道“晚上10点的东三环依旧人来人往,霓虹灯下,却没有一张我熟悉的脸。我站在人群中,第一次感觉到了孤独,那种孤独像一个巨大的黑洞。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诺大的北京,一瞬间成了一个空城,空的让人立刻想逃”



网图侵删

孤独来临时就像“内心被掏空了,整个世界只剩下了自己,无处私说,无人诉说,无人倾听,这世界好像冷漠,最真实的样子应是你内心的温度已经降到冰点!”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无论是你要面对没有钱的现实,还是独自一人面对孤独,好像都不能轻易说出口,只有放在心里。

但是人的内心很小,放的太多容易憋坏;放的太多,有的时候就忘记了。找到解决的方式才是重要的,学会独处,也是一种智慧。


尼采曾说“寂寞是心的一种疾病,单独是一种治疗。”我们总是向外界寻求联系的时候,就是内心寂寞,不知向何处诉说,觉得生活没有味道,要看透孤独,就要学会自我独处。独处时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是一种成长!

正如蒋勋说的“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看透孤独,是一种智慧;害怕孤独也无可厚非,但是真正的看透应是敢于走出孤独。

如果总是困在孤独的状态里,畏惧、退缩不敢向前,那么受磨难的只能是你自己,比你内心更煎熬的是你的心。

林孝谦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写道:“人一旦习惯孤独,才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选择正视,选择走出,选择看透孤独,走出孤独并坦然接受,便是一种成长更是智慧。


阿尼多斯在《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中》写道“向我袭来的黑暗,让我更加灿亮。孤独,我向光明的攀登的一道阶梯”。

真正的看透孤独是 :明知孤独是黑暗的,但是依旧会穿过迷雾,找到光,看到希望。


03 享受孤独

电影《小森林》的主人公市子一个人居住在小小的家中,没有家人陪伴,却过得十分自在。市子与他人的情感却十分单纯,他与朋友佑太和吉子之间的友情也是淡淡如水。

精心对待每一道食物,劳作、采摘和制作美食都让人感到治愈。

真正的的享受孤独,能让我们更清晰听清自己的心,找回自己迷失的心。

享受孤独的人,更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活的更加自由自在!

现代的鲁迅也是一个孤独的斗士,但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出他的伟大。他在彷徨中呐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伟大革命人格的完美体现。他虽然孤独,但是他从不害怕孤独,享受孤独中带来的那份冷静和思想的力量,


也许孤独是生命常态,但是看透孤独才能真的清醒。


最后

最后给你生命中常感到孤独的你一些建议

1正视你的孤独感

孤独是中性的,这并不意味着,你有什么问题,如果你觉得不适,当下是消极体验,如果你能控制和接受,当下就是积极体验;

2试着和自己建立关系

加强对自己的了解

问问自己的内心,我喜欢什么?我渴望什么?我生命中真正重视的是什么?

3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

停止一味地去迎合他人,集中注意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将你的注意力从别人那里收回来

04给自己制定计划

就孤独而言,最困难的事情就是没有做要做的事情,找不到内心的归属,心里空空的

如果喜欢,点个关注吧!

你对孤独有什么自己的看法,评论区聊聊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孤独   离群索居   社交   害怕   悲伤   内心   聪明   寂寞   生命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