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年交替,她在急诊科拯救病人的生命,凌晨三点才到家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见习记者 周雅婷 记者 欧阳婷

2022年已经过去了,你是如何跨年的?

有人在家陪伴亲人热热闹闹过节,有人沉浸在与朋友一同迎接新年来临的喜悦当中,有人干脆趁着三天假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告别2022,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但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无法陪伴家人孩子,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维持着城市的运转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深夜里将奶茶送到家门口的骑手,十字路口执勤的交警,急诊室里不得停歇的医护,火车站前顶着寒风清扫广场的环卫工人……他们的故事,尽管微小却足以给人最深的抚慰。跨年夜有了这群“守夜人”,寒冷的冬夜也温暖如春。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了跨年夜还在岗的人们,听听他们的跨年夜是如何度过的。

急诊科护士长:新旧年交替,她在拯救病人的生命

跨年夜的急诊科灯火通明,每一分每一秒,医护人员都在为拯救生命顽强奋战。“新的一年,希望急诊科的病人都能快快好起来,春天能够早早到来。”这是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李盛桃的新年愿望,“也是我们所有‘急诊人’的愿望。”

李盛桃正在帮前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家属解决问题。

零点,外面的世界热闹非凡,而李盛桃正在为一位意识障碍的病人吸氧、输液。陪同的同事告知李盛桃,“他参加跨年公司聚会,喝了一两酒后,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口吐白沫。”朋友说得十分焦急,李盛桃连忙做出急救处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救治,患者终于恢复了意识。

但李盛桃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她又要去为另一位患者进行治疗,“血氧饱和度情况不是特别好,需要第一时间让他把氧吸上去。”李盛桃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急诊科救治患者的病情多与呼吸道感染相关,许多都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人本身可能有肺部感染,吞咽功能下降,喂食没喂好,如果误入气道就会引起窒息,这种情况也较为常见。”

近段时间,急诊科救治的患者许多都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

“像这种节假日,病人特别多,我们往往连摘口罩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但忙和急已经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李盛桃从来没有在家过过年,每次过年,她都会把丈夫和女儿送回娄底新化老家,“这样他们过年会热闹一些,也有饭吃。”2020年初,李盛桃本已休假回家,但在大年三十那天,她又赶回了医院,与同事们一起和新冠病毒战斗。

跨年夜加班是常态,不间断的救治工作让李盛桃和护士们下班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下班后,李盛桃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零食,点上烧烤、炸鸡,和急诊科护士们一起庆祝新年。“没有电视上的晚会,也没有盛大的聚会,就在医院里我们平时就餐的位置,吃点‘补充能量’的东西,聊聊天,可能大家都饿了,最后吃得一点不剩。”

病人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李盛桃和同事商量救治方案。

“其实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么辛苦,你怎么还在急诊科?”李盛桃说,每当和医生们一起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看到心电监护仪上的一个个波形,自己就会特别开心,“这种感觉会不断鼓舞你在这里坚持,哪怕很累,身体状况不是特别好,站在急诊室里也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1月1日,李盛桃到家时已经将近凌晨三点,女儿早已进入梦乡,“我出来的时候她还没醒,我回去的时候她就睡着了。”之前,李盛桃和女儿约定好,每年都要带她去别的城市游玩,“三年都没有和女儿出去走一走了,她一直想去重庆,希望今年能有机会带她去看看山城的美景。”

李盛桃帮助同事整理防护服。

编辑:伊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新化   病人   急诊科   旧年   护士长   常态   急诊   老年人   到家   患者   同事   意识   女儿   新年   记者   生命   时间   工作   凌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