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温暖的光

通讯员 龚星铭

离期末考试只有几天了,慈利三中的许琳老师正一遍遍地给学生复习知识要点。

讲台上的她,是学校的一面旗帜。作为教师,她教学有方、成绩显著;作为班主任,她刚柔并济、治班严谨;作为党员,她践行初心使命、书写育人情怀。

“我觉得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传承。”从教一生的父亲对许琳影响最大。2017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的研究生许琳回到家乡,任教于慈利三中。

从教以来,许琳坚守教学一线,每一届都是四个班的物理教学,另兼班主任相关工作。不知道在多少个深夜,因为一个电话,她便急匆匆地赶去学生寝室处理突发事件或是深夜在医院陪伴父母在外务工的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许琳做到管如严父、爱如慈母。

学生李柯(化名),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由爷爷抚养长大。他聪明,但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内心渴望关爱。许琳利用课余时间找李柯谈心,给予他学习及生活上的关心;定期打电话与其家长沟通。看着儿子的变化,李柯的父亲对许琳充满感激:“孩子有您这样的老师,我们做家长的很放心!”

许琳对学生的种种暖心之举,校长吴轶云都看在眼里,他说:“她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立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立志’、品行上的‘立德’。”

在很多学生眼中,物理课枯燥又难懂,但许琳的物理课却别有一番风味。

为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向心力”这一概念,许琳设计了“高脚杯提球”实验,让学生利用不同形状的杯子进行“提球”比赛,并观察哪种形状的杯子更容易把小球“提”起来,从而让学生对“向心力”形成感性认识。一扇知识的大门就这样被缓缓打开。

“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也是法宝。”许琳认为,在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实验改进创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另辟蹊径,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2018年,许琳申请湖南省科学规划课题致力于研究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改进实践,编写了《慈利三中物理教研组力学实验改进教案集》,并撰写相关论文。

“教师上课既要追求高效还要乐于让学生接受,不仅要讲通讲透,更要在教法上积极探索教学艺术。”早已是高级职称的许琳坚持挑战自我,主动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市县优质课比赛,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很喜欢许老师,复杂的物理知识总能被她讲得清晰透彻。”高三343班一位学生表示。从畏难到热爱,不少学生喜欢上了她的物理课,更喜欢上了这位物理老师。

许琳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学生的心,更照亮了他们的成长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慈利   物理课   向心力   在外   杯子   班主任   演示   形状   常规   深夜   温暖   父亲   物理   老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