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二百九十五)-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

文/于海静

有人说,生命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而我们也在轮回中不断地重逢着“我们”。“我们”可以是一丛花草、一片树木、一池鱼、一群鸟,也可能是一块石头、一堆瓦砾、一脚泥水,甚至有可能是一节烟囱。

我们没有办法去考证这是不是真的。只是在不停地遇到貌似熟悉的人,或许是眉眼相似,也或许是身量相仿,又或许是音色相长的,像你,像他,像我。但还有一种,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过,那就是灵魂的契合,也可以说是思维逻辑的高度吻合,他比你更懂你自己。

遇到对的人,心生欢喜。

遇到错的人,也没关系。

人生之旅,并无一成不变的东西属于自己。一边拥有,一边舍去。不信的话,你看看半空中飘舞着的黄叶,载风载雨,再多的纠结到最后都只为单向奔赴。这是从这一使命的结束奔向下一个使命的开始吧!只待化身为泥!

这是轮回赋予的勇气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与黄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而作为诗句出处的主人翁,在写下“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之时,一种只有天地方能始终的别绪离愁,都化作背向而驰之始的那一鞭绝响。无情不似多情苦,你看那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就算也腐化成了泥土,到了春天,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为下一代提供养分的作用。落叶亦如此。

那么,天涯咫尺,这点子离愁除了能左右一阵子情绪,难道就能让人停滞不前了吗?

多读几遍,对龚自珍的这一鞭貌似又有了新的理解。

“弃我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弃我"的不是个人,是时代造就,是清末大环境个人剂量所无法扭转的颓势。那么,这种境况下做任何无意义的纠缠都是自寻烦恼,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所以才有了主人公义无反顾挥动出的那一鞭,真的可以称之为直斩的绝响!那种思想的高度和动作俨然一体,“知行合一”是多少人辗转一生都不得其中的落寞和遗憾。

而真正释怀的是我们吧。站在读者的角度,离愁别绪散去,一切都那么的宽容着延伸,余温怀抱,白日西斜。透过时空,仿佛那长袍编发的诗人啊,曾以肉身腐朽之姿凝视百载,莫不正是那化作了春泥!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何不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莫不正是那春泥也密微了灵性、端直了风骨!

教育从娃娃抓起,当四岁的小丫头大眼睛亮晶晶的、飙着奶音字正腔圆的背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之时,我不禁肃然起敬,垂手而立答曰:“这是梁启超先生的《少年说》!”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少年的成长不仅仅关系到少年自身,其背后是千万民众。少年是国家和民族他们的素质关系着中国的命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当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与先辈们一起来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汇,以祖国强大民族振兴为己任,以奋斗至终生。这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也各不相同。有的美丽、有的高大;有的鲜活、有的自由;也有破碎的、尖锐的、模糊粘腻的,那么通透的、真实的、奋斗的生命将弥足珍贵!争分夺秒地把眼前夯实吧!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增加宽度和弹性,这种状态是丰满的!让该来的来,该去的去!

骑行在深秋的早晨,蓝天白云下,黄叶风迴宛若蝶舞,告别就仿佛轻盈的不带一丝离愁着,在太阳下打着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生命   绝响   欧洲   黄叶   离愁   平原   使命   无情   意义   民族   少年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