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抽动症,父母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为了提高人们对抽动症的认识,争取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状况,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提出,从2020年起将每年的10月30日(Tourette医生的生日)定为“抽动障碍关爱日”。关于抽动症,父母需要知道哪些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抽动症,关爱抽动症患儿。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为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突然、快速、反复、无节律地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抽动症常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等共患病,且共患病症状常在患者整个生命周期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因而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学业水平。

什么是抽动?

抽动是指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

抽动有哪些表现和分类?

抽动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指手指、面部、颈、肩、躯干和四肢的快速收缩运动;发声抽动指口鼻、咽喉及呼吸机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可再细分为简单性和复杂性,简单性抽动包括单个肌肉或局部的肌肉群的短暂收缩,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或发声;复杂性抽动会激活更多的肌肉群,表现为类似有目的的运动或单词或短语的发音,见表 1。

部分患儿于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被认为是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年长儿尤为多见,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 温馨提醒:家长可以将患儿的发作表现摄录下来,就诊时给医师观看,以便于病情的判别。

抽动有哪些特点?

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在病程中可出现新的抽动形式,但通常在特定时间段内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刻板印象;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在病程中也有明显波动,部分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或减轻;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非持久性存在,多数清醒期出现,睡眠中消失,且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

抽动症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

抽动症状应与癫痫发作、物质或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舞蹈病、肌张力障碍等区别开来。脑电图、神经影像学、心理测试和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辅助共患病诊断或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微量元素和铜蓝蛋白等实验室检测有助于确定一些常见的病因或鉴别诊断。

孩子得了抽动症,父母该怎么办?

父母应该了解抽动症的医学知识,应和孩子一起面对抽动症。要对孩子保持耐心,要多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责骂孩子,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以及学习和活动。尽量避免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增加和促进常见减轻抽动的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和保证充足的睡眠等。运动,特别是精细运动,如舞蹈或体育运动,通常也可减轻抽动。鼓励患儿多参加文体活动等放松训练,尽可能忽视患儿的抽动症状,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如打电玩游戏、看惊险恐怖片、吃辛辣食物等。

父母应更多地与学校老师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病情,避免抽动症患儿因“意外或失控的动作”而受到惩罚。父母应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并通过老师引导同学不要嘲笑或歧视患儿。父母应多鼓励抽动症患儿与同学和周围的人自信地互动和交往,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如何治疗抽动症?

一、心理教育

通过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咨询,调适其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采用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长、老师正确认识本病,淡化患儿的抽动症状。

二、行为治疗

同时可给予行为治疗,包括习惯逆转训练、放松训练、阳性强化、自我监察等。行为疗法已经被证明对年龄较大的抽动症患儿有效。

三、药物治疗

对于影响日常生活、学校和社会活动的中重度抽动症儿童,当心理教育和行为治疗无效或无法控制时,需要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应以最低有效剂量单药治疗开始,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应注意,过早或突然更换药物或停止用药都是不恰当的。每例患者都需进行随访,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以评估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继续治疗的必要性。

参考出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儿童抽动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父母   病程   躯干   事儿   肌肉   症状   药物   患者   障碍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