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肺”的认识不能基于恐惧


自近期新冠病毒感染发生以来,最近一段时间里,大家最为直接的感觉就是周围发生新冠感染的重症率明显增加了很多,此外,就是一个被称为“白肺”的名词也是招致了大家无尽的恐慌。

其实,对于目前的疫情来说,由于正处于第一波感染的高峰期,其重症人员的发生数量显得较高,但是,与既往的德尔塔病毒株相比,此次的奥密克戎的重症率还是有所下降的。此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比例增加,再加上具有基础病的人员比例增加,相对应的重症病人数量也就显得明显多了起来。

对于部分新冠感染者肺部CT检查中出现的“白肺”现象,这也是与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直接有关的。在影像学检查中,所谓的“白肺”其实就是重症肺炎的影像表现,也就是对于重症肺炎的患者来说,他们在拍摄CT和胸片的时候,肺部会因为肺泡内出现积液或者其他成分,而出现透光度下降而呈现出白色的影像学表现。应该说,所谓的“白肺”只是反映了肺炎的严重性和严重程度,在临床上,无论是什么原因、细菌、病毒等不同的病原体,只要是引起了重症肺炎,都有可能出现所谓的“白肺”表现。

这样说来,大家对于“白肺”而产生的恐惧,主要是基于新冠病毒感染初期的严重不适反应的集中发生,相对应的重症患者聚集性出现,再加上对于“白肺”这个新名词的不了解。

在临床上,对于“白肺”的诊治其实也是一个综合的认识和诊疗措施实施的过程。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而言,实施规范的疫苗接种,可以在整体发生重症肺炎的比例上降低接近80%,因此说来,疫苗接种是减少“白肺”的发生最具有积极预防作用的措施之一。

除此之外,临床上出现“白肺”的救治模式和方法与其他病毒性肺炎也是类似的,最为主要的措施就是给予有效的呼吸支持,尤其是对于那些可能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了呼吸衰竭的患者。要给予有效的机械性通气支持,维持有效地供氧。在这样的治疗基础上,实施必要的抗凝、抗炎、抗病毒等治疗措施,同时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防治。对于那些具有重症倾向的患者,还要及时采用糖皮质激素等实施抗炎治疗,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持续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肺泡   病原体   肺部   肺炎   疫苗   重症   患者   影像   恐惧   呼吸   比例   数量   措施   病毒   发生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