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粗述七 东汉(2)明帝西邀佛初入,炟(dá)章白虎立首纲

在光武帝刘秀死后,皇太子刘庄继承了他的位置,改元为永平,称为明帝。在刘庄继承皇位之后,他的同母兄弟山阳王刘荆不服气,随后就写信煽动之前被废掉的太子现东海王刘疆起兵造反。

汉明帝刘庄

但刘疆在得到书信后很是惶恐,便立即扣押了送信的使臣,还将信件上呈给了明帝,明帝知道后,念在同母兄弟的份上没有将刘荆杀死,只是将其送到河南宫囚禁。

明帝继位后还是为了防止西汉时期地方权力过大的事出现,仍然坚持了光武帝刘秀的许多政策,加强对王室外戚的控制。

在明帝继位七年后的某一天,听到西域有神,名曰佛的说法,随即便派遣郎中蔡愔(yīn)出使天竺(今天印度)去求取道法,经过三年时间,得到了一些佛教典籍,还将沙门的摄摩腾和竺法兰邀请到了东汉的都城洛阳。

摄摩腾和竺法兰

第二年,明帝便在洛阳修建了白马寺,用来给摄摩腾和竺法兰居住,并让他们在此翻译编辑《四十二章经》,从此之后佛教正式开始在中国传播,而摄摩腾和竺法兰就被称为中国佛教的鼻祖。

七年后,明帝病死,在位十八年,在他死后,太子刘炟(dá)即位,称章帝,而章帝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外敌的入侵,此时北匈奴与车师围攻西域都护,而正值明帝的丧期,救兵不至,虽然白浅了一些军队前去救援,但结局不理想。

而就在这年境内各地还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可谓是内忧外患,步履维艰,在如此紧张的情形下,大臣纷纷劝说章帝取消前代施行的苛政,采取宽松的刑罚,章帝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修养了一年后,重新派兵戍守,西域才没有完全落入匈奴手中。

建初四年(79年),因为当时社会各界对《五经》的解释议论纷纷,各有不同,章帝便效仿西汉宣帝在石渠阁论定《五经》的做法,召集了一众大夫、博士、郎官以及些儒士来洛阳。

白虎会议

在洛阳的白虎观里面开会讨论,对《五经》中有不同意见的地方,章帝都会亲自裁决,最后再由班固总结这次会议,随后著成了《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白虎观这次会议上肯定了“三纲六纪”,并且确立了“君为臣纲”为三纲之首,使得儒家独尊的地位通过政治权力确立下来。

在章帝在位的后期,章帝皇后的哥哥窦宪担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弟弟窦笃担任黄门侍郎,而且其兄弟二人很喜欢结交宾客,在诸王公中权势极大,章帝在时还有所畏惧而收敛,这也导致章帝刘炟死后朝廷上出现外戚擅权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帝皇   白马寺   西域   佛教   外戚   洛阳   匈奴   西汉   东汉   法兰   年后   历史   白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