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三摘录

阴阳应象大论

第三节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作者/曲黎敏

2022.12.27

711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712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翻译:大火会导致气衰,小火会导致气壮。

也可以翻译成:亢盛的阳气导致元气的衰败,微阳却可以壮大元气。

713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第一个“食”,是侵蚀的意思,即壮火侵蚀元气;

第二个“食”在语法上为“意动”,一般翻译成“以……为食”,即元气以少火为供养。

714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即大火耗散元气,少火增补元气。

715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这句就是说药性中气味辛甘的,主发散,为阳;气味酸苦的,主涌泄,为阴。

716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这里应该是“阴(邪)胜则阳病”,阴代表气的凝聚,过于凝聚就是阴邪,就是肿瘤,就是阳气虚亏,辛散不足。“阳(邪)胜则阴病”,阳代表气的宣发,过度宣发则是阳邪,体表一虚,人就发热。

“阴(邪)胜则阳病”,其实就是阳气的气化能力不够了。“阳(邪)胜则阴病”,“阳”就是气化、宣散,阳邪就是过度宣散。我们一定要记住,“阴”主凝聚,“阳”主散。阳邪过于宣散,阴就收不住了。

717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邪胜,则热,发作出来就是狂躁症。阴邪胜,则寒,表现出来就是抑郁症。

718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这句讲病象的变化转折。其实就是前面讲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从病象上说,就是寒邪凝聚到了极点就会出现“阴盛格阳”的躁动,出现发散发热的征候。

“重热则寒”,如果人体内部热邪到极点,就会出现体表寒象。

719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这句是说寒邪伤害人的形体,热邪伤害人的气分。气分受伤,就会因气脉阻滞,使人感觉疼痛;形体受伤,就会因为肌肉壅滞而肿胀。因此,凡先痛后肿的,是因为气病而伤及形体;先肿后痛的,是因为形伤而累及气分。

720

气伤则痛,形伤则肿,就是气伤了,气不通就会痛,形伤就肿。

721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先是不通然后慢慢地变成瘀血,气冲不过来,也化不开瘀血,就是气伤了形。“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就是已经瘀肿了,气更加通不过去,就叫“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

这段翻译过来就是:风邪太过,形体就会动摇、颤抖,手足痉挛;热邪太过,肌肉就会红肿;燥邪太过,津液就会枯涸;寒邪太过,人就虚阳外越;

湿邪太过,就会生发泄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黄帝内经   病象   征候   阳气   体表   形体   元气   大火   气味   肌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