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处世智慧

急流勇退

勾践成为一方霸主后,封范蠡为上將军。

范蠡的荣耀到达顶峰,他却写了一封信向勾践请辞:“我听说君主若有忧患,当臣子的就要不辞辛劳;君主若受到屈辱,臣子就得舍命。君王先前在会稽山受辱,我之所以不死,正是为了求取今天的成果。如今既然已经一雪前耻,我应当为当时在会稽山没做好的事领受惩罚。”

勾践对范蠡说:“我要将这个国家分一半给你。你若不接受,我才真的会惩罚你!

范蠡向勾践表示他的心意已决,于是收拾轻便的珠宝玉器,跟他的一些亲信随从乘船出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为了表彰范蠡,勾践下令把会稽山封为范蠡的邑地。范蠡说要领受惩罚,那是表面上的说法。范蠡之所以离去,其实有两个真正的原因:一、他认为自己名位太高,必定难以久安;二、经过二十多年相处,他发现勾践是个“可以共苦但无法同甘”的君主

文种是范蠡的好友,也算是知遇恩人。范蠡出海后到了齐国,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文种,对他说:“飞鸟没了,良弓也就跟着收藏起来;狡免一死,猎狗也会遭到烹煮的命运。越王这个人长的是长脖子、鸟嘴巴,按照面相来说,他是个可以共患难却无法同享乐的人。你为何不离开呢?”

文种看了这封信,借故生病,不去上朝。

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说文种想作乱。勾践于是赐了一把剑给文种,说:“你教导我说讨伐吴国可以用七种谋略,我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了吴国。剩下的四种还留在你那边,请你为我到先王那里去试试看。”

文种听了这话,就举剑自尽了。

鸱夷子皮与陶朱公

范蠡到了齐国,改名换姓,自称是〝鸱(chī)夷子皮”,一家人在海边辛苦地耕种,努力创置产业。

鸱夷是皮革做成的袋子。伍子胥自杀后,吴王夫差便是用鸱夷装伍子胥的遗体,把他丢到江里去的。伍子胥对吴国功劳甚大,却落到这样的下场。范蠡把自己叫作鸱夷子皮,是不是想拿伍子胥的事来提醒自己呢?

范蠡受过计然的教导,从多年的从政经验里看到计然的经济策略能够治国,便也运用这套理论来治理家业。没多久,范蠡便积累了数千万家财。

齐国国君听说鸱夷子皮的贤名,便邀请他为国相。

范蠡说:“居家能挣千金,做官能当卿相,对一个平民来说,已经是达到顶峰了。但享受荣耀太久,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于是,三年后他归还了相印,把钱财分给好友和乡亲,带着重要的物品悄悄离开,来到了陶。

范蠡认为陶这个地方位于天下的中心,是贸易和交通的枢纽,在这里做生意可以致富。于是他又改了名字,叫“陶朱公”,和儿子们重新在这里耕种畜牧,囤积货物,等待时机售出,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不了多久,他又成了巨富,累积了数以亿计的财富。

陶朱公的声名由此传遍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吴王   勾践   国君   鸟嘴   荣耀   吴国   齐国   臣子   君主   多年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