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何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古时候,想要成为皇帝,要么历经一番争权夺位的腥风血雨,要么足够优秀能在储位屹立不倒。

可是有一人,不少人说他,之所以能继位,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儿子,这个人便是大明朝第四任皇帝朱高炽。

但还有一部分人提起他的时候,却对他给予盛赞,说他虽只在位十个月,却为明朝稳固立下汗马功劳。

朱高炽凭什么能得后人这么高的评价呢?大概是源于他做的四件大事吧。

不受宠却继了位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按照大明朝立嫡力长的规矩,朱棣把皇位传给他,没有任何疑问,可为什么会有人说朱高炽能得到皇位是因为有了个好儿子呢?这就得先来看看这位嫡长子本人了。

朱高炽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是一个个子平平,样貌平平,唯有体重格外出众的人,历史上的朱高炽还真是如此。

奇貌不扬也就算了,还有点腿脚不灵活,于是,他几乎从未曾上过战场,这可以说是与他的父亲朱棣大不相同了。

而他的弟弟朱高煦则是兄弟中更像朱棣的那一个,这使得朱棣一直以来都更偏爱朱高煦。

朱高炽与朱高煦最明显的不同,大概是在为人处世之道上。朱高炽向来以儒家思想为尊,讲求一个仁爱为民。这让他再见监国理政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众大臣的一致好评。

而朱高煦则是善权好斗,恃宠而骄,他最终败光了自己在朱棣那里的那点好印象也不足为奇。

可就算没有了朱高煦,朱高炽也并没有多得朱棣的喜爱。哪怕此时的朱高炽已在储位多年,有了很多处理政事的经验,可在继位一事上,朱棣还是有所犹豫。

虽然对这个儿子并不喜欢,可朱棣却十分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这也是个相当争气的孩子,各方面都十分优秀。

当时为了打消朱棣的疑虑,还曾有人劝朱棣,就当是在为朱瞻基铺路了。

就这样,朱高炽虽然自身不受宠爱,但依旧这么一步步地成为了继任者,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整治官场,广纳谏言

朱高炽在上位成为皇帝之前,一直都是以储君的身份跟在朱棣的身边,对于朝中大小事宜也都参与决断,有些话,他当时想说,有些事,他早就想做,可迫于朱棣还在位。就又不敢过多言语。

直到自己上位之后,当然要把所思所想的事情挨个都实行个遍。

第一件事情就是整治官场。朱棣是个好皇帝,能在他手下当官,没有哪个人是庸才,可是人都有老的那天,会有长江后浪拍前浪的时候,那么那些应该动一动的老臣,自然有人做出安排。

于是,朱高炽下令官员年到七十便令其退隐,给新人腾地方,让官场常有新鲜血液。70岁大概就是明朝版的退休年龄吧。当然这也是让其他为官之人更有奔头的好想法。

都说官场是最重视人情世故的地方,但是朱高炽却是更注重个人品德,有才能,有胆识,且有担当的人,他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在他眼里那些他是办事的,远比会耍嘴皮子功夫的人更讨人喜欢。

当有了人才还不够,身为皇帝身在高位,底下的大臣便是皇帝的眼睛,但若有人存心蒙蔽圣听,这便是大事。

在此时,就是要有人勇敢的站出来,言明事实真相,才能还朝堂一片清明

但为官之人最懂的便是如何讨好皇帝,谁都不愿说那逆耳的忠言,于是朱高炽还特意给重要大臣发了银令,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够有谏言的胆量与机会。

而这谏言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小到鸡毛蒜皮的价格,大到皇亲国戚的罪恶,只要属实,都可以来皇帝身边说上一番。

重定科举,改良赋税

若说这官场与谏言说的都是政治相关的决策,那么接下来的两件事,可谓是和百姓息息相关了。

百姓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士农工商都是途径,可是为官无疑是地位最高的一种

在明朝,百姓想要为官,便是要走科举这条路,而科举为的就是能够选拔到最优秀的那一批人,能做到优中选优。

科举就像如今的高考,参加的人有很多,但如何能做到让科举的收获最大化,是朱高炽想到了比例化录取。

为了能够让全国各地的学子都能在科举中大放异彩,而不是只有注重文墨的南方独占风头,朱高炽规定了南六十,北四十的比例份额

就这个规矩一直沿用到了大清朝,可见其作用。

除了科举,另一个利民的政策便是与赋税相关。赋税这个东西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偏偏有的时候,会从利国利民的好事,变成了怨声载道的苛捐杂税。

为了让赋税政策更合理化,朱高炽对于赋税一事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以田税举例,平常丰年时也就罢了,但是若赶上灾年,田间地头产量极少,以田产为生的农民,连温饱都成了问题的时候,朱高炽下令此时的赋税便不再和曾经是一样的额度了。

甚至会根据受灾的严重情况予以减免。这样一来,还能安定民心,对于那些因为交不起税而流亡异乡的人,朱高炽还专门下令免除税务,可以让他们回到故里。

而且,为了保证税收的合理,朱高炽还专门派人到各地去走访调查,一方面是监督税收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去实地体察民情,为了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税收方案。

结语

这位第一个在紫禁城登基称帝的皇帝,虽然只在位了短短十个月,但是从他继位以来,可谓是政绩斐然,去逝前三天还在日理万机的处理国家大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高炽自然也有缺点,但他的所有缺点与不足,在他的政绩面前都显得那么不值一提,而正是有了他的铺垫,才有了他儿子朱瞻基的宣德盛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明朝   名垂青史   赋税   皇位   科举   上位   官场   大臣   税收   难题   皇帝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