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进行官员选拔的方式各有不同,分别都有哪些特征?

元代进行官员选拔的方式各有不同,分别都有哪些特征?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其中普遍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方式就是荫叙,“高、中级官僚的子弟可以凭借父亲的地位,得到一定的官职,称为荫叙”。世祖继位后,开始制定相关制度。至元四年(1267年)十月,“庚辰,定品官子孙荫叙格”,颁行了品官承荫叙用的各项条画。

荫叙

“诸官品正从分为一十八等,职官用荫各止一名。正从一品、二品子正七品叙,正三品子从七品叙,从三品子正八品叙,正四品子从八品叙,从四品子正九品叙,正从五品子从九品叙。外,据六品、七品子,已后定夺,注流外职事”。也就是说,五品以上官可荫子一名。

用荫者以嫡长子为先,如无,则按照宗法制选择宗族其他子弟。用荫者年龄须在二十五岁以上。“诸荫子入品职,循其资考,流转升迁。廉慎才干者,依格超升”。可见,朝廷对于诸荫子中贤能之人十分重用。

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八月癸卯朔,更定荫叙格,正一品子为正五,从五品子为从九,中间正从以是为差,蒙古、色目人特优一级”。荫叙办法进一步放宽。实行荫叙办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元代官员队伍素质较差。

元成宗时期的郑介夫曾批评道:“承荫者例皆弱冠乳臭之子,着衣吃饭外之外,他无能为。”然而,有的荫官还是具有较高素养的,元人文集中保存的与荫官切磋诗文之道,赞叹荫官才华的诗文比比皆是。众多以荫授侍仪司官的人员对于侍仪司乃至元代礼制具有重要贡献。

现列举如下:赵慧,任侍仪引进使,累迁集贤直学士、安丰路总管。熟悉朝廷制度,精通诗文及礼仪。仁宗时期,“复召慧入朝,特授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侍仪使”。赵慧乃担任过“礼部侍郎兼侍仪司事”的重臣赵秉温之子。

“(至元)三十年夏四月某日,公(赵秉温)薨于京师赐第,享年七十有二。讣闻,帝震悼,即以子慧为侍仪引进使”。赵氏家族有多人曾担任侍仪司官职,除子赵慧以荫授侍仪引进使外,赵秉温之曾孙赵艺,任侍仪舍人。

王逊志,字文敏,王恽之曾孙,曾任侍仪司通事舍人。逊志“以荫授侍仪司通事舍人,历隰州判官、大宁县尹,擢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累迁佥汉中、河西、山北三道肃政廉访司事,入为工部员外郎,迁礼部郎中,拜监察御史”。

后又任太府少监,外放为江西廉访副使,征召入朝担任太常礼仪院佥事。逊志处于元明易代时期,他誓死为元朝尽忠守节。

“京城不守,公卿争出降,逊志独家居,衣冠而坐。其友中政院判官王翼来告曰:‘新朝宽大,不惟不死,且仍与官,盍出诣官自言状。’逊志怫然斥之曰:‘君既自不忠,又诱人为不义耶!’因戒其子曰:‘汝谨继吾宗。’即自投井中死。”

王逊志出身仕宦之家,忠于朝廷,好学善文。为官期间多次迁转,曾任职于礼部、太常礼仪院、侍仪司等礼仪管理机构。卢僧孺,字希文,范阳郡文昭公卢克柔之孙。僧孺器宇凝重,才谞精敏,“稍长,入国子监为生员。始冠,以文昭公荫授承事郎、侍仪通事舍人”。

为官期间,有良好的政绩。四方兵起时,又抚循捍御,厥绩尤著。元代荫官大多来自英豪辈出的世臣之家、精通经史的儒臣之家。

“荫官身上寄托了儒士们对‘继志承训’‘忠孝之道’的情怀和理想,一个优秀、为人称道的荫官是这些儒家理念的完满诠释”。由于侍仪司掌管礼仪之事的需要,侍仪司之荫官的才学与德行都有较高的要求。他们之中有的是侍仪司官员的后代,从小耳濡目染,精通礼仪;有的是辅政三代的元老名臣之后,具有为国尽忠的抱负,守节不渝。

这些以荫授侍仪司官的荫官大多符合元朝施行荫叙制度的理念,虽然所授官职大多品级不高,却也是侍仪司的重要部分,保障了宫廷仪式的顺利进行。

国学贡举

国子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集中贵族子弟学习儒家经典,为朝廷储备官僚后备军。元朝曾设立蒙古国子学、国子学以及回回国子学。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在大都开办蒙古国子学,教习诸生,并且下令从蒙古、汉人百官以及怯薛歹官员之中选取子弟俊秀者入学,员数未定。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创立国子监,定置生员额二百人、伴读二十人,后又有所调整。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始置回回国子学。“元代国子学招收的对象是贵族、官僚子弟,但是事实上贵族和高级官僚子弟入学者极少,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怯薛或荫叙谋取高官,用不着费心苦读”。

国子学的学生主要是中下级官员的子弟。国学生员文化素养较高,不忽木、贡师泰、苏天爵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泰定三年(1326年)夏六月,更积分而为贡举,并依世祖旧制。其贡试之法,从监学所拟,大概与前法略同,而防闲稍加严密焉。

其本学正、录各二员,司乐一员,典籍二员,管勾一员,及侍仪舍人,旧例举积分生员充之,后以积分既革,于上斋举年三十以上、学行堪范后学者为正、录,通晓音律、学业优赡者为司乐,干局通敏者为典籍、管勾。其侍仪舍人,于上、中斋,举礼仪习熟、音吐洪畅、曾掌春秋释奠、每月告朔明赞、众与其能者充之”。

起初,朝廷依照旧例举积分生员充侍仪舍人等职,改革后依据生员才能充任不同职位,侍仪舍人自然选择精通礼仪之人担任。此后,朝廷为国学高等生员出贡安排考试,后并入科举考试。生员通过后于朝廷各个机构担任职务。

“是年(至正八年,即1348年)四月,中书省奏准,监学生员每岁取及分生员四十人,三年应贡会试者,凡一百二十人。除例取十八人外,今后再取副榜二十人,于内蒙古、色目各四名,前二名充司钥,下二名充侍仪舍人。汉人取一十二人,前三名充学正、司乐,次四名充学录、典籍管勾,以下五名充舍人。不愿者,听其还斋”。

由此可见,国子学生员是侍仪司官员的重要来源,举积分生员以及国学贡举,通过这些方式,为侍仪司选拔精通礼制、音吐洪畅的人才担任侍仪舍人。

史料中也有许多国子生补侍仪舍人的记载。比如承德郎寿福院判官林仲实之子林镛。“镛由国子员补侍仪舍人”。他们的祖先就曾经担任过金代宣赞舍人,与元代侍仪舍人职能类似。宋子彍,集贤直学士大中大夫经筵官兼国子祭酒宋本之兄。

宋本“凡制度、典礼之事,援引经史条例,揆度事理物情,剖决精允,无复滞碍”。其兄即宋子彍,“兄子彍为国子生,由侍仪舍人调安庆路桐城县尉”。

赵艺,赵秉温之曾孙,赵时勉之子。“子男艺,由国学弟子员补侍仪舍人,调靖海尉”。赵氏家族大而盛,赵秉温为元代朝仪礼制的制定以及侍仪司的设立做出巨大贡献。

宗族子弟也都精通儒学,赵艺和父亲赵时勉都曾任职于侍仪司,他与苏天爵为同门,相友善,曾请苏天爵为父赵时勉为序而铭。胡敬伯,国子生补侍仪舍人。

参知政事胡景先之孙,中奉大夫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使胡彝之子。这些国学生员经过严格训练,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十分符合侍仪司官员选拔的要求,是侍仪司官员的重要来源。

宿卫入仕

元代中期文人姚燧曾提到:“大凡今仕惟三途,一由宿卫,一由儒,一由吏。”宿卫入仕也就是怯薛入仕,由文武高官子弟入充怯薛,“怯薛的组成成分仍是贵族性的”。宿卫入仕一般出任较为重要的官职,且升迁迅速。因此,当时有人说:“凡入官者,首以宿卫近侍,次以吏业循资。”

萧启庆先生在《元代的宿卫制度》中也提到:“在政治上,服役怯薛可说是登龙的捷径。”侍仪司中也有由宿卫入仕后又担任侍仪司官职的官员。阿鲁浑萨理,回鹘北庭人,任左侍仪奉御。

世祖知其通诸国语言及汉语,命其学习汉文书写,不久便通晓诸子百家经义,在阴阳、历数、图玮、方技等方面有所造诣。国师八思巴因其才学甚广,上书推荐给真金太子。“后事裕宗,入宿卫,深见器重”。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夏,擢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

总的来说,阿鲁浑萨理深知汉法的重要性,“遂劝帝治天下必用儒术,宜招致山泽道艺之士,以备任使。帝嘉纳之,遣使求贤,置集贤馆以待之”。秋,置集贤馆,“而集贤长贰,极一时名流,尽公所荐用。又请置国子监学官,增博士弟子员,优其廪,既学者益众”。自授官开始,共八次迁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元代   至元   国子监   集贤   官员   生员   之子   舍人   朝廷   子弟   特征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